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准备

临近午时,街上行人往来不绝,安之若素。小镇还算安逸和谐,沿街摊贩多为女子,吆喝声此起彼伏,人人神色舒畅,不似作伪。风波止于大火,反贼似乎从未出现在这座小城中,如水滴入湖,面上涟漪渐消,祸患隐于无形。

齐微脚下不定,忽快忽慢,这里摸摸,那里瞧瞧,路过一只狗都要逗两下,她似乎一点不忧心面对碧龙帮的事,出门仿佛专为寻乐。

江为玉不紧不慢跟上,她去波斯时也走的临江县,对城中布局大致有数,隐约猜到齐微的头一个目的地,便任由对方窜来窜去,只专心走自己的路。

果然,拐过一个路口,远远望见一块影壁。齐微消停下来,快步走到影壁边上,背后朱漆红柱的大门颇为气派,门上匾额字体苍劲有力,书有“临江县署”四个大字。

江为玉很少踏进衙门。

虽说江湖人士多不屑于朝廷,可若是有门有派,哪个地方不归朝廷的衙门管?留心与衙门搞好关系是必然——新官上任必然主动相贺,逢年过节必然备些薄礼问候一声,这种事江为玉没少替青云派干。

有一层人情在,能免去许多麻烦。

说到底,江湖人再怎么自诩清高,也是吃五谷杂粮、用柴米油盐的俗人。

不过,这次跟着齐微的体验大不相同,算是教她体验了一把狐假虎威的感觉。

齐微掏出象征身份的令牌,男皂吏登时大惊,一人请她们入内,一人飞似的跑去叫人,仿佛真见了豺狼虎豹似的。等她二人步过仪门,县令已换好青袍官服,身后跟着绿袍的县丞、主簿,三人正仪相迎,礼数周全。

见门口皂吏是男人,齐微本有些不快,这厢见了眼前三人,她面色稍稍和缓,请县令单独相谈。

先前她总疑心有人暗中监视,如今确定西山有鬼,更觉临江县危机四伏,此番来县衙虽为添力,却拿不准县令是否可靠,便起了试探的心思。

她先与县令寒暄几句,见对方年纪不大,便问年岁多少,上任几年,可有什么难处云云。县令形容清瘦,气质文绉绉的,对问话一一老实作答,形态有些拘谨,看着不像心眼多的人,反倒有些呆愣愣。

齐微迫不及待转向正题,“临江县还算富饶,可有个碧龙帮在,差事也不好当,不知此处堂口的管事是谁?姚县令能否帮我引荐引荐。”

姚县令明显一愣,磕磕巴巴道:“这......下官鲜少与碧龙帮来往......多是井水不犯河水......下官不认识碧龙帮管事,恕难为大人引荐......”

直接打齐微一个措手不及。

她毫不遮掩惊异之色,接连问几句当地碧龙帮情况,可眼前人提及政论侃侃而谈,问上碧龙帮一问三不知。齐微一拍桌子起身,姚县令立刻躬身赔罪,诚惶诚恐道:“大人恕罪,的确是下官之过。”

朝廷近年注重县官的培养与考核,尤其是辖内存在江湖门派的县官,当地门派情况亦是考核内容之一,每年要按时上报,怎会有县官对辖内门派一无所知?可姚县令若真与碧龙帮交情不浅,也该正常为她介绍才是,装作不识,显然犯了失职之过,她若上报朝廷,轻则问责,重则罢官也不是不可能,脑子正常的人哪里会这样做。

思及至此,齐微平息火气,坐回去问道:“如此说来,西山有土匪你也不知?”

“土匪?”姚县令愣愣思索片刻,答道,“百姓从未提及西山有土匪,来往商贾从未报官说遭土匪劫掠,且西山是碧龙帮的产业,按说不会有人占据才是。”

倒不是个蠢材。齐微已打算回去参她一笔失职之过,但心中的怀疑也消了大半,“从县城去岿州调兵要多久?”

姚县令立刻答道:“一来一回,少说七天。”

齐微沉吟片刻,问道:“县衙目前能调派多少人手?”

姚县令说出一个数字,齐微估摸围了碧龙帮该够。

“我怀疑西山山匪与碧龙帮勾结,现下前去调查,需要你办好三件事。”

姚县令正色道:“大人吩咐。”

“一,立刻派人秘密前往岿州调兵;二,加强城门戒备,重点检查来往男子身上是否有军队刺青,或是比铜钱大的疤痕;三,组队于城中巡视,重点布防碧龙帮附近街道,等我发布信号,立刻围了碧龙帮。”

江为玉听到这里,大致猜到齐微意图。

照昨夜情景,南越人一句话便说动放人,可知山中出了乱子,却无人主事。

主事之人位于别处,命令大约多由书信安排,书信联系存在延迟,因此必然提前制定了既定规矩,其余人只需照章办事,才能维持这个小组织的内部运转。

当然,还要有一个应对突发状况的方案,才能如现在这般,立刻弃车保帅。

可弃车保帅后呢?

虽说不排除有其它据点,但山寨中少说有几百人,这几百人的衣食住行是个大问题,扎堆聚集也十分惹眼,若想最大限度地撤离,只能先四散开来,隐没于周围地域,找机会约定地点集合,再安排后续事宜。

如山寨般安全且能容纳上百人的地点,只能由主事之人安排,再想法子广而告之。

逃亡者如无根浮萍,自保才是头等大事,若要联系主事之人,首先需要一个安全的定点居所,加上快速传送消息的可靠途径,最后是足以于各县散布命令的财力与人手。

在临江县,最便于安排上述一切的,除了朝廷,只有碧龙帮。

打草惊蛇,又放跑南越人,齐微回去无法交差,此行去碧龙帮,是主打一个出其不意,趁山中人等待命令的功夫,前去碧龙帮寻找破绽,防止空手而归。

达到此行目的,齐微领着江为玉离开县衙,不再过多逗留。

“大人慢走。”

姚县令送齐微至大门口,态度端的毕恭毕敬,既没有给她安排车马,也没有找人领路的意思,明显是教她自己走过去。

平常人送客出门还知道客气一下,若换作迂腐点的官员,此时恐怕早斥责出声。

这大抵便是临江县政通人和,姚县令却多年来只是个县官的原因罢。

齐微也不喜人情世故,可为官多年,这样的人真是头一次碰见,那些虚礼无所谓,到底怎么敢一点不管碧龙帮?她止住脚步,语气中压不住讽刺之意,“我实在好奇,姚县令对碧龙帮之事为何如此失职?”

她话问得直接,姚县令明显有些难堪,犹豫片刻,说了实话,“不瞒大人,下官初到任时,的确与碧龙帮接触过几次,只是......”

齐微颔首,示意她说下去。

姚县令停顿两下,头低得更深,“下官不善人情,也不喜其做派......碧龙帮协助承运之务,更多与州府的大人协议......于是慢慢便不互相来往......好在碧龙帮一向安分,从未惹出祸端。”

这回的祸端算惹大发喽。齐微心想,能教反贼在眼皮子底下屯兵,这失职之过若较真起来,罢官估计都算轻。

“无论如何,一定做好我吩咐的事。”她能顺手帮点小忙,但最后结果如何,只看姚县令自己造化。

目送齐微身影消失,姚县令长舒一口气,抬手摸到颈后,果然是一手汗。

“大人,”主簿跟随她多年,忧心忡忡问道,“你这次不会又被贬官吧?”

姚县令苦笑道:“但愿只是贬官......”

能惊动镇抚司指挥使,又与碧龙帮牵扯,西山上定然不是寻常土匪。姚县令立刻想到最坏的结果——要么是敌国卧底,要么是逆贼谋反。

无论是哪一个,都是要命的事。

自己只是不想维护多余的人情,为何又摊上大事?兴许她当年该听老师的话,老老实实在翰林院修撰史书,而不是跑来淌地方官的浑水。

她叫上县丞主簿一并回屋,手写一份加急密信,吩咐主簿独自去城外买一匹快马,秘密前往岿州府调兵;等主簿离开,她命县丞以抓逃犯的名义张贴告示,表明近几日城中会加强戒备,并派人去城门口查出入男子身上的疤痕,又报出几个信得过的人名,命她们来见自己,安排巡逻队事宜。

这厢姚县令按部就班地落实好每一项工作,那厢县丞已拟好张贴的告示,命人公之于众,引得围观者议论纷纷。

临江县向来安稳,虽说算不上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可自打本任县官上任,多年未有大案发生,这般戒严也算稀奇。

人群中,有个腰跨短刀的女子,她身姿挺拔,面色肃然,一看便是江湖中人,周围人流涌动,却无人敢去挤她,于她身边自觉避让一尺。

女子抱胸而立,眉头微皱,盯着告示不知道思索什么。

半晌后,她扭头望一眼远处的西山,大火尚未扑灭,山顶升腾的烟雾绵延不绝,烟尘于空中四散开来,缓缓入侵城市,城中已隐隐能闻到草木燃烧的气味。

她转身向碧龙帮走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大秦剑公子

寻仙

偷香高手

洪荒:阅读圣王,提取神像镇狱劲

武侠之魔君花无缺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霜剑照寒宵
连载中妫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