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鱼服

太夫人含笑叫起,“这是宣宁侯府的姑娘?看着可真俊。”太夫人知道儿媳想给小孙子定下宣宁侯的女儿,她这个做婆婆的不打算插手小辈的婚事,只要姑娘品性过得去就行,门当户对也就成了。

看着白琼姐妹几人,太夫人微微颔首。儿媳的眼光还是不错的,这家姑娘的规矩看着是用心教过的。虽然对宣宁侯府没什么印象,但太夫人还是给足了崔氏面子。

这会子在内室的女眷,都是和惠国公府关系十分亲厚的人家。拜见过太夫人,惠国公夫人亲自出面,引着白琼几人一一拜见。

“这是益阳郡王妃……”

“王妃娘娘千岁……”

“这是定国公夫人……”

“夫人万福……”

这一圈儿拜见下来,白琼对惠国公府的交际圈有了大概了解。而这一群女眷之中,最特殊的还是柳阁老的儿媳,中书舍人柳垣之妻齐氏。

别看中书舍人只是五品,齐氏是柳氏长嫂,便是一众女眷之中品级最低,可也没有一个人敢小瞧她。因为柳阁老和惠国公府的关系,齐氏出门交际,都是被捧着的那一个。

眼下齐氏正托着白珩的手,笑眯眯地对惠国公夫人笑道,“瞧瞧这孩子,可真水灵儿。要不是我家宽哥儿还小,真想讨了这姑娘回家去。”齐氏性子爽朗,但也不是嘴上没把门儿的人。听了她这话,一众夫人微微侧目。

惠国公夫人笑着接话道,“你瞧这孩子不错,我更是喜欢,这可如何是好?”齐氏便是惠国公夫人找的托儿,借她的口,引出两家婚事。

在座的夫人哪一个不是人精?听了这话也只会心一笑。她们虽然都有意和惠国公府交好,但既然惠国公夫人已定了心思,那她们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而话题中心的白珩对此并没有太大反应,看着也更符合闺阁女儿的娇羞,只低头不语。

但白琼却知道,二姐姐这是不耐烦应酬,对着这些贵眷夫人也实无话好说,索性装出一副害羞的样子来。

崔氏给女儿定下这样一门婚事,未尝不是考虑到这一点。嫁给郑琚,夫妻二人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不必外出交际,不知省去多少麻烦。

坐在一旁的益阳郡王妃笑着对白琼招手,白琼不明就里,走到近前。益阳郡王妃仪表雍容,看着也只有三十出头的年纪。

益阳郡王妃拉着白琼的手,笑着说道,“听说前段日子康王妃召见过你?”能这样问白琼,益阳郡王妃想必已经有了答案。

白琼轻声应是,这个话无论怎么回,答案都只有一个。

益阳郡王妃面上笑意更盛,“康王妃很喜欢你呢……”郡王妃能这样说,不是她本人和康王妃很熟,那便是和宫里很熟。

这厢正在说话,那厢郑琚进到内室,对太夫人行礼。

“祖母,兄长说有一位贵客要来为您祝寿。”郑琚说得一本正经,引得一众女眷疑惑起来。贵客?能有多贵?

还不等太夫人问是哪一位,就见惠国公世子郑琪陪着一个穿锦袍的年轻人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惠国公等一众大员。

还不等白琼瞧清来人的面貌,就见身旁的益阳郡王妃立时起身,拉着白琼一齐跪倒在地,口称万岁。

原来是圣人微服出宫了……

惠国公太夫人出身宗室,与今上已是出了五服的关系。今年是太夫人整寿,宫里已经有所表示,正堂供着的那柄玉如意便是圣人亲赐。

只是连惠国公都没有想到,亲娘的寿宴竟会惊动圣人亲临,这对惠国公府而言,是极大的荣宠。

太夫人忙下座来便要跪拜,被圣人伸手拦住。“老夫人不必多礼,朕今日只为老夫人贺寿,不必叙君臣之礼。”话是这么说,满屋子的人除了圣人和惠国公太夫人,余者俱跪了下去。

天子白龙鱼服,连銮驾都没有摆,想来是真心想要微服来访。毕竟先前也没从宫里听到口风,说圣人将要亲临惠国公府的。

圣人这一手不仅打了惠国公府一个措手不及,连带着内室的一众勋贵女眷也是摸不着头脑。这要是私底下有个什么别的事儿,一准儿能扣上朋党的帽子。

白琼被益阳郡王妃拉着跪倒,起身的时候才有机会目睹天颜。

圣人很年轻,长相清俊,面容白皙,身上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质。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和圣人一比,只小圣人几岁的郑琚看着还像是个孩子。

圣人只待了两刻钟,便以不打扰太夫人过寿为由回宫去了。

等圣人走后,女眷们还在感慨太夫人不愧出身宗室,便是出了五服,圣人也是惦记的。

送走圣人后,惠国公夫人久久不见长子回来,便问同去相送,此时已在身前的小儿子,“可是陛下有事召你兄长过去?”

郑琚摇头,“兄长是去请他一位朋友了。”

崔氏目露疑惑,她方才听丫鬟回报,男客那边儿也是一个人不缺,眼下是丈夫正在陪着接待。长子年纪轻轻位列三品,能和他交上朋友的,也就那几家的公子而已。但能让小儿子用一个请字的,必非凡人。

郑琚显然对此人是知道的,他对母亲道,“冯公子是国子监的监生,人品才学非常出众,兄长很是倾慕,方才……”郑琚也是在国子监读过几日书的,对冯琦有所了解并不奇怪。然而话说一半,郑琚却又吞吞吐吐起来。

“怎么?可是有什么变故?”崔氏是了解长子的,知道他对才学好的读书人一向高看一眼。冯琦能得郑琪青睐,才学人品肯定是没得挑。

“兄长原是打算将冯公子举荐给圣人,却不想冯公子今日并未赴约。”郑琚心里犹豫片刻,还是决定把兄长卖个底儿掉。

惠国公夫人当即面色大变,“果有此事为何不早说?!”也幸亏周围没什么人,丫鬟们早就退到一旁,不然惠国公夫人难看的脸色必然会在丫鬟们之间传遍。

此时惠国公夫人心里百转千回,一时又想到圣人是不是早就知道此时,所以今日才会微服登门。要是冯琦真的赴约前来,那婆婆的寿辰还能不能过可就两说了。

自古帝王最忌讳的便是臣子结党,尤其当今圣人登基虽只有四年,却愈发乾纲独断。关键是人家皇上还都断对了,不是那种传统昏君。

先帝:点谁呢?

就算是再贤明的帝王,臣子如此行事,恐怕心里也会嘀咕,这到底是不是拿皇帝当猴儿耍?

郑琚连忙替兄长辩解,“冯公子没来,兄长自己便想通了,没在陛下面前提冯公子。”

崔氏这才没好气道,“便是那冯公子真有才学,他是国子监的监生,来年春闱入场一试,真假自然分明,何必你兄长殿前举荐?”又不是前朝那会儿,举荐这条路子早就被科举代替了。便是非正常出仕,也大多是赐官、荫官一类,权在圣人之手,岂容臣子置喙?

郑琚连连点头,“冯公子也是这样对兄长说的。”

若是在白琼前世,惠国公夫人大概会说儿子飘了,这样的事竟然也敢去想,当真是读书把脑子读坏了。

“既冯公子不愿以此出仕,那你兄长为何又去请?”这是崔氏最不明白的一点。人家既然已经言明,为何长子又去相请?

郑琚轻声道,“冯公子虽然人没来,但礼却是一早就送到门房了……”也就是说冯琦是来过了,但没进府……

崔氏这下是真的对冯琦的人品有了全新认知,寻常人有直面天颜的机会,只怕早就把自己拾掇干净了,就等着御前现眼。可冯琦偏偏不看重这个机会,却又准备了寿礼,可见其言行果然如一。

“冯公子的礼单何在?”崔氏印象中并没有这样一份礼单。

郑琚也觉得尴尬,声音愈发小了,“冯公子家贫,不晓得礼单为何物……”寿礼只有一件,手写的祝寿赋,放到礼单上未免显得寒碜。

崔氏叹一口气,复忙问道,“门房可有慢待冯公子?”单是冯琦心性,便让崔氏认可了长子这个朋友。又担心家下人仗着国公府的权势,不把寒门学子放在眼里,故而有此一问。

便是惠国公世子夫人治家严明,也难保家里下人仗势欺人。家业大了,这也是难免的。

郑琚见母亲面露急色,虽然不甚明白,但也忙道,“这倒没有,门房收下寿礼,冯公子便离开了。”若是冯琦真的才学出众,来日出人头地是迟早的事。若是在自家府上受辱,这日后如何,可就不好说了。

明白事情始末后,崔氏又恢复到昔日的从容淡定,“那确实该请来。”这都是长子日后的人脉,崔氏自然乐见其成。

看着尚且懵懂的幼子,崔氏忽然心疼起幼子,这孩子说轻了是年幼懵懂,说重了是不通世情。家里老太太还想着进宫给小孙子求个恩典,只是这份差事,就真的那么好当?

崔氏复又想起白珩,这孩子也是个不通世情的,若日后小儿子真的出仕为官,家里家外,可怎么打点交际?

一时间惠国公夫人犯起愁来。

郑琚瞧着母亲面色有些不好,急道,“娘可是身子不舒服?我这就去请太医来……”说着郑琚便要出去。

崔氏拉了一把小儿子,“娘没事儿,只是让你大哥的事儿给惊着了,缓缓就好。”崔氏毫不犹豫把锅甩给长子。

郑琚再三问过,又见崔氏面色真的好转过来,这才不提去请太医的话。

这时丫鬟近前道,“夫人,老太太那边叫摆戏呢。”崔氏颔首,又对郑琚道,“既你兄长未归,那你便先去陪客,你父亲一人支应不来。”

“我想陪着母亲和祖母听戏……”郑琚对崔氏露出一个讨好的笑来。

男客那边大多是勋贵文武,亦或者与郑琪交好的仕林学子,和郑琚实在没有共同语言。而郑琚本人确无交心之友,是以并不愿意往前面去。

崔氏点了点小儿子,“你呀,且替你兄长站班,待他回来你便过来。”得了许诺,郑琚乐淘淘往前面去了。

望着小儿子欢快的背影,崔氏只能在心里对自己道,既是这样,也免不了她们做父母的多为儿女操心罢了。回头还是得劝劝婆婆,便是不出仕,家里难道还会少孩子们饭吃不成?

只是崔氏眼下怎么也没想到,眼下抱着如此想法的她,会在日后怎样盼着幼子出仕。

戏摆在水榭,还未近前,戏台子上的戏音便透过回廊,显得格外有韵味。

崔氏到得水榭,便瞧见婆婆怀中左右各搂着一个宣宁侯府的女孩儿。这是在给自己作脸面,惠国公夫人对此一清二楚。

补了两千字~[亲亲][亲亲][亲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9章 鱼服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庶得其所
连载中风月白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