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芭拉审视着他。此刻的莱昂,不再是那个在强光灯下完美微笑的巨星,更像是一头被逼到悬崖边、鬃毛凌乱、眼神里混杂着暴怒与绝望的雄狮。肯尼亚草原上,那只守着母亲尸体、眼神空洞的野狗幼崽的影子,与眼前这个男人眼中的风暴,在她脑中诡异地重叠。暗格里的狮牙,隔着布料硌着她的腰侧
“可以。”她简洁地回答,没有多余的情绪。“但记住,迪卡普里奥先生,生态破坏一旦造成,就像被剖开腹腔的母兽,伤口或许可以缝合,但失去的生命永远无法挽回。我们能做的,是阻止伤口继续溃烂,并诚实地记录下这一切的代价。这就是我的‘真实’。”她拍了拍腰间的摄影包,如同战士确认自己的武器
制片办公室成了临时的风暴中心。巨大的长桌两侧,壁垒分明。一边是面色阴沉如水的福克斯高管、焦头烂额的制片人、以及如坐针毡的公关团队,空气中弥漫着昂贵的古龙水和失败的气息。另一边,则是几位神情激愤、面前摊着铁证的环保组织代表,以及那位在新闻中发声的海洋生物学家,他面前的水杯里,浑浊的水仿佛就是被破坏海域的缩影。莱昂坐在主位,丹尼·鲍尔脸色铁青地坐在他旁边,手指烦躁地敲击着桌面。芭芭拉选择了一个靠近角落的位置,像一位冷静的战场记录员,打开了她的录音笔和那个写满观察笔记的皮质本
会议甫一开始,便充斥着激烈的火药味。福克斯的律师率先开炮,试图用合同条款的模糊性、“艺术创作的必然代价”和“经济贡献”来辩解,语气傲慢。环保代表毫不示弱,直接播放了由潜水员冒险拍摄的高清水下视频——被彻底摧毁的珊瑚礁生态系统,死亡的惨白触目惊心。愤怒的控诉和冰冷的证据让会议室的气氛降到了冰点。争吵声浪越来越高,指责与推诿在空气中碰撞
莱昂沉默地听着,下颌线绷紧。芭芭拉则飞快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关键点,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轻响,偶尔抬眼扫视全场,目光锐利如锁定猎物的鹰隼。当一位福克斯高管试图轻描淡写地抛出“珊瑚礁具有再生能力,时间会抚平一切”时,芭芭拉清冷的声音如同冰锥,瞬间刺破了所有的喧闹:
“再生?需要多少年?五十年?一百年?你们这部电影的生命周期是多长?两年?三年?然后呢?留下这片被你们称为‘天堂’的废墟,让时间去‘抚平’?”她锐利的目光转向那位神情沉重的海洋生物学家,“教授,以目前被破坏的程度和现有的技术手段,这片珊瑚礁生态系统恢复的可能性有多少?需要哪些具体的前提条件?需要多久?”
教授沉重地给出了详尽而残酷的数据:恢复可能性极低,条件苛刻到近乎不可能,时间跨度以数十年甚至百年计。
会议室陷入一片死寂。福克斯高管的脸色由铁青转为灰败。环保代表们脸上则交织着悲愤与一丝残酷的、揭露真相后的无力感。
莱昂终于抬起头,不再看那些垂头丧气的下属,目光直直投向角落里的芭芭拉。那眼神复杂得如同风暴过后的海面,翻涌着挫败、沉重,以及一丝孤注一掷的希冀:“埃尔金斯女士,按你的‘真实’,我们该怎么做?除了停拍和道歉?” 他问的是解决方案,但更像是在绝望的泥沼中,试图抓住一根名为“弥补”的稻草,哪怕那根稻草布满荆棘
芭芭拉放下笔,直视着他,也直视着所有投向她的目光,清晰、冷静地抛出她的方案:
“第一,立刻停止所有对现存生态区域的进一步破坏性活动。第二,聘请国际公认、完全独立的第三方环境评估机构,全面评估已造成的所有损害,并制定详细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可执行、可量化的生态修复计划,所需全部资金由制片方承担,修复过程接受公众和独立环保组织的全程监督。第三,在《海滩》这部电影的正式片头和片尾,以最醒目、无法跳过的字幕和画面形式,如实展示破坏的真相、修复计划的承诺和进展,而不是在不起眼的角落放上一句轻飘飘的‘感谢大自然的馈赠’。”她的目光锐利地扫过脸色煞白的福克斯高管,“第四,砍掉原计划中所有增加的不必要激情戏份和大型爆破场景的预算,将这笔钱,全部投入到生态修复基金里。真正的‘震撼’,迪卡普里奥先生,不是靠更多的□□暴露和爆炸场面,而是面对错误的勇气和承担责任的行动。”
“这绝对不行!”福克斯的高管几乎从椅子上弹起来,声音因惊怒而变调,“成本会失控!票房会受影响!投资者会杀了我们!”
莱昂猛地一拳砸在厚重的实木桌面上!沉闷的巨响让整个房间都震了一下,也让所有反对的声音戛然而止。他站起身,高大的身影带着一种破釜沉舟、近乎悲壮的压迫感。那双著名的蓝眼睛里,此刻燃烧着的是被逼到绝境后的疯狂决心。
“就这么做!”他的声音斩钉截铁,回荡在死寂的房间里,“所有细节,由埃尔金斯女士、环保组织的代表和教授共同监督执行!成本?从我后期的票房分成里扣!不够的部分,我个人补上!丹尼,”他转向导演,不容置疑地命令,“剧本修改,立刻!砍掉所有不必要的破坏性场景和…那些该死的、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的激情戏!聚焦故事本身!聚焦代价!”
他再次转向芭芭拉,声音低沉下去,那份巨星的强硬外壳似乎裂开了一道缝隙,露出底下深重的疲惫和一丝近乎恳求的意味,尽管他仍在努力维持着表面的控制:“我需要你…确保这一切。确保这个‘修复计划’是真的。用你的镜头,用你的标准…用你记录死亡和生存的那种方式。”他艰难地吐出最后几个字
芭芭拉看着他。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英俊却布满阴霾的脸上投下明暗交替的条纹,像无形的牢笼,也像刚刚被他自己亲手撕裂的裂痕。这个站在好莱坞名利场最顶端、此刻却试图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庞大商业机器的男人,显得异常孤立。腰带暗格里,狮牙挂坠的棱角清晰地硌着她的皮肤。她想起了马克·安德森在肯尼亚转述的那句“人情债,我来还”,也清晰地看到了眼前这个男人正在试图兑现这句话的沉重代价。她更想起了那只在肯尼亚烈日下,徒劳地用鼻子拱着母亲冰冷尸体的野狗幼崽
“我会记录一切。”她最终开口,声音依旧保持着纪录片旁白般的冷静,但似乎少了之前那种刻意为之的冰冷疏离,“过程。结果。代价。真实的记录,就是我能提供的监督”
风暴的中心似乎暂时被强行压入了深海。但片场虚假的宁静早已荡然无存。巨大的蓝色幕布仿佛一面巨大的讽刺画布,映照着好莱坞虚幻天堂的裂痕。而在这裂痕之外,真实的飓风正裹挟着媒体的狂欢、业内的幸灾乐祸、投资方的震怒、粉丝的失望,以及两个被卷入风暴中心、来自截然不同世界的人之间那愈发复杂难辨的张力,在蓝幕之外,酝酿着更猛烈、更不可预测的回响。芭芭拉腰间的狮牙,在暗格里沉默地感知着周遭的震动。这场始于“人情债”与“真实感”交易的碰撞,正滑向一个连她自己都无法预知的深渊。磨砂玻璃两侧的世界,在巨大的压力下,裂痕正在悄然蔓延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