今年的除夕夜显得格外冷清,家里没有往年那般吵闹,桌上的年夜饭也缺了些花样。
饺子是必不可少的,但数量不多,馅里也没有红辣椒,今年没人会和他们抢饺子吃了。
四人端着酒杯并排坐在门槛上,他们抬头望着遥不可及的星空,不知这满天繁星里有没有他们思念的人。
“你们说他们在天上能吃到饺子吗?”穆祉丞小口的喝着杯子里的酒。
“一定能。”张泽禹揉了揉穆祉丞的发顶“我猜还是三哥和六哥吃的最多。”
“我有点想他们了,还有幺儿,还有七哥......”陈天润今晚喝的有些多了,此时正双手捧着红红的脸乖巧的望着天。
“我也想......”张极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他们真狠心,竟是一次都没来过我的梦里,他们就不想我吗?”张极瘪着嘴说。
“就是啊,我不怕的,他们倒是来看看我啊,哪怕只有一次都好......”穆祉丞才不怕什么神鬼传说,那是他哥哥,是最爱他的人。
思念在这一刻达到了巅峰,四人默契的望着远方久久无言。
砰!
烟花在空中绽开,他们却没什么观赏的兴致。
再好看又如何,与两年前的那个相比,总是不同的。
随意看了几眼,四个人便起身回屋。他们本就是不会守岁之人,往年守岁最先败下阵来的便是他们,那时候还会有哥哥将他们依次抱回屋,如今却是没有了。
他们互道了新年快乐,便各自回了屋。
张极和陈天润喝的有些多了,一进屋便倒头就睡。张泽禹倒是还清醒着,他忆起了两年前的那个除夕夜,总觉得好似就在昨天。穆祉丞则抱着全家福喃喃自语了好一阵,最后没抵挡住困意,沉沉的睡了过去。
第二天醒来,大家依然按部就班的生活,除了一大早收到了张极准备的红包,其他的与平常无异,丝毫没有过年的气氛。
街上的铺子大多关了门,张极带着穆祉丞晃悠去了阿池的铺子,给他们送了个大红包。
阿池和小五子笑着同二人道新年好,张极借机问了问阿池往后有什么打算。
阿池似是早就做好了决定,他憨笑着说“我的命是东家救下来的,我早就打算一辈子跟在东家身边,可如今......”
“东家不在了,但你们还在,你们是东家的弟弟,也算是我看着长大的,我想就留在峰城,替他多帮帮你们。还有铃儿小姐,东家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们了,我阿池虽没什么大本事,但也能给你们跑个腿,做个衣裳什么的,就算是报答东家的恩情吧。”
这是张极没料到的,阿池对童禹坤可谓是付出真心了,爱屋及乌,自童禹坤走后,阿池便将这份情谊转移到了十八巷与沈铃儿的身上。
张极和穆祉丞向阿池道了谢,阿池将五套新衣服交给了他们,这是他和小五子亲手做的,算是十八巷的新年礼,衣服的内侧照旧绣上了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
嘉陵线的战火越来越激烈,听说华国的军队已经将苯国兵逼退了数十里,眼看不久就要开始攻城。
张极和张泽禹等不得了,他们将行动时间定在了大年初六。
午饭过后二人就借口出了门,不知是不是对哥哥们太过信任,陈天润和穆祉丞竟也没多疑。
走到街口二人便朝着不同的方向离开,他们决定分头行动,由张极去解决池本杏子,渡边诚则是交给了张泽禹。
“早去早回,注意安全,等你的好消息。”张极站在街口朝张泽禹挑眉。
“你也是。”张泽禹伸手与张极击掌。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张极早已摸索出了池本杏子的外出习惯。每隔七日她就会乘车前往商会,与富商名流议事,今日也不例外。
池本杏子会在申时准时出司令部的大门,接她的车辆是商会安排的,平常会停在街口的拐弯处。
张极潜伏在车辆周围伺机而动,街上来往的行人少了许多,张极快步上前挟持了无所事事的司机。
“好汉饶命!”司机被架在脖子上的匕首吓到。
“下车!”张极沉着声音说。
司机连滚带爬的下了车,刚落地就跪在了张极面前“好汉饶命,我就是一个司机,没钱。”
“谁要你钱了?站起来!”
司机颤颤巍巍的起身,张极上下打量了一下面前这人,比他矮了一个头。
“你,把衣服脱了!”张极用刀尖指着司机身上的制服。
司机哪敢问为什么,三下五除二就把衣服脱的只剩里衣。
“好了,停!”张极及时叫停,再脱下去就耍流氓了。
“你是想死还是想活?”
“想活想活,好汉高抬贵手。”
“想活,那就要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张极用匕首一下一下的拍着司机的脸。
“知道,知道。”司机连连点头。
没等他接着说,张极便一掌将他劈晕。
昏迷的司机一时半会醒不来,张极将他拖到一间废弃的宅子里,自己则换上了地上的制服。
池本杏子带着一名警卫兵准时出现在了司令部门口,他们径直上了车没发现什么异常。
驾驶室的张极压低了帽子,将脸埋在阴影里,往下拽了拽短一截的袖口,一脚油门驶离了重兵把守的司令部。
与张极分开后,张泽禹便来了梨园,今日渡边诚会来听戏,这是他的习惯。
“小禹来了,快坐。”班主招呼张泽禹坐下。
张泽禹坐在班主旁边,问他是否准备好了所需的东西。事实上张泽禹昨日就来过一趟,将自己的计划告知了班主,班主二话没说的就答应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