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时年的葬礼结束后,校园似乎恢复了往日的秩序。但有些改变正在悄然发生。
沈迟和徐思年在她离世一周后,再次走进了那间熟悉的心理咨询室。李老师红着眼眶交给他们一个笔记本——那是温时年在最后一次咨询时,说要留给他们的。
笔记本的扉页上,工整地写着:"如果有一天你们看到这个,说明我终于可以不再说'对不起'了。"
翻开内页,那些从未说出口的真相刺痛了他们的眼睛:
"9月20日今天她们把我堵在实验楼后的角落,说要'借点钱花花'。我交出了每天的餐费。徐思年问我为什么总是不吃午饭,我说在减肥。真可笑。"
"10月7日她们在我的课本上写'去死'。我用橡皮擦了很久,还是能看到痕迹。就像她们在我心里留下的痕迹。"
"11月20日沈迟今天给了我一颗糖。很甜。但我配不上这份甜。像我这样的人,连快乐都是偷来的。"
最让人窒息的是最后一页,日期就在她离开的前一天:
"11月29日今天在论坛看到那些话。原来在所有人眼里,我活着就是个错误。我终于明白了——不是抑郁症杀死了我,是每一个说'玩玩而已'的瞬间,是每一道看好戏的目光,是每一次沉默的纵容,是这个世界,不允许我这样的人存在。"
与此同时,学校成立了专门的调查组。在技术部门的协助下,论坛匿名帖的发布者被锁定——是曾经带头欺凌温时年的那个女生的跟班之一。在老师们的耐心开导下,她终于崩溃地说出了真相:
"一开始只是觉得好玩...她那么软弱,从不敢反抗。后来看她居然和沈迟他们走得近,我们就更生气了...凭什么她这样的人也能得到关心?"
"那天在论坛发帖,是想再'刺激'她一下...我们没想到会这样..."
这些迟来的真相,像一记记重锤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校长在晨会上沉痛地说:"温时年同学用她年轻的生命给我们上了一课。校园霸凌从来不是'玩玩而已',它是无声的凶器。而每一个旁观者,都是这场谋杀的共犯。"
温时年的妈妈在整理女儿遗物时,发现了一个藏在床底下的铁盒。里面整齐地放着:沈迟帮她抄的笔记,徐思年给她的糖果纸,除夕夜他们三个人的合影,还有一堆空了的药盒。
铁盒的盖子上,用指甲深深划着一行字:"我努力过了,真的。"
沈迟他们紧紧的拿着铁盒,翻找一切存在过的痕迹。
这个春天,学校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反霸凌教育周"。每个班级都设置了心理委员,心理咨询室的门永远为需要的人敞开。
可是这些改变,温时年都看不到了。
某个午后,沈迟和徐思年再次来到天台。春风依旧,只是那个坐在边缘的身影永远不会再出现。
"我们早该发现的。"徐思年声音沙哑。"她给过我们很多信号。"沈迟望着远方,"只是我们读不懂。"
他们在天台角落发现了一行用石子刻下的小字,隐藏在阴影里:"愿你们永远不懂这种痛苦,再见了。"
真相来得太迟。迟到的正义,终究无法让那个十七岁的少女重新睁开双眼。而那些曾经发生在她身上的伤害,将永远成为施暴者一生的枷锁。
这个春天,校园里的花开得格外绚烂。只是在某些人心里,记忆永远停留在了那个飘雪的除夕夜——当烟花在雪空中绽放,当她在摩天轮顶端许愿,当她说"希望这个夜晚永远不要结束"。
原来有些告别,早就写好了结局。
可神明终究没有保佑她…
——全文完——
2025年10月7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