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面圣

听完陶珑磕磕巴巴一长段话,雯芳居然十分淡定,像是对此早有预料。

只是那一声冷哼,还是泄露了她内心的不满。

陶珑心虚地瞅她,问:“你……你不怪我啊?”

雯芳分明才从外面回来,却也不打算坐下来好好休息,叉着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像只随时准备叨人的大鹅。

闻言,她没好气地停下脚步,端起茶水猛灌两口,道:“这会儿知道心虚了?非要打发我去学管账的时候,怎么不心虚?那不就是迟早要赶我走的意思吗?”

陶珑立刻辩驳,“不是赶你走,我怎么可能要赶你走——”这句话说完,又没什么底气地继续道:“但你总不能一辈子都跟着我吧……”

雯芳放下茶杯幽幽道:“所以我不是也没说什么吗?”

陶珑低下头,感觉自己像个被孩子指责的老母亲,既百口莫辩,又实在没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

但这话肯定不能说出来,不然真要被记恨。

她借扇子挡了挡自己的尴尬,“那你……”

雯芳叹了口气,眸中满是忧色,道:“我以为您左不过是要去南海那边多待两年,结果一转眼就要出海了!这些年您也没少和洋人打交道,海上的凶险还不知道吗?就……非得去吗?”

陶珑这才意识到,原来小丫头是担心自己的安全。

她心霎时软得不像话,又觉得自己真该死啊,居然误会雯芳是在闹脾气。

“真不去了才更麻烦。”陶珑起身,走到雯芳面前摸摸她的脑袋,“何况,又不是我一个人走,有人陪着呢,放心,死不了的。”

雯芳像猫似的蹭了蹭她的手心,而后突然察觉到什么,问:“谁?”

陶珑:“啊?谁?”

“和你一起去的,谁?”雯芳警觉地问,“不会是我想的那个人吧?”

陶珑:……

两人面面相觑,最后雯芳先受不了地撇撇嘴,“我就知道……你俩肯定有和好的那天。”

陶珑辩驳,“没和好……就是……”

雯芳好整以暇等她挤出答案。

“就当是重新开始吧。”陶珑说,“至于其他的,就之后再说。”

说出这番话,陶珑竟感觉自己像是卸下了心里的一个重担。

她总说自己要放下,又表现得像是不在意从前的事……但她与梁椟之间,生死恩怨纠缠在一起,分都分不清,又何谈放下?

不如给梁椟一个机会,也给自己一个机会,若是真能从头来过,或许……他们当真缘分未尽。

雯芳重新叉起腰,有些嫌弃地后退几步,嘟囔道:“行了行了,跟我解释什么,我才不管这些。”

顿了顿,她又道:“总之,您自个儿开心就成,别叫我们担心。”

陶珑一阵感动,正要说话,就听雯芳继续说:“反正您也就是嘴硬,我这边说梁公子坏话,您转头就继续和人家亲亲热热了,我才不讨嫌。”

陶珑:……

有吗,没有吧。

……应该没有吧。

不等陶珑捋明白自己到底有没有干过雯芳说的那些,宫里先来了消息,要陶家父子三人几天后一同进宫,顺带一起去的,还有如今借住在陶家梁椟。

陶珑很意外,没想到还有他的事儿。

陆家倒台后,陈年旧案里有关联的,能翻案的几乎都翻了,卷宗上一个个名字也被人重新提起,梁椟正是其中之一。

因在扳倒陆家的事情上立了大功,他不仅成功“起死回生”,官职也往上提了一提,不过只有一个虚名,没人真叫他一个离死不远的人出来干活。

这和梁椟之前交代同僚的一致——于是他也乐得清闲,安心在陶家做个啃前岳父和前妻的米虫。

但别说陶珑,连梁椟自己都不觉得皇帝还能他这么个人,怎么会叫他也一同面圣?

几人接旨后面面相觑,陶瑛率先发问:“咱们没犯事吧?”

陶泱糟心地白了儿子一眼,压根不想搭理他,看向陶珑,欲言又止半天,道:“大概是与你有关……”

他抹了把自己略带斑白的胡须,发愁道:“我倒不担心你在御前失了分寸,只是……唉……圣心难测……”

陶珑失笑,知道陶泱是在担心自己,也没说他太杞人忧天,宽慰道:“大哥面圣多少次了,都还好好的,难道我不如他?”

本就是句俏皮话,不成想陶泱竟深以为然地点点头,“确实,是我多心了。”

陶瑛:……

这种境况,想再多也无用,反倒平添忧虑,还不如将一颗心放回,见招拆招。

于是,一家三——四口,如往常每次进宫面圣一般,坐上马车来到宫门口,在宫人的指引下,静默而快步走进当今陛下的接见臣子的书房,琅嬛阁。

陶珑一路上虽不敢抬头多看,却也感到十分新奇。

毕竟,一家子里只有她是真的头回进宫、头回面圣,从前光听父兄提起过,如今自己能亲眼见到,自然忍不住要拿眼风偷偷扫过周围。

这点小动作,走在她身侧的梁椟自然都看见了,但这位曾经的“天子近臣”都没发话,那就说明这不合礼数的行为也无伤大雅。

越接近皇帝,守卫越森严,近乎五步一人。陶珑从他们面前走过,总有种自己一举一动尽在别人眼中的不适感。

不过,她这样的小人物,不习惯也正常。他们对皇帝来说,或许就和花瓶摆件也没什么差别。

拂去心里一些大逆不道的念头,一行人终于来到琅嬛阁前。门口的小太监瞟见陶珑这张面孔,露出些许诧异神色,但很快就收敛起来,挂上亲切而又不过分亲昵的笑,说道:“诸位稍等,我这就进去通报。”

陶泱客气朝小太监拱手,“有劳了。”

不多时,便从门内走出另一个太监,瞧他官服,怕是皇帝身边伺候的,陶珑连忙跟着父兄一起行礼。

那太监笑道:“陶将军一家忠勇之士,我哪里能受得住你们行礼?快别客气,进来吧。陛下刚忙完呢。”

连自己父兄都要尊敬有加的大太监,除去那位“老祖宗”李正吉,陶珑想不到别人。

虽然没正面和他打过交道,但从和金彩的交往中,不难看出,此人能在皇帝身边行走多年,揣度人心和办事能力都是一等一的,别说他们陶家一家莽夫,就是陆朝远都未必能从李正吉手里讨到好——

陶珑不免越发小心起来。

低眉顺眼跟着走进书房内,行过大礼后,陶珑只管做一只眼观鼻鼻观心的鹌鹑,将父兄与皇帝的对话当作穿堂风从耳边吹过,连呼吸都放得轻了许多。

陶泱汇报的内容,其实之前都上过折子,如今不过是再走个过场,很快就结束。

陶珑本以为这就该到自己了,已经提起精神,没想到皇帝却喟叹道:“蕴珍,一别经年,你面目大改……怕是遭了不少罪吧。”

梁椟态度恭敬,却不比陶家父子拘谨,说话倒是直来直往,“能将陆朝远一党彻底扳倒,为我母亲……受些皮外伤也不是大事。”

皇帝似是有些无奈,“你还是这么拗!行了,我听说你的身体有法子治好,还打算回朕身边做事吗?”

陶珑忍不住捏紧了衣袖。

她的确考虑过皇帝非要梁椟回北镇抚司的情况,也想好了应对的说辞,但当真碰上了,竟不知该如何开口。

毕竟,现在还不到她说话的时候。

正忐忑着,便见梁椟别过头看了自己一眼。

这一眼自然瞒不过坐在上首的皇帝,他忍不住笑起来,“原来有放不下的人。看来,这鸳鸯谱,朕当年可是没点错。”

梁椟立刻顺杆子往上爬,“是,还得多谢陛下。”

陶珑:……

她在心中翻了梁椟一个白眼,却只将头垂着,谁也不敢看。

“陶氏。”

皇帝忽地开口。

陶珑恍惚了一下。她还没有被人这样叫过。

在成婚前,她是陶家小姐,是“阿珑”;在成婚后,她是梁椟妻,但依旧是“阿珑”。

过去几年里,作为寡妇,她也不是没有名字的“陶氏”,而是人人甘愿或不甘愿高看两眼的“陶东家”。

……因为,皇帝站得太高,看不见她这样轻飘飘的人。因为她对皇帝来说,依旧只能是在场其他三个人的家属,而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陶珑。

“草民在。”

她只迟疑了瞬息,就恭恭敬敬行礼,没有出错。

皇帝道:“我看了你父亲递的折子,虎父无犬子,你同你的父兄一般,都是赤胆忠心之人。”

陶珑露出一点不堪承受的惶恐神色,才深深低下头,将分寸拿捏到位。

“既有如此心思,朕岂能拂了你的意?”皇帝和善地笑,“你一个小女子,打拼下偌大的产业多有不易,所以,朕可以再额外许你三个愿望。”

陶珑愣住。

不光是她,其余三人也没想到皇帝会如此许诺,都有些呆傻。

这回,陶珑是真有些惶恐了,甚至疑心这是否可以等同于断头饭,只要自己敢开口,下一秒人头就会落地。

可若是一味推辞,叫皇帝不喜,不也一样完蛋?

她深吸一口气,庄重跪拜,额头紧贴指尖,朗声道:“草民确有三个心愿。”

“哦?”皇帝声音中带了几分兴味,“你只管说。”

陶珑直起身子,依旧低头垂眼,姿态却坚定如竹。

“一愿陛下万岁安康,永佑大齐。

“二愿草民父兄家人平安喜乐,无忧无愁。

“三愿……”

她吐出胸中盘桓的那口气,郑重道:“草民斗胆向陛下求一个人——北镇抚司指挥佥事,梁椟。”

完结倒计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4章 面圣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狩心游戏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

【原神】百年契约

路人,在漫画卖腐苟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守寡三年后亡夫诈尸了
连载中一页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