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 16 章

冬去春来,被大火焚毁的“风骨”在精心修缮后,终于再次开张。

借着舆论,“风骨”的销售很快步入正轨,甚至远超白沐子最初的想象。

新店面积扩大了些,风格依旧古朴雅致,融入了更多非遗元素。白沐子更加用心地经营自媒体,拍摄短视频,讲解折扇的制作工艺、历史传承、鉴赏要点,甚至用vlog形式记录她和顾晨“一个雕骨一个画屏”的日常。

顾晨一改以往的懒散,不仅包揽了所有扇面的创作,还充分发挥了他“嘴贱”的特色,在直播间里插科打诨,竟意外吸引了一大波粉丝。让“风骨”在网络上逐渐有了名气,甚至吸引了很多喜爱传统文化的买家。

白沐子变得更忙了。她不再是那个抠抠搜搜计算成本的小店主,而是需要管理团队、洽谈合作的“白馆长”。

她将父亲白山请来店中坐镇,负责技术指导和品质把控。老爷子起初还别别扭扭,但看到自己做的扇子被真正懂行、爱惜的人珍藏,心中的固执也渐渐化为了喜悦。

他甚至还收了徒,想将自己毕生的手艺,毫无保留的传给真心喜爱这门艺术的年轻人。

白沐子将工作室后院重新扩张,做成了制扇工坊,父亲和他的徒弟们整天埋首其中。

某天关店后白沐子盘点完库存,有些疲惫地走上阁楼,顾晨听到脚步声回过头。看到是她,嘴角勾起弧度:“忙完了?”

“嗯。”白沐子走过去,太过疲乏,她竟直接摊在了顾晨的床垫上:“有时候觉得,像做梦一样。明明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废墟,现在……”

“蒸蒸日上!”顾晨接话道。

两人相视一笑。

阁楼灯光昏暗,气氛莫名的多了些暧昧,顾晨笑容敛起,鬼使神差的伸出手,小心覆盖在她的手背上。

白沐子先是一愣,却也没有拒绝,任由他将掌心与自己紧紧贴合。

“咳!”楼下传来一声中气十足的、故意的咳嗽声。白山仰头对着阁楼喊道:“两个小的,饭菜都凉了。还要我三催五请不成?”

白沐子脸一红,下意识想抽回手,却被顾晨更紧地握住。

“来了!”顾晨扬声应道,不但拉着她起身,还一同向楼下走去。手指紧扣,步伐坚定。

白山看在眼中,一脸不自然的移开了视线,倒是白母乐开了花,吃饭时,不住的往顾晨的碗里夹着糖醋排骨,竟是比以往都要殷勤。

一顿饭罢,白沐子的脸上红晕依旧,甚至逃也似的准备回出租屋,却被顾晨抓了个正照:“往哪跑?”

白沐子白他一眼:“你想干嘛?耍流氓啊?”

顾晨:“小妹妹,你摸了我的手没点说法,就要跑啊?”

白沐子:“……”

白沐子小声道:“不是你先抓我的吗?”

“哦~”顾晨恍然:“那我给你个说法吧。”

他言此,直起身子,目不转睛的看她:“白沐子,做我女朋友吧?”

白沐子哼了一声:“无聊!”

顾晨挑眉,俯身上前将她抵在墙上:“哦~那聊点,有聊的?”

白沐子:“……同意你了,行了吧。”

说着,一把推开他,逃也似的跑了。

这天,白沐子的师父嵩云大师突然来访小店。老先生精神矍铄,仔细看了店里新做的扇子,连连点头。

“不错,不错,沐子的刀工没丢,小晨的画……也总算有点人样了。”

大师点评依旧犀利,但眼里的赞许是真切的。他留下了一份邀请函:“有个好事。下个月,有个国际性的手工艺与文化创新博览会,规格很高,面向全球推广非遗文化。主办方给了我一个推荐名额,我想来想去,你们‘风骨’正合适。拿得出手,也有新意。敢不敢去试试?”

这可是走向国际舞台的绝佳机会!

白沐子激动地接过邀请函:“谢谢师父!我们一定全力以赴!”

机会难得,但挑战巨大。国际舞台,高手云集,如何让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和评委一眼就能感受到中国折扇的魅力?

白沐子对父亲白山的手艺有绝对自信,扇骨的精良毋庸置疑。出彩的关键,还是在扇面。传统的山水花鸟、诗词书法固然经典,但想要瞬间抓住眼球、传递出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可能需要更巧妙的创意。

闭门讨论了好几天,白沐子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京剧,国粹中的国粹!它的服饰、脸谱、身段,本身就极富视觉冲击力和艺术美感。如果我们把京剧经典选段的故事,用连环画或者说‘分镜’的形式,一帧一帧地临摹画在扇面上呢?甚至……让扇子动起来?”

“动起来?”顾晨挑眉,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就像走马灯?扇面逐帧变化,快速开合时,利用视觉暂留形成动态效果?”

“对!”白沐子眼睛发亮:“但我们要做得更精细、更震撼!不是简单的动画,而是真正还原京剧表演的神韵!我们可以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这类广为人知、画面感极强的选段。”

想法虽好,实现起来却困难重重。一幅扇面空间有限,要表现连贯的动态需要精心设计每一帧画面,对画师的功力要求极高。而且时间紧迫,靠顾晨一人根本不可能完成。

“请人!”顾晨一拍桌子:“我认识不少还在坚持传统国画、工笔功底扎实的朋友,也有些美院的学生,功底好、有想法。把他们请来,我们一起干!”

说干就干。

白沐子马上更新的公众号,号召大家踊跃报名。很快,一个创作团队组成了。他们在工作室里支起长桌,铺开宣纸,白沐子负责讲解创意和整体把控,顾晨负责艺术指导和关键帧绘制,请来的画师们则分工合作,埋头勾勒、上色。

整个过程,白沐子应网友要求,全程直播。直播间标题就叫:【百人工笔匠人,挑战扇面上的京剧动画!】

直播镜头下,是无数支挥动的毛笔,是匠人们专注的神情,是宣纸上逐渐鲜活起来的京剧人物……

这场面本身就足够震撼,吸引了无数网友围观,直播间热度持续攀升,甚至引起了主流媒体的报道。

终于,博览会开幕的日子到了。轮到“风骨”展示时,台下坐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评委和观众,目光中带着好奇与审视。

灯光暗下。一束追光打在舞台中央的白沐子身上。她身穿一袭改良过的素雅旗袍,手中缓缓展开一把精心制作的折扇。

随着京胡声响起,伴随着密集的锣鼓点。舞台上,专业京剧演员起范儿,表演起《贵妃醉酒》的经典片段。

与此同时,白沐子手中的扇子,随着演员的动作,开始配合着快速又均匀地开合,追光灯也巧妙地打在扇面之上,而每一张画,同步在了显示器上。

随着鼓点的急促,静态的工笔人物,随着扇子的开合,竟像“活”了一样。贵妃的云袖轻摆、衔杯下腰的曼妙身段……京剧演员在台上的表演,竟与扇面上逐帧变化的工笔画面完美重合、相辅相成。

仿佛扇子里面封印了一段绝美的京剧表演。扇面画与京剧表演也在这一刻完美融合。

终于,音乐停止,画面定格在扇面上,灯光亮起时,白沐子深吸一口气,用流利的英语开始了她的演讲。

从折扇的选竹、制骨、雕刻、裱面、作画等近百道工序讲起,这里面有工匠精神;国粹京剧,传承文化。

最后,她举起手中的扇子,声音坚定:“这把扇子,不仅仅是一件手工艺品,它更是一个国家的审美与风骨。扇骨挺直,宁折不弯,是为‘骨’;扇面流动,蕴藏万象,是为‘风’。合为‘风骨’。我们想通过它告诉世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有风骨、有生命力的,它可以在新时代,焕发出全新的光彩!”

台下先是极致的安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的掌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六十二年冬

狩心游戏

臣妻

貂珰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蚀雨净化纪实
连载中李五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