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知的办公室里,一场秘密的头脑风暴正在进行。
“我们的目标,不是硬广,是悬念。”
姜知在白板上写下两个字:故事。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在所有的社交平台上,注册一个统一的ID,就叫‘星空下的守梦人’。”
“我们不提远星集团,不提星梦乐园,只发布一些零碎的线索。一张发黄的设计图,一个手工铁皮雕塑的特写,一段那位设计师日记里的话……”
她的思路清晰,语速极快。
“我们要让网友去猜,去拼凑,去好奇这到底是什么。我们要打造一个都市传说,一个关于梦想和遗憾的传说。”
王胖子听得一愣一愣的,眼睛越来越亮。
“高啊!知姐!这不花钱还能自己造热度!”
姜知看向李默:“技术上的引爆点,需要你来完成。我需要一个AR滤镜,非常简单,当用户用手机摄像头扫描我们发布的特定‘星光碎片’图案时,屏幕上会出现一颗流星划过。”
“没问题!”李默一口答应下来,这对他来说太简单了。
计划敲定,三人立刻分头行动。
姜知负责文案,她将那个悲伤的故事,拆解成无数充满悬念的碎片。
王胖子发挥他的人脉,联系了一些小有名气的探店博主和校园KOL,请他们帮忙转发初期的内容。
李默则在一天之内,就做好了那个流星滤镜。
周一,“星空下的守梦人”账号,在各大平台同步发出了第一条内容。
那是一张照片。
照片上,是一只孤零零放在废弃窗台上的,用弹簧和齿轮做成的机械小鸟,配文只有一句话。
“它等了五年,还在等那个带它飞翔的人。”
帖子发出后,反响平平。
但姜知不急,她按部就班,每天发布一条新的线索。
渐渐的,开始有人注意到这个奇怪的账号。
“这个系列好有意思,是在讲什么故事吗?”
“这只鸟我好像见过,是不是城郊那个废弃的乐园里的?”
“我刚试了,用他们主页那个图案,手机里真的有流星!太酷了!”
随着流星滤镜的扩散,话题热度开始缓慢发酵。
就在一切向好发展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舆论危机,猛然爆发。
一个标题悚然的帖子,被各大营销号疯狂转发。
《惊爆!远星集团重启“自杀乐园”,设计师冤魂不散,夜半哭声吓坏路人!》
帖子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当年设计师抑郁而终的旧事,并将其扭曲成一桩恐怖的灵异事件。下面还配上了几张模糊不清的夜景照片,和一段录有“呜呜”风声的音频。
一瞬间,舆论哗然。
“卧槽!原来是那个闹鬼的乐园?”
“太晦气了吧!还想重新开业骗钱?”
“抵制!绝对不能带孩子去这种地方!”
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正面热度,瞬间被负面舆论淹没。办公室里,王胖子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完了!知姐,这肯定是有人在故意黑我们!这下全完了!”
李默的脸色也无比凝重,他不停地刷新着页面,看着那些不堪入目的辱骂。
只有姜知,异常的镇定。
她点开那篇爆文,仔细地翻看着下面的评论。
危机,有时候也是转机。
她很快锁定了一个评论。那是一个小号,用第一人称的口吻,详细描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撞鬼过程,言辞惊恐,细节丰富,煽动性极强。
这个人的情绪,一定很强烈。
姜知记下了那个ID。
她对王胖子说:“帮我查一下,最近经常在乐园附近做直播的户外主播有谁。”
一个小时后,王胖子给了她一个名单。
姜知在一个直播平台,找到了其中一个正在直播的主播。他的直播间标题,赫然是“深夜探秘传说中的闹鬼乐园”。
就是他了。
姜知没有报警,也没有在网上辟谣。
她只是用“星空下的守梦人”的账号,在那位主播的直播间,发了一条评论。
“听说你在寻找一个不存在的鬼魂,不如来寻找一个真实存在的梦想。”
紧接着,她发布了第九条帖子。
那是一封邀请函。
“三天后,星梦乐园旧址,我们将举办一场特别的纪念活动——‘与星空下的造梦师重逢’。我们不为辟谣,只为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我们邀请所有对这个故事好奇、质疑、甚至恐惧的人,亲临现场。届时,城堡的大门,将为你们敞开。”
这封信,不像公关文,更像一封充满勇气的挑战书。
发完帖子,姜知走出办公室,来到茶水间。
一个男人正靠在窗边,手里端着一杯咖啡。
是陆时晏。
他转过头,看着姜知,平静的眼眸里,第一次出现了清晰的情绪。
那是一种混杂了欣赏和好奇的,灼热的目光。
“用一个更大的故事,去覆盖一个恶意的故事。”陆时晏开口,声音低沉,“你是在赌,赌人们的好奇心,会战胜他们的恐惧。”
姜知的心跳漏了一拍。
这个男人,再一次看穿了她的所有意图。
而她,依旧听不到他任何的心声。
“我不赌运气。”姜知迎上他的目光,“我只赌人性。”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