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迈进2字头生日

第十一章迈进2字头生日

那个周五是陈暄生日。10月10日很容易被记住,陈暄也觉得是个有意义的数字。

正值电影院放映“红高粱”,歌曲被人人唱得一条街听得耳朵麻木,震得慌.为庆祝迈过20岁的人生岁月,宿舍一闹腾,由陈暄请大家看场电影。

吃完晚饭,一群姑娘直奔电影院。

说起来学校这片地区和地名都颇显文化意趣。学校选址上先辈大师们用心尽力,颇具眼光。

学校依附山势而建,正门面对如同城市珠玉的碧湖,水光荡漾,绿柳成荫,成了一颗镶嵌学校皇冠上的绿宝石。

一入大门,迎面三十二级石阶直上学校主楼,两旁参天大树,中西结合的红咖色长方形主楼,外回廊由数十根圆柱支撑,耸立在蓝天下,建筑的气势和美诉说着它的历史。

学校左依秀丽绵缓的圆通山,沿学校侧门而出下坡,直通圆通街,转过去有著名的圆通寺,在□□中寺庙建筑大幅破损,但大殿气势仍在,香火依旧旺盛。

圆来通去,按理应该风水宝地,可惜,后来层出不穷的血案影响了它。像是命运不济,很多事发生,很多人,从学生到校长,成了忘却不掉的噩梦和遗憾,这是后话了。

学校大门右转是文化街、光华巷。左转圆通,圆通有证悟通觉的意思,佛法的真谛亦在其中,右转尽显民国及抗战时文人风范。

一池碧湖于热闹中安静,优雅地招摇,民国文人名士喜欢聚于周遭,让这个城市和这所学校平添几分底蕴。

坡上这家电影院也取名圆通,像是看电影提醒大家多思多想。

电影看完,大家一路上话语纷纭,躺在床上仍然还在议论着各自的感受。很久没有看过这样气势渲染,场面浓烈,爱恨情仇的影片。

她们进大学接触到一些大片,都是外语课时用于示范教学的英文片,纯英文字幕,“教父”,“星球大战”,“廊桥遗梦”以及二战片,“山本五十六”、“中途岛”接连而至。

以她们的英文水平,看字幕都有问题,只听得懂电影中几句问候语或简单对话,幸亏老师放之前都有讲解,大片对她们来说就是感觉好,即使没看懂,但是片子音乐好,人物情节,有余味。

这些片子后来成为挚爱,还只看英文片,国产片只有“芙蓉镇”引发过她们的关注,好久没有这样一起集体观看电影了。

同一部片子,每个人的感受还真不一样,报纸评论引导着她们的观点,但她们还是各有各的感受,看法像是印证各自的性格。

社长看到了**和所谓的土匪绑在一起,忘去差异,只余一样的爱国之壮烈,所以她得出了当面对外敌和欺辱时,人们会归于民族共识,我们谁要是出国后估计也是一样,爱国应是种本心。

亚妮提到电影所反映的尼采哲学观点,男主角的超人意识。

惠萍一再强调的就是大众观点,过于血腥,不忍目睹,令人悲伤。

林攸觉得部分镜头恶心,男女之事太过直白描述,而薇薇则说,男生倒是很喜欢,有另类幽默,热烈吸引眼球的镜头。

黄容看到其敢生敢死,敢爱敢恨。陈暄呢,觉其悲壮,民族感强,感染力胜过一般电影,男女之爱情景描述也很特别,有冲击力。

大家一致的好评就是,一幕电影,人们的生活,思想,人性,深度都一一再现。

要不是第二天早上有课,她们会讲到深夜去的。

周六早上的课最累,一心想着下午的周末放假,晚上可能的活动,每次周五晚上和周六的课都让人有点儿心痒猫爪的。

周六上完课,陈暄准备吃完午饭回家,吴晓莉风风火火地捧着饭盒冲来宿舍,“昨天我们没课我没进学校,你生日就今天补补庆贺了。

一肚子的话,我们边吃边说,待会再到哪坐坐,我请客。”

大三以来陈暄很久没见到吴晓莉了。

吴晓莉是陈暄高中同学,两人性格爱好都不一样,但是吴晓莉本着要跟学习好的同学多相处的原则,高三跟陈暄走得很近。

吴晓莉本身有种见人熟的大方,见什么人就可以说什么话的聪明女生,夸起人来一套套的,旁人听得飘起阵阵鸡皮腻子,她脸不红,心不跳的。

人长得艳,身材匀称,特别是眼睛,双眼皮略微往上吊,很是媚人。

大凡认识后稍有熟悉,就能感觉出她目的性太强,太实际,如今大学几年过来,晓莉厉害聪明多了。

她读法律系,进去的时候差不多是本专业垫底,怎么考上去的她自己都不知道,笑着说都是跟着陈暄的好结果,不过,高中陈暄要好的几个同学不太喜欢吴晓莉,风格差异太大。

冯珊假期回来碰上只打打招呼,方敏在旁边一条街的师大,偶尔碰上,喜欢旁敲侧击打趣晓莉,只有宋丹洁人活络,和晓莉也处成了朋友。

或许某种惺惺相惜,陈暄和吴晓莉一直相处适宜。

高中同学大都家境较好,要么是知识分子,要么是机关干部,她们俩家里不同些。陈暄家在工厂,相对清贫,而吴晓莉家境更难些,父亲是工人,母亲在街道居委会,属于厉害娘们。

晓莉还有个姐姐和弟弟,姐姐高中毕业进了父亲的工厂,弟弟还在上初中,因为是老幺,母亲宠爱过头,也不好好调教,阴着闹,读书不成,晓莉是老二,从小靠自己的心尖嘴甜,把一家老小爹妈姐弟应付得满自如。

陈暄也有个弟弟,刚高一,成绩优良进了重点高中,在厂子宿舍院子里,姐弟俩被交口相赞,视作模范儿女,打照面一开口就是,你看看人家老陈的孩子。

工厂恰好在市区,周边都是好单位,往来也多是些好孩子,就像后来的学区房,周边都是好学校,好生源。

高中同学住家大都围着学校那一团转,隔三差五就相互串门。家里房子不大,陈暄和弟弟住上下铺,因为陈暄父母很客气,管得宽松,陈暄妈妈炒米线又非常好吃,几个要好的女同学特别爱来窜,称为这个温暖的小窝。

有个好笑的事情,刚考上大学时,一次有男女同学约齐来找陈暄,她爸见面就递烟,刚走出高中严管的男生受宠连连,女同学则视为笑话,她爸太抬男生了,不管怎么说,大家喜欢陈暄家,氛围自由轻松。

吴晓莉家在一条老巷子,母亲大概是居委会上班的缘故,精明算计,爱和两个女儿算账,还算得很清楚,养大至今花了多少钱脑袋里有账可记,不时说道说道,同学见上她母亲一两次面,乍然明白什么是小市民风范。

她们家三姐弟挤在一间,非常简易,同学中大约也只邀请过一两个去她家。这一点陈暄倒是理解,吴晓莉家里不愉快的事也会跟陈暄诉说。

到了大学,宿舍家境都比较接近,除了张茵家又是官员又是海外亲戚很富裕,其他都属普通家庭,收入一般,每个月家里给钱差不多五十元上下,又都是各大城市重点学校考来,生活习惯和水平也都相近,很容易相处。

吴晓莉的宿舍全是本省专州县考来的,生活习惯和思维差距没几天就显现出来,专州县的女孩看不上吴晓莉的媚人劲,也看不惯她省城姑娘的自以为是和虚伪的热情。

大一那年吴晓莉经常往陈暄宿舍跑,自己宿舍呆不住。

如今两年的成长磨合,她们宿舍已经相处融洽,其乐融融了。

不过大二以后,吴晓莉变了许多,首先学会了矜持,见人没有那么热情,看到合适、需要的,才忍不住那套嘴巴甜的天然本事。

虽然专业考试都是紧巴巴要挂科的节奏,她跟授课老师瓜里吧唧地多点儿磨蹭,上课基本都到,凑合着每学期都过了。

轮到遇人遇事,脑袋瓜可是越来越厉害,大家开玩笑说是逻辑课上得多,促进思维,人也愈发会打扮,更漂亮了。

中午吃完饭,两人穿过校园,沿碧湖闲逛,找到一家冷饮店,要了最爱的冰淇淋刨冰,捡个靠窗位子,悠闲地边吃边聊。

陈暄取出冯珊寄来的生日贺卡和来信,出门时宿舍管理员刚好递来。

封面跃然一束鲜红玫瑰,龙飞凤舞的中英文烫金字“生日快乐”,打开卡片,蜂鸣器音乐响起,滋滋重复“祝你生日快乐”乐曲。

陈暄翻了翻两页纸的来信,笑着把卡递给吴晓莉,“你看看冯珊文笔,总是优美,哲理,感人。”

吴晓莉边看边念,“天秤座的你,聪慧,敏锐,看似清高,实则多情细腻,婷婷纤柔的表面有一颗坚韧,心怀梦想的心。

我想告诉你,在你二十岁之际,有个朋友在思考你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在并不荒唐的二十年里,你拥有一个朋友真诚的祝福和一个温馨的世界。”

合上卡片,吴晓莉忍不住感叹,“冯珊一向和你那么好,肯定是最了解你了。宿舍里最近也是天天在分析星座,血型,属相,我觉得星座的描述感觉好准确。

我们都是属猴的,但还是有差异啊,我仔细看了星座,跟周围的同学对比了下,性格说得几乎和本人一模一样,太神奇了。”

陈暄开心笑了,她们宿舍也在拿着各种星座语录比来对去,比钻研课本还用心,星座所列的描述跟她看自己很相似,甚或是让她更清楚自己。

不禁说道,“是啊,属相描述很笼统,像是纯纯用动物特征来归纳,属猴就是调皮机灵不专一,不过旧社会用来测八字婚姻可能有用。

还是星座推论细致,把性格特征全说到了,爱情特征也说到了,我也很惊讶,真是有些奇妙。”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我的18岁男房客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时光之路
连载中时光简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