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星河流转,爱如亘古不变的晨光

多年以后,遥遥的女儿——那个扎着双马尾、眼睛像极了陆瑶瑶的小姑娘,捧着一本陈旧的绘本坐在院子里的老葡萄架下。绘本封面是手绘的星空,扉页上写着:“给我的小遥遥,以及所有相信爱会发光的人。”

“妈妈,”小姑娘指着绘本里一对牵着手的老爷爷老奶奶,“这是太外公和太外婆吗?”

遥遥走过来,替她拢了拢被风吹乱的头发,看着画里熟悉的背影,眼里泛起温柔的光:“嗯,是他们。太外公说,相爱的人就像星星,就算暂时分开了,光芒也会永远照着对方回家的路。”

小姑娘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翻开下一页。画里的星空下,老葡萄藤长出了新芽,洋甘菊在晨露中绽放,一只雪白的小猫正追着蝴蝶跑。角落的签名是陆瑶瑶晚年有些颤抖的笔迹,旁边还有一行吴祯途用钢笔补写的小字:“老太婆,这次换我画你了。”

这是陆瑶瑶留给家人的最后一本绘本,没有复杂的情节,只有她和吴祯途用一生写就的日常——是厨房里飘出的糖醋排骨香,是画室里笔尖划过画纸的沙沙声,是散步时手心里的温度,是争吵后偷偷放在枕边的道歉纸条。这些细碎的片段被她用画笔定格,成了比任何史诗都更动人的故事。

每年忌日,遥遥都会带着女儿来小院看望父母。她会把绘本放在葡萄架下的石桌上,让阳光晒暖书页,仿佛他们从未离开。有一次,小姑娘突然指着葡萄藤上新生的卷须,惊喜地喊:“妈妈你看!它好像在拉手手!”

遥遥顺着她的手指望去,只见两根嫩绿的藤蔓在风中轻轻缠绕,像极了年轻时吴祯途牵着陆瑶瑶的手。她忽然想起母亲常说的话:“爱不是忽然的遇见,是慢慢的生长,像藤蔓一样,把两个人的生命紧紧缠绕,就算有一天叶子落了,根也永远扎在一起。”

小院的墙上,至今还留着吴祯途年轻时刻下的痕迹。那是某个夏夜,他喝了点酒,用小刀在砖墙上歪歪扭扭地刻下两个名字:“吴祯途 陆瑶瑶”。岁月让字迹变得模糊,却也让那三个字浸满了时光的包浆,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后来,遥遥把小院改造成了一个小小的绘本馆,取名“时光画笔”。馆里陈列着陆瑶瑶的画具、吴祯途的旧书,还有那本承载了一生故事的老相册。来参观的孩子们最喜欢听遥遥讲太外公和太外婆的故事,讲那个偷偷画画的女孩,和那个默默注视她的男孩,如何从青春走到白头。

“阿姨,太外公和太外婆会在星星上看着我们吗?”一个小男孩仰着小脸问。

遥遥抬头看向窗外的天空,午后的阳光正暖,仿佛能看到无数星光在云层后闪烁。她笑了笑,摸了摸男孩的头:“会的。他们把爱种在了时光里,所以每一次花开,每一次风起,每一次有人相信‘永远’的时候,都是他们在天上笑着呢。”

绘本馆的角落里,放着一台老式收音机,总是轻轻播放着吴祯途和陆瑶瑶结婚那年的老情歌。有一次,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推门进来,听到歌声时忽然停下了脚步,眼里慢慢蓄满了泪水。她走到陆瑶瑶的画架前,看着那幅未完成的、画着两个背影的星空图,颤抖着说:“老头子,你看,原来真的有人把日子过成了画……”

遥遥递给她一张纸巾,老奶奶擦了擦眼泪,笑着说:“我和老伴结婚五十年了,他去年走了。看到这里,就想起他以前总说,等退休了要陪我去看极光……”

那一刻,遥遥忽然明白,父母的故事早已超越了个人的爱情,它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在温暖着无数人。那些关于等待、关于坚守、关于在平凡日子里种满星光的勇气,其实是每个人心底都渴望的光。

夕阳西下时,遥遥锁上绘本馆的门,牵着女儿的手走在回家的路上。小姑娘蹦蹦跳跳地哼着歌,手里拿着一支刚画完的画——是她想象中的太外公和太外婆,在星空下跳舞,周围飘满了发光的洋甘菊。

“妈妈,”小姑娘忽然停下脚步,指着天边的晚霞,“你看!那是不是太外公在给太外婆画画呀?”

遥遥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只见绚烂的晚霞像一幅巨大的油画,在天幕上缓缓流淌。她笑了笑,握紧女儿的手:“嗯,一定是。太外公把晚霞当画布,太外婆就是他画里最美的那道颜色。”

晚风吹过,带来了远处的花香,也带来了时光深处的回响。陆瑶瑶和吴祯途的故事,就像老葡萄藤的根系,深深扎在岁月的土壤里,每年都会抽出新芽,开出温柔的花。而爱,从来不是消失了,而是化作了晨光、星光、风声、花香,以另一种方式,陪伴在所有相信它的人身边。

因为最好的爱情,是当你抬头看时,发现星光从未熄灭,而那些藏在时光里的温柔,早已成为了照亮别人生命的光。就像陆瑶瑶画里的那句话:“爱不是终点,是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成为值得被记住的诗。”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春水摇摇晃

如何饲养恶毒炮灰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时光里的刺与花
连载中不许蝴蝶难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