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候驾

甚至有人断言贤德帝把孟家女赐婚给景王,就表示更属意景王。

直至几年后,誉王告发景王私藏龙袍、有谋逆之心,贤德帝一怒之下发配景王去了千里之外的南疆。

至此,誉王、景王兄弟之间的争斗才算告一段落。

当然这其中定然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弯弯绕绕。

但是久居太后却把兄弟阋墙的罪名按在孟浩仟身上,认定她为妻不贤、是个祸水,才引出这些祸端,把她好好的两个孙儿害成如今这个局面。

后来,孟浩仟自请同景王一同发配南疆后。太后的怒火只能暂且放下。

没成想,时隔十八年,贤德帝竟然再次为孟家女赐婚,不得不说,这勾起了太后埋在心里多年的怨怼。

在孟锦歌与刘清水赐婚没多久,就传来刘清水酒后失足落水、仅剩一口气的消息。

太后听闻此事甚至不顾仪态大呼痛快。

后又听闻孟浩倡打算为女儿请旨退婚,太后立即先一步赐下懿旨督促刘孟两家快速完婚。

不想嫁个瘫子、想退婚?那哀家偏不叫你们如意。

甚至在新婚夜,派去宫人“看着”孟锦歌与刘清水圆房,给孟家难堪。

宁安长公主是太后的老来女,贤德帝的亲妹妹。

她的夫君在多年前的战事中落了病,大昭建国后坚持了没几年就病逝了。

虽然守寡多年,但一直颇受太后宠爱,贤德帝也对这个唯一的妹妹偏爱有加。

两月前,尚书夫人班的宴会照例提前给长公主俯递了帖子,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种宴会,长公主一般是不屑去的。

碰巧那日早上,长公主身边两个得脸的面首起了争执,都哭求着长公主给自己做主。

手心手背都是肉,两个水葱似的少年跪在跟前,不管委屈了谁,长公主心里都不是滋味。

那两个面首闹了半日,长公主也没想出法子,幸好管事十分有眼力见的“适时”提长公:

今日礼部尚书夫人特意摆了宴席,恭临长公主移驾。

有了由头多清净,长公主便用了这个由头出府躲清净,也刚开看到孟锦歌在尚书府举鼎的那一幕。

孟家的女儿,几世几代的金尊玉贵,纵使孟浩倡一脉入仕,她这一代不受孟氏庇护,也断没有被糟践成这样的道理。

宁安长公主忽得就想起来,二十多年前她与孟浩仟初见的情景。

那时她已从边远之地的小户女一跃成为大昭的长公主,但乍一见到由百年世家精心教养出来的贵女,也不免自惭形秽。

刘清水虽然是英国公府的嫡子,但他的母亲身份尴尬,虽是嫡妻,却不是正经的英国公夫人。

刘清水自打一出生就注定不能袭爵,与英国公世子刘清衍也不是同一母亲所出,到底隔了一层,比不其他公侯家的嫡次子。

本身又是个不学无数的。

这样的身份,不说求娶孟家嫡女,便是一般的大家嫡女也是不愿嫁的。

要不是皇兄偏颇为刘孟两家指了婚,要不是她母后从中作梗……

一言难尽……

宁安长公主想到这些,心下不忍,便借着中秋宴的名头邀孟锦歌进宫。

希望,能借着这次中秋宴的机会,让她母后放下心结。

皇权之争,怎能牵连到一个女子身上,更何况孟锦歌只是一个小辈,甚至那时还没有出生。

宁安长公主的一番苦心终究是浪费了。

不是人老了,就能获得通透。有些人老了,反倒越来越顽固。

偏见不是一两天形成的,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化解的。

孟锦歌在太极殿外的长廊下站了差不多半个时辰,太后仍旧没有半点召见意思。

宁安叹了口气,感叹自己可能是好心办了坏事。

“如今皇兄对景王的态度已经缓和了不少,儿臣听说皇兄前些日子已经派人去了南疆,指不定今日就会借着中秋宴给景王正名,届时景王回京指日可待,母亲又何必再为难一个小辈呢?”

“那我孙儿就白白受了这些年的苦?想他征战多年,才在京里过了几年好日子就去了南疆?”

“还有那个孟浩仟也是不争气了,嫁进来这些年,除了天笠,也不曾再诞下一儿半女,占着正妃的日子,平白耽误景王这些年。”

说到此处宁安长公主叹了口气,孟浩仟去南疆时已身怀六甲,据说才离京没多久就因路上颠簸提前发动了,那次意外不仅没能保住孩子,

也让孟浩仟伤了身子,今后再难有孕。

可太后同为女人不仅不同情孟浩仟的遭遇,反而嗤笑一声,“如今她平白占着景王妃的位置,又不能为景王绵延子嗣。若她是个明事理的,就应自请下堂,让出景王妃的位子,也免得妨碍我的孙儿再娶。”

“孟浩仟若是能做到,哀家倒是愿意摒弃前嫌,给她找个好归宿,让她晚年有靠。”

话里话外,太后丝毫没有感谢孟浩仟这些年陪在景王身边的不离不弃,更罔论把孟浩仟多年的付出放在心上。

“母后,就算您记恨孟氏,但天笠总是无辜的,他已经成年,眼见到了迎娶正妻的年纪,您要休弃他母妃,这是把笠儿置于何地?”

提起岳天笠,太后神情微顿。

自十八年前景王夫妻远赴南疆,景王世子岳天笠就被皇后接进皇宫,这些年来一直养在宫里。

因着岳天笠父母不在身边,圣上、皇后连带太后都对他格外怜惜。

岳天笠多年来在太后跟前承欢膝下,也是众多孙子、重孙中,太后最为疼惜的后辈。

就是看在岳天笠的面子上,太后也不能做出休弃他母妃的事,因此才想着孟浩仟能“主动”自请下堂。

见劝说无果,宁安长公主便抬手换了宫人过来,想先打发孟锦歌走,太后听闻却道:

“急什么,就让她等着,她不是会举鼎吗,一会儿宴会上让她表演给哀家看。”

“母后,孟锦歌如今好歹成了英国公的儿媳,您就是看在英国公当年救驾的份上,也不能这样当众折辱她。”

太后低头呷了一口茶,一副不置可否的样子,“能博得哀家看一眼,那是她的福气。”

孟锦歌等了许久,也没人召唤她。

天色已经擦黑了,孟锦歌估算着时间,晚宴估计快要开始了,难道是等到宴会上再宣召她吗?那又何苦把她叫来这么早?

借着裙摆的遮掩,孟锦歌悄悄换了一个姿势继续站着,让两条酸疼的腿轮换着歇歇。

天边的云见黑了,是天黑了,还是要下雨了?

孟锦歌朝远处看了一会儿,突然察觉不对劲,天边的好像不是云。

这时殿外远远走来一队仪仗,身旁的宫人提点孟锦歌这是皇后来了。

孟锦歌跟着身旁的宫人得动作跪下,向皇后行礼。

孟锦歌匍匐在地上,并没看清皇后的容貌,明黄色的裙摆轻轻拂过孟锦歌前方的地面,一行人朝大殿内去了。

皇后这个时间过来,是来请太后赴宴的吧?

孟锦歌这样想着,再次看向远处。

天边的黑云连着地,面积又大了一些,孟锦歌揉揉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

这么看更不像云了。

这是,着火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4章 候驾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臣妻

咸鱼暗卫打工日常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书穿炮灰,闺蜜连夜为我改剧情
连载中佰万福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