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真的不行吗?”我心里已经门儿清了,但是还是抱着一丝微不可查的希望问了句,“否则反对党要找我茬儿了。”
“恕我直言,大臣,”汉弗莱低垂着眉毛,毫不留情地打破了我最后的幻想,“如果您继续这样非常幽默的想法,我原则上佩服您非同一般的魄力。”
这些话在汉弗莱看来居然是“恕我直言”哩!但对现在的我来说也算大差不差,直接挑明了。显然,经过这几个月的熏陶,我对官场中的话术已经十分了解了,自然听得出什么叫“有魄力的决定。”
——所以我现在就像被当头砸了一把魔咒,头脑发空,两腿发软,脸色苍白了。
“那我该怎么办,汉弗莱?”我颤着声音说完,感觉这句话有点似曾相识——上次我摊上交通冤大头的事件时,我好像也这么问(求助)过他,但是我最后靠自己的机智化解了那个难题。可现在,就目前而言,我毫无办法,头脑空空。
汉弗莱板着脸看了我一会儿,我注意到他脸上的肌肉紧紧绷着——是不是我给予他太多压力了?还是我看起来太过严肃,让他害怕了?虽然我们是青梅竹马的关系,但是这么多年没有相见,而且现在我当了他的上司,这让他紧张,我也可以理解。(编者:我们在汉弗莱·阿普比爵士写的便条上发现,他那时候其实在憋笑——特别是之前他听到了哈克的女儿称呼自己的父亲像只萨摩耶,他认为这一刻的大臣的的确确很像萨摩耶。)
我吞了吞口水,目不转睛地盯着汉弗莱,他终于动了,慢吞吞地拿出一个稿子,我的眼神和那个稿子一起移动,结果汉弗莱居然幅度很大的把稿子拿远了些——我才反应过来他只是想看我眼珠子转来转去呢!(实际上阿普比爵士认为他在逗狗——编者注。)
“这有什么好看的!你真幼稚!”我恼羞成怒地嘲笑他。
谢天谢地,他终于把稿子递给了我,我马上伸手把稿子夺走了。
“我会给您在明日安排一次采访,大臣,务必遵循既定的报告内容,确保内容的顺利进行。主持人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但,假设主持人在采访前小酌了几杯,(简称主持人抽风了——编者)问出了偶有涉及敏感或棘手的问题,您可巧妙地引导话题,比如……转向新的政策倡议,提出设立‘办不成事反映委员会’的构想。”汉弗莱说。
我重复念叨了一遍那什么委员会,眉头一皱,啧啧了几声,“那不是还得找更多的人。我刚刚说我要裁员,然后马上招人,这不好吧!”
“这完完全全是两回事呐!”汉弗莱苦口婆心地劝道,“您裁的是百无一用却在岗位上尸位素餐之人,而招的却是对民众有帮助的能人呐!”
“那请列出尸位素餐之人有哪些好吗?我马上开了他们。”我高兴地说。
汉弗莱和伯纳德都默契地住了嘴,好像我提出的是个十分禁忌的话题,他们都皱着眉头盯着我。(实际上,他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眼前之人——编者注。)
“相信我,大臣,这不是个好主意,”汉弗莱不赞同地摇头,以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您还是先看看明天那份采访吧。”
我疑惑地照做了,我的眉头越皱越紧了,我把眼镜戴上,重新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震惊地发现我居然看不懂上面的文字了——那真的是英语吗?
于是我命令汉弗莱告诉我采访的内容。结果他先是笑了一下,好像得意洋洋的——我怀疑那份采访出自他之手。
“鉴于相关内容的复杂性与深度,我认为您无需对每一细节进行详尽无遗的理解。实际上,明日之务,您仅需依照既定文本进行朗读,即可圆满完成既定任务。过多的细节探究,恐怕费时费力,无甚裨益。因此,我建议您专注于讲话的熟练度,确保明日以清晰、准确的声音,将其传达给听众,这才是最佳之策。”
我震惊地凝视着他:“可是没有人能听懂里面的内容啊——包括我这个讲话的人!这太可笑了!”
“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汉弗莱狡黠地眨了眨眼,“民众对于政府部门的裁员问题要不就是装作有极大兴趣,他们密切关注着相关的政策动向和执行情况,这样他们在他人眼中就成了热衷政治,忧心国家的人。另一部分人则只是随波逐流,在热门的话题中显示自身参与感。您把这打采访内容原封不动地读完,如果真的有人完完整整地听完,他十有**也是闲的发慌了,而且如果他们能够完全理解您说的内容,那才是真正的灾难,世界的末日了——民众会自己思考了。”
我豁然开朗了,但是却半天都说不出来一句话,最后好不容易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好吧……”
汉弗莱安慰我:“大臣,您只需在明天浪费一点口水而已。”
“哦,但是那个什么……办不成事窗口又是怎么回事?”我问——毕竟我又不是大众(我们可以发现,哈克阁下已经将自己彻彻底底地从大众中抽离出来了——编者),我还是得了解些什么的。
“您居然直击了它的本质!(指办不成事窗口——编者)”汉弗莱笑了,“虽然它对外的名字叫‘办不成事反应委员会’。”
“你不是说招进去的会是能人吗?”
汉弗莱惊奇地看了我一眼,说:“这只是您明天接受采访时要讲的内容。”
我顿了一下,真心实意地追问道:“难道真的没有做实事的能人了吗?”
汉弗莱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近在眼前呢,大臣。但是如果您有认识的符合条件的其他人的话,请务必告诉我。”
“那设立了办不成事反映委员会后,民众发现真的办不成事了,那该怎么办?”
“那已经是遥远的将来了……如果您还在这个岗位上的话……当然,我非常希望继续与您共事,那时我们可以设立一个‘反映办不成事反映委员会’。”汉弗莱幽默地回答。
(编者注:哈克阁下在第二天按照原件完整地念完了他的采访稿,这使得一系列复杂的情况终于得到了圆满的解决。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哈克阁下并不完全了解整个事件的详细情况。在此之前,阿普比爵士,以国家安全为由,秘密扣留了一份本该在第二天早上的《预言家日报》中出现的文章。我们幸运地找到了这份未经发表的原件。根据“三十年原则”,即涉及国家安全的信息在三十年后可以公开,我们在此进行这篇文章的首次发表。)
《哈克的行政部宏伟蓝图:目标增加10%公务员的背后故事》
——撰写人:丽塔·斯基特
吉姆·哈克,一位占了行政部占地面积,但最擅长干无为而治的人,最近却因为他的无为而治政策小火了一把——裁员政策是他向公众所承诺的,但最终还是他的无为而治政策压过了一头。
有专家深入调查发现,哈克“统治”下的行政部公务员不减反增,我们可以发现,他颇为享受他独霸行政部天下的局面,甚至还变本加厉,他部门所在的人数增加了9.95%!但对哈克来说不算什么,当时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狡黠,似乎在嘲笑那些被他的表象所迷惑的人,他回了一句,还没到10%,媒体人总是玩弄数据,夸大其词——但是他早年恰恰正好是个深谙此道的媒体人!哈克利用他的媒体背景,巧妙地操纵信息,使公众相信他的无为而治政策是在为公众利益着想,而实际上却在暗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从他吐出的数据可以显示,原来他的目标,是要增加10%的人数,实现它的行政部宏伟蓝图大计吧。
看起来他似乎很享受这种蒙骗所有人的感觉,他的阴险狡诈,仿佛是与生俱来的天赋,早在学生时代就初露锋芒。四年级时,他以其深邃的眼神和迷人的微笑,巧妙地俘获了格兰芬多校花的心。她,美丽而纯真,却不知自己正一步步走入他精心编织的罗网。她就是他的亡妻,那为什么变成了他的亡妻呢?食死徒闯进他家,但是,他却抛弃自己的妻子逃走了!一个连自己妻子都无法保护的男人,如何能保护国家的利益?唉,世人以为他们有多么相爱,其实只是他精心导演的一场好戏罢了,没准是因为他失去了新婚过后的热情,想让妻子陷于死亡,已结束这场荒诞的夫妻关系。
历史正在重演,现在,他扩大了目标,只用一双迷人的蓝眼睛就把作为选民的我们迷得七荤八素,头昏眼花,纷纷像不要钱地送给他白花花的选票。但是一切罪恶终将暴露于阳光之下,我们的眼睛是雪亮的!
(裁员风波2——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