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报恩的郡主(94)

第二日,祁都大多数人家都听闻了赵家和肃平伯府和离的事,且知道了这其中有长宁郡主参与,刚开始和离的具体情形外人还不知,可到下半晌时,坊间竟连长宁郡主在赵家说过什么都传的一字不差。

这种时候赵家反倒在传言中淡化了,肃平伯府和长宁郡主则被推上了风口浪尖,频繁被众人议论。

得知传闻的于二小姐从夫家回了娘家,书院读书的于家三位公子亦告假归家,很担心于大小姐受影响。

肃平伯府一大家子齐聚一堂,于诗领着两个女儿昨日归家,晚间和上香回来的于承文、俞氏禀明了情况,只安心住了一晚,今日一大早便得知外面流言纷纷的事。

“看这会儿的传言,此事必是赵家所为,他们这是欺咱家没人吗,一个六品官真是牛上天了!”于二小姐名叫于书,打小就不是个温柔娴静的性子,这会儿气得要命,忍不住说于诗,“大姐姐也太好性儿了,这些年忍气吞声的可得了半分好?早该与之和离撇得远远的了!”

于书看向于辞,夸赞道:“三妹昨天干得漂亮,就该让赵家睁大眼看看,区区一个六品官算得了什么,这祁都能收拾他的人多着呢!”

于承文看着强压了怒气关心长女的儿子们,再看看紧抿着唇、眼含怒火的妻子,他心里惭愧不已,温声和长女道:“诗儿,归家了就安心住着,是爹无能,不能站在高位让你仰仗,那赵家小子才敢如此欺你,都是爹的错。”

于诗赶忙要解释,就被俞氏打断了。

只听她冷哼一声:“平白说这些话做什么,早知自己无能为何不求上进,如今说出来还得让儿女们安慰你不成?”

一众儿女不敢出声,就连于书都默默坐了回去。

于承文张了张嘴,一脸黯然羞愧地低了头,无力反驳半分。

“娘,不怨爹爹,是我不争气,这些年未能生下男嗣,否则也不至于到如今这般。”于诗不忍自家父亲内疚之余还要被母亲数落,张口自责道。

“你是不争气!”俞氏严厉瞪她,“生男生女本是天定,为何要因此怪罪自己?书姐儿说得对,早在认清赵家母子为人之时,你就该和离摆脱他们,缘何要空耗自己几年?”

“因为别人品性不佳委屈自己,甚蠢!我从前也不是这般教你的吧?”俞氏冷哼,“回来了就好生住着,偌大的伯府还养不起你们娘三了?那赵家子敢如此对你,我回头就跟你外祖父说,绝不会轻易饶了他!”

“爹、娘,这传言不止涉及大姐,还牵扯到了长宁郡主,想必这事没那么容易过去。”于礼19岁了,今年和姜家姑娘定了亲,婚期定在了入冬时,眼看着也没两月了,他已有举人功名,本来今年春闱要参加的,奈何当时病了一场,这才无奈错过了。

俞氏:“这是自然,咱们伯府是不算位高权重,可诗儿和离有长宁郡主插手,她身后的安阳长公主府和护国公府却权势显赫,赵家居然把这事外传,此举着实蠢笨,大抵是那位赵夫人所为。”

于书嘲笑:“本来悄默声气地等着风头过了就好了,眼下非要闹这一出,等着吧,这一折腾赵子禹的官说不得就做到头了!”

于书的夫家也是官家,同样是俞氏托娘家寻的夫家,她公爹和俞之航同在都察院任职,她夫婿兄弟几个,如今一半都有官身,平日里夫婿会和她谈及朝中之事,大抵是这般养出了她的敏感度。

“诗儿,稍后我备些礼,你去长公主府谢谢长宁郡主。”俞氏吩咐道。

“这种时候出门……会否不妥?”于诗很犹豫,本来外面就议论纷纷,这种时候难道不该闭门保持低调吗?

“大姐姐别傻了,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大大方方的,和离而已,过不下去了和离不是应该的吗?难道连门都出不得了?”于书对这个大姐真是无语了。

“这话是一方面,再者,昨日长宁郡主帮了你,登门道谢乃是礼数,你是我于家的孩子,这点礼数总得有。”俞氏看向大女儿,从前只觉得这孩子性子温柔、处事周全,没想到成婚这些年把她磋磨得心性怯懦了许多,那赵家当真害人不浅,把她好好的长女给折腾成这般。

俞氏恨得暗自咬牙,却也知道以自家的本事没办法把人家如何,不过,如今赵家自己作死,那他们借回势又如何?

她余光瞟了眼认真听他们说话、帮着长女照顾女儿的于辞,更何况他家和护国公府可是姻亲,正儿八经的亲戚关系帮衬着不是理所应当的?

俞氏惦记着出口恶气,不止盘算护国公府这门姻亲,还想着明日就回去闹她爹,哼,这外孙女婿可是她爹选的,如今亏待他外孙女儿,她就不信她爹不管!

“娘,可要去护国公府登门道谢?”于诗看了眼三妹,忍不住问道。

昨日来赵家帮她的不止长宁郡主,还有护国公府的公子呢!

“护国公府那边让辞儿去吧!”于承文插了句话。

俞氏瞥他一眼,看向于辞:“你只管登门道谢,旁的什么也不必提,懂吗?”

“是,母亲。”于辞垂眸应下。

俞氏又看三个儿子:“你们大姐遇人不淑,这是我们做父母的当初给她定亲时看走眼了,非她之过,小时候她照顾你们比我还仔细,你们应该明白她是多好的姑娘,如今和离归家,正是经历人生坎坷的时候,外面的人如何说我们管不着,但你们需善待她、疼惜她,往后她越过这道坎若还想嫁人,你们得欢欢喜喜如头一次般送她出嫁,若她不想嫁人,那这肃平伯府永远得有她的院子、她的花用,可明白?”

“儿子明白,请爹娘放心。”于礼、于乐、于易三个赶忙起身,郑重行礼道。

“娘,我有嫁妆花用,不必府里……”于诗赶忙出声,眼底都是泪光。

和离之前,她还心中忐忑,担心素来严厉的母亲会嫌弃她、不肯接纳她,弟弟们会顾虑未来妻子而疏远她、不喜她,却没想到父亲、母亲不止不嫌弃,还百般安她的心,只为让她没有顾虑地住下。

“你那嫁妆才多少,这些年贴给赵家不少吧?剩下的不得给两个孩子留下?”俞氏白了她一眼,“伯府还没穷到养不起你们娘三,这事就这么定了!”

于承文慈爱地看向于诗:“听你娘的,咱家都听你娘的!”

“好,我知道了!”于诗没忍住哽咽了。

“爹、娘,外甥女的名字得改改吧?”于乐望着乖乖坐那儿啃着三妹递的点心的两个小女娃,喜爱疼惜之情溢于言表,“叫什么莺儿燕儿的,寓意一点也不好!”

“改,自然要改。”于承文也不喜欢这种名字,谁家的孩子不是宝贝?伯府再不济也不至于像平民农家给孩子取什么鸟儿作名字。

俞氏沉吟片刻,道:“莺儿就改作‘颖’吧,取聪颖明悟之意;燕儿就改作‘妍’吧,取巧慧美丽之意,女孩子养好了未必不如男子。”

名字改了谐音的字,意思却完全不同,其中寄予了对两个女娃娃的期待,一大家子听了都觉得这名字改得甚好。

“至于改姓的事……”于书回娘家也听于诗提了,长宁郡主有意给孩子改姓,因赵子禹不同意而失败的事,“这事不急,缓一缓,总有机会能办到的。”

这边肃平伯府淡定如昔,倒是赵家不大平静。

当值的赵子禹回家时听到坊间传闻,脸色难看地冲回家,气得质问赵夫人传言的事是不是她做的,赵夫人还愤愤不平,直言不能轻易饶了她们,非得让她们臭了名声不可。

赵子禹都要气疯了:“你以为放出流言就能中伤护国公府、长宁郡主和于诗了?我告诉你,这流言最终伤得只会是我,是咱们家!”

“这怎么可能?那于诗一个和离弃妇,我就不信臭了名声她能过得好!”赵夫人犹自不信,还得意洋洋道,“世间女子哪个不看重名声?没个好名声怕不得吊死才算完!还有那长宁郡主,她可还没定亲呢,没个好名声她这样的谁敢娶?”

赵子禹无语至极:“咱家能比过长公主府还是护国公府?就连肃平伯府,即便人家在勋贵中一般般,我一个六品官也不如人家,你凭什么觉得传些流言就能影响他们?相反,你以为流言一出他们不知道是谁干的吗?这会儿肯定都知道是咱家传的!”

他逼视赵夫人,一双眼睛直冒火:“娘,原本等事情淡化了,任我娶妻也好纳妾也好,以长公主府、护国公府的地位,绝不会费心搭理,可如今你这流言一传,我这官还能不能做都难说,轻则降职、重则罢官,你信不信?”

赵夫人脸色一白,不大相信道:“不能吧,明明你才是受害者啊,怎么反倒要影响你的官位?”

赵子禹闭了闭眼,头一次觉得他娘蠢钝不堪,若是于诗,就不可能出这种昏招。

“若你儿子我真的被降职或罢官,就是你给作没的!”他再不想多说一句,转身大步往外走。

哪怕再气,这事还得补救,不然他这官怕是真要做到头了。

赵子禹叫了贴身小厮,让他从家里挑几个伶俐的下人,去外面把当时发生的事原原本本传出去,他娘传的流言是遏制不住的,但他可以让人把实情传出去,好坏由得人去说,如此也不至于一边倒地坏长宁郡主和于诗的名声。

希望长公主府、护国公府、肃平伯府和俞大人高抬贵手放他一马,这般陛下顶多降他职,而不会罢官,再过上几年,事情淡化了便好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失忆女主带着残疾系统(快穿)
连载中卿未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