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上午一到办公室,筱洁就神采飞扬、步伐带风地冲进了茶水间——一副憋了一肚子爆点的样子。
“姐妹们,前线传回来了!我们祁老师已经通过安检啦!”
她神秘兮兮地打开手机,周围立刻围上一群热情满满的“橙子”同事,纷纷探头:“快快快,给我们看看!”
筱洁是“橙光小组”的成员之一,这是祁祺粉丝团里出了名的高效率追光小分队,专门负责第一手动态跟进。今天正好是祁祺出发前往法国的日子,橙光小组早早就在机场各处部署“橙哨”,连安检区外的快门声都被精确捕捉。
“这是他刚进安检的时候,帽子口罩都戴得好好,还是被认出来了。”筱洁一边滑着视频一边解说,语气里满是骄傲,“你们看这身打扮,简直机场最帅!”
照片、视频轮番播放,祁祺一身卡其色风衣,风格简约利落,行李箱干净整洁,整个人低调却难掩光芒。即便只是安静走过镜头,也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被人认出后,他还不忘礼貌地朝大家点头致意,声音不高,却温柔地提醒:“注意安全,别挤。“语气温和克制,毫无不耐。片刻后,在机场安保人员的护送下,他缓步走进了出关通道,背影沉静如一幅淡色剪影,渐渐融进人群尽头。
王瑛子正巧路过,听到熟悉的名字,也凑过来:“出国拍广告了?”
“是啊,听说是Aurevo全球系列的代言拍摄。”筱洁头也不抬,仍然沉浸在分享中。
坐在不远处的刘奕羲,原本在看文件,听到动静后也下意识抬起头。她没过去凑热闹,只是远远看了一眼人群中不断播放的视频。那短短几秒里,祁祺的背影从镜头中掠过——步履沉稳,安静从容,却像有某种隐形的力量,悄悄牵动了她的心弦。
一旁的王瑛子撑着下巴,忍不住嘟囔了一句:“难道没人觉得旁边的顾涵也很MAN吗?怎么就没人给他来点生图啊。”
筱洁一听,立马接梗:“顾涵确实也挺MAN的呀,王姐你要是真喜欢,可以自己开个粉丝团,自己当团长,我第一个给你点关注!”
办公室顿时笑成一团,连空气里都染上了些轻松的热闹。
飞机升空不久,祁祺连上了机上的 Wi-Fi,刚刚调好靠背,就点开了微信。
【在干嘛?】
几分钟后,刘奕羲回了消息:
【在看办公室里的橙子们为某人痴狂。】
紧接着,一段小视频发了过来。
画面里是一群年轻女孩围在一个电脑前,画面暂停在祁祺机场出关的照片上,女孩们七嘴八舌:
“这张也太帅了!”
“刚才那个慢镜头,简直是行走的电影帧啊!”
“天哪他刚才还朝我们这边笑了诶,救命!”
祁祺失笑,手指在屏幕上轻轻滑过,像是也能听见她那头的笑声。
他没有继续聊粉丝的事,反而发来一句:
【你什么时候吃午饭?】
【等瑛子呢,她刚开完会。】
【吃飞机餐了吗?希望这次不是烤鸡和橡皮土豆。】
祁祺看了刘奕羲发来的话忍不住笑了,发了张还算精致的牛肉套餐照回过去:
【今天运气不错,没有土豆,只有很努力想成为牛排的牛肉片。】
刘奕羲秒回了个“捂脸”的表情包,然后补了一句:
【记得多喝热水,别又咳嗽。】
祁祺盯着那句话看了几秒,唇角悄悄扬起:
【你不在,我会乖。】
对面安静了一会儿,像是在斟酌。随后,一个小表情发了过来——是一只猫,举着一面小旗,旗子上写着:“等你凯旋。”
祁祺靠在座椅里,盯着那张图看了好一会儿。
云层外,阳光静静洒落。他心底某个位置,也悄然亮起了光。
午休时间一到,刘奕羲刚收起手机,就准备和王瑛子一起去吃午饭。
结果还没走出多远,几个小姑娘已经围了上来,把她按在原地。
“刘老师你快看,这个慢镜头,是不是太帅了!”
“天哪这个笑,怎么可以这么温柔!”
“他回头那一下真的太杀了,我刚刚在会议室都快叫出声来了!”
她们七嘴八舌,一边放着剪辑好的短视频,一边把手机往她眼前凑。
刘奕羲还来不及反应,就被王瑛子一把拎起来,笑着说:
“她已经不需要看这些啦。”
“哎哟,为什么啊?”筱洁拖长了语调,眼神敏锐地在她们俩之间扫了一圈,忽然神秘兮兮地凑近,“奕羲老师是不是有男朋友啦?”
话音刚落,小姑娘们顿时炸开了锅:
“真的假的?”
“是谁?我们认识吗?”
“该不会是圈内的吧?你看咱们刘老师这几天笑得都不一样了!”
“没有没有。”刘奕羲赶紧摆手,连连解释,“没有男朋友,别乱说。”
她一边说着,一边推着王瑛子往门口走,像是怕再晚一步就真要被拉去做现场测谎。
王瑛子笑得几乎合不拢嘴,一边帮她挡人群一边回头调侃:
“你们真别猜了,再猜就要吓着人了。”
身后,小姑娘们仍意犹未尽地讨论着,而刘奕羲的背影,却像是逃离现场的风,轻快又带着点不动声色的甜。
王瑛子笑得像个看好戏的看客,一边走一边咕哝:
“要不是你拦着,我真想顺势帮你官宣了。”
刘奕羲用手肘轻轻顶了她一下,却掩不住眼角的笑意。
身后,办公室里依旧是一阵叽叽喳喳的八卦风暴,但她的心,却莫名地很安静。
为了避开祁祺的航班,骆嘉怡特地选择了当天下午稍晚些的班机。可她却比预定时间早到了机场许久,理由也很简单——她知道,前面那一场属于祁祺的“风暴”即将在登机口上演。
远远地站在贵宾候机厅的一侧,她静静看着那群人潮汹涌地簇拥着某个身影。闪光灯一闪一闪,有人高喊,有人追逐,而祁祺依旧从容,步履稳重,不快不慢地朝前走着。
这个男人,她看了很久。
不仅仅因为他的外形、名气,更因为他身上那种难得的“清醒”——在聚光灯下,却始终像站在光影之外;在无数人仰望时,却从未高高在上。
她第一次见祁祺,是在一次时尚界晚宴上。那天她原本情绪就不太好,却意外撞见前男友的现女友,明里暗里都要来找茬。正当她准备硬碰硬地回怼时,一个温声打断了两人的剑拔弩张。
“这边有点吵,我带你过去吧。”祁祺低声说着,把她从尴尬里解救了出来。
那时候他还远没有现在这般知名,她本以为他是趁机搭话,或者图点什么。可出人意料的是,那晚之后他再没有任何“示好”或刻意靠近。之后偶尔在活动中相遇,他也只是礼貌地点头、打招呼,再无更多。
那种分寸感,那种沉默的坚定,反倒让骆嘉怡对他产生了持续的兴趣。
而当他开始走红、演艺生涯一路上扬,她才真正开始“关注”他。不是为了回忆那场解围,而是从那个瞬间起,她就明白——他不是谁都能靠近的那种人。
她本以为,那样一场偶遇过后,自己会很快将他淡忘。
可偏偏,时间越久,那晚他站在自己身前、将她从尴尬中解救出来的画面,却越发清晰。
从那之后,她偶尔也会在采访、社交媒体或者业内交流中听到关于祁祺的消息——他低调、不炒作、敬业得像个“机器”,仿佛一直把所有的热情都投入到了角色里,从不为谁分出一寸心神。
他在不断走红,他的名字越来越响亮,他出演的角色一个比一个深入人心。可她却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
自己,仿佛从未真正进入过他的世界。
甚至连一个能被他记起的片段都没有。
可偏偏,他却在她心底,留下了印记——清晰而深刻,不曾褪色。
她像是踏入了一场没有邀约的旅程,明知道目的地遥不可及,却还是义无反顾。
这一回去法国,她告诉自己,不再只是旁观了。她想真正靠近,哪怕只是一点点。
飞机穿行在云层之间,机舱内灯光昏黄,大片安静中,只听见偶尔纸张翻动的细碎声。
祁祺坐在靠窗的位置,手边摊开的是这次法国拍摄的详细资料:日程安排、场地布置、分镜脚本,还有那位即将与他合作的法国摄影师——Pierre Laurent 的履历与风格分析。
签约仪式的流程他只扫了一眼,能说的场面话他早在心里过了一遍。真正让他停留许久的,是那一页页摄影师的作品风格——光影构图、人物捕捉的角度、色彩使用习惯。他一笔一笔地记下重点,眉头微皱,目光凝重。
Pierre 是业内赫赫有名的大师,作品极具个人风格,擅长以冷静的镜头语言勾勒人物情绪。而这种风格,祁祺清楚,需要演员在镜头前极具控制力,细微到一颦一笑都必须精准到位,否则就容易被拉开情绪的距离。
他没有丝毫怠慢。
在别人眼里,他是一个演什么像什么的演员;可只有他自己知道,哪怕是一场广告拍摄,他也从不愿敷衍。
这一周的拍摄行程被压得很紧,时差、天气、品牌要求、摄影师风格……都是要提前做足功课的变数。
祁祺揉了揉眉心,又翻回一页Pierre的采访稿,在对方关于“信任与默契决定画面灵魂”的表述上,划了一道淡淡的笔痕。
他向来如此——再光鲜的镁光灯下,也从不放过背后的打磨与准备。
他知道自己肩负的不仅仅是曝光率,还有品牌方掷重金背后对他的信任;更重要的是,那份对“演员”两个字的执念与尊重。
顾涵翻完最后一页资料,抬头看了他一眼。
“你从上飞机就没停过,休息一下吧。”他语气平稳,声音里却带着掩不住的关切,“你这次才刚从病床上下来,去了法国连时差都来不及倒,就直接上阵,这不是在拼,是在赌。”
祁祺没接话,只轻轻抿了口水,视线还停留在资料页上。顾涵见状,只得又开口:
“签约会上不用多说什么,该签的合同我都盯过一遍,流程也都走得很标准。你只要状态好,其余的我来。”
他顿了顿,语气缓了一些:“这次拍摄规格很高,媒体和品牌方都会有人到场,到时你要留些精神应对。不然等真正拍摄时才是体力上的硬仗。”
祁祺这才合上文件,靠进座椅里点了点头,眼神依旧清明,但动作却缓了下来。
“我知道了。”
窗外的云海仍在缓缓翻涌,飞机在高空中安静穿行。祁祺闭上眼,额前落下一缕鬓发。
他很累,也很清醒。他知道这一路还有得走,但也知道,有些心意已经悄然种下,正向着光的方向,一寸一寸生长。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