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女生轻声惊呼,虽然迅速捂住嘴,但眼睛却闪闪发光。几个同行的旅客也悄悄侧头看,像一圈小小的旋涡,正从某个不起眼的角落漾开来。
王瑛子正咬着吸管,顺着视线看过去,笑出了声:“你家那位是真藏不住。遮成这样都能被人一眼认出来,跑哪儿都被盯上。”
她转头看向刘奕羲,挑眉打趣:“你要是哪天真官宣了,热搜都不用预告的,直接预定包年套餐。”
刘奕羲轻轻呼出一口气,没说话,只抬手做了个“嘘”的手势,指尖点在唇边,神情看似镇定,眼神却忍不住带了点笑意。
她没有否认,也没有回应。但那一瞬,她眼底那一点藏不住的光,好像比机场顶上的灯还亮一点点。
贵宾候机厅内温度适宜,灯光柔和,几排布艺沙发将空间自然分隔开。祁祺刚坐下不久,舒凯便去取水,他则靠在椅背上,盯着手机屏幕犹豫了两秒,还是拨了那个熟记于心的号码。
电话很快接通,对面人声略显嘈杂,像是在候机区另一头。
“你在哪儿?”他语气温缓,刻意压低,“过来坐会儿吧,没人。”
那头停了半秒,传来刘奕羲轻轻的呼吸声,像在权衡什么。片刻后她笑了笑:“不了,我正准备拉瑛子去逛逛。”
祁祺挑了下眉:“你不是说困了?”
“逛一圈回来刚好登机。”她语气从容,却带着一点她自己都没察觉的轻快,“而且啊……”
她顿了一下,声音低了一些,却带着一丝笑意:“我可不想上热搜。”
祁祺没说话,只轻笑了一声,那笑意沿着指尖一直滑进手机壳里。
挂断电话时,他依旧看着屏幕,像还能听见她刚才那句略带调侃的“我可不想上热搜”。
而此时的刘奕羲,已经拉着王瑛子往机场书店方向走去。
王瑛子一边跟她说着行李太重不该带那么多衣服,一边低头回信息,步子却也没慢下来。
书店不大,摆设紧凑,暖色灯光照在书架边沿,像是一个暂时与现实隔离的静谧角落。
书店不大,灯光安静地落在一排排书架上,木质的地面踩上去没有声音。人不多,空气里是纸页和油墨混合着暖光的气息。
刘奕羲随手翻了几本新出的小说,又在散文区前停下脚步。她一向喜欢在旅行中读些文字不太浓烈的东西,就像走在异地的街头,需要的是一点轻柔的思想陪伴,而不是情绪洪水。
她的目光顺着一排排书脊掠过,最终停在一本淡灰色封面的书上。
就是一本旧版的《昨日的世界》——斯蒂芬·茨威格。
她几乎没有犹豫,伸手将它抽出来,书页微微一翘,像是在空气中轻轻叹了口气。
她曾在别处读过这位作家的短篇,但这本自传体散文集却一直没来得及细读。
她翻了几页,读到一行:“我曾经亲眼见证过一个世界的终结。”
指尖轻轻一顿,然后将它合上,抱在了怀里。
她每次旅行都会带书,或在出发前备好,或像这样,在机场偶遇——她习惯在异地时空中保持某种属于自己的阅读节律。
那是她认定的一种“与世界保持适当距离”的方式,不被节奏裹挟,也不彻底游离。
这次旅行也不例外。即使是一次偷偷出发、带着秘密的逃离,她也不打算例外。
“这本不错。”王瑛子从旁扫了一眼,笑着说,“一看你就是有备而来。”
刘奕羲轻轻一笑:“算是旅程里给自己的陪伴。”
她没有说出口的是,这本书可能也会被她在某个午后放在祁祺身边,一页一页翻着,两人一语不发,却沉默地走进彼此的阅读节奏里。
她知道,那样的时刻不会多,但有,就已经足够了。
飞机平稳升空,云层在窗外一层层铺展,像是世界专为逃离者编织的一张软白网。
刘奕羲靠在座椅上,戴上了耳机——是祁祺提前准备好的。
她戴上那副耳机的瞬间,便知道他是认真挑过的。耳罩贴合得刚刚好,音质温润干净,就连表面的金属质感也极其安静,没有一点招摇的意味,正是她会喜欢的样子。
耳机自动连接上一个命名为 “Read & Rest” 的播放列表。第一首是 《Where the Light Stays》,旋律温柔、干净,像一束轻柔的光停在午后书页上,悄无声息地晕开。节奏不快不慢,正适合看书、发呆、与旅途安静对话。
她忍不住弯了弯嘴角。这个人,怎么总是能提前想到她的节奏。
她翻开那本刚买下的《昨日的世界》,读得很慢,像在翻阅一个人的回忆录,而那些回忆正好与她的某些情绪轻轻重叠。
她正要将书翻过一页,手指一顿,不知为何回头看了一眼——
那一眼,正好撞上了他不动声色的注视。
祁祺靠在座椅里,眼神不语,却带着一点安静的笑意,像是等她回头已经很久了。
她轻轻笑了一下,像是什么都没发生,又像什么都已经发生。
下一秒,两人几乎同时低头,拿起手机。
片刻后,她收到一条消息:
祁祺:
“你看书的样子很好看。”
她没回,只是轻轻一笑,翻到一页,拿出手机,拍下一段文字发了过去。
刘奕羲:
“每一个幸福的时代,都是不自知的。”
——斯蒂芬·茨威格,《昨日的世界》
那一页她其实读了很久。这一句被编在某个章节开头,是译者特意加的引文。她不知道祁祺会不会注意到它的出处,但她知道他一定会懂她发这句话的意思。
几秒后,他发来回复:
祁祺:
“那我现在是不是很幸福?”
“因为我知道。”
刘奕羲轻轻摇了摇头,耳尖发热,又忍不住回了一句:
“这不是书里写的金句。”
“是你自己编的吧?”
祁祺立刻回:
“我在跟你谈一场脚注式的恋爱。”
“金句我交给你,我负责写注释。”
她失笑,眼角轻轻弯起。
这时他又发来一张照片,是他手上的那本《岛上书店》,封面有些旧,是旧版的中文版,他说他以前读了一半,这次终于想读完。
祁祺:
“它说:‘有些书你等对的人一起读,就读得完了。’”
“我现在明白这句话了。”
她没回消息,只轻轻抬起头,再次望向他那一排的方向。
祁祺没有看手机,他正坐在那儿,靠着舷窗,像安静地等着一场没有配乐的相遇。
她心里忽然安静下来,不再想热搜、不再想机场、不再想谁会不会看见——
她知道,他就在这里,
不是在耳机里,不在书里,
而是在她心跳和文字之间,
一页一页地,靠得越来越近。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