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语录:北国点燃了一盏灯,洛城熄灭了一团火,亲情太过复杂。
“先生,内地来人了。”
“谁?”氤氲着脂粉香的纱帐内,一个有气无力的男子绵软地问。
“那个……”回话的人似很恨这个名字的主人,迟迟说不出口,最后只能狠狠地吐道:
“那个不男不女的叛徒。”
一听是他纱帐里的人立刻坐了起来。
“他说什么了?”
因为这个叛徒的密信,纱帐里的人急得赤足下地,匆匆掀开纱帐。
掀开纱帐的手虽白玉纤细,却是个约三四十岁的年纪的男子,身量极高却极瘦,脸却干净清爽,有一丝儒雅之气。
看着极文弱的一个人,却是大周东北的最高军事将领。
他有个十分美丽的雅号,京城群妓所赐——百花先生。
年轻时的他,作为皇后的弟弟,虽有闲散官职在身却四处寻花问柳,是京城有名的胭脂客。
御玺北伐战败后,他被姐姐逐出京城,前往大周因战败重新划定的东北防线。
所有人都看出了皇后这招棋局的用意,却忘了这也是招险棋。因为那是当时时最富争议地区。
停战条约笔墨未干,割让的土地上还住着父老乡亲。
嚣张的契丹人还不满足,时时便借着追逃汉人的名义,在边境对岸展开屠杀。
是打还是不打?是救还是不救?
这个烫手山芋让整个大周军界无人肯接。
所以面对这份调令,郭氏的朝堂全票通过,连一路的州府都纷纷放行。
其实恭顺亲王觉得若挑起战事,正好借契丹人的刀铲除这个皇后余孽。
若怯懦不战,致领土受损,正好弹劾问斩他。
可谁能想到,这么一个在京城混迹脂粉的柔弱公子哥,一去便以一场血战驯服了北**界,更是震慑契丹人从此裹足不前。
北国的边境从此不见契丹人,他们更是从此放弃追逃汉人,更让大周北部的边界成了真正的坚城。
百花先生从此坐稳了东北军界的第一把交椅。
甚至有传言连契丹太子都是他幕后挑选扶持的。
这么一位坐镇北国的军界的大佬居然在当夜便坐不住了,急急得唤来了儿子——沈芳。
“你的马准备的怎么样了?”
沈芳本是半梦半醒,一听父亲提到马儿,立刻醒了。
“回父亲的话,马儿已成。现在就用吗?可就算北边极寒,这会也已经化冻了,那马儿……”
他父亲朝跪着的他摆了摆手,“不急,但迟早是要用到的,你可不能懈怠。”
沈芳点头应了,却不见父亲下一步吩咐,便抬头看父亲,发现他已踱到到窗前,正向着无尽的黑夜远远眺望。
已至后半夜,窗外已经月朗星稀,北国烈烈的寒风呼呼的从窗户吹了进来。
沈芳急急起身,想去关窗户,却突然发现父亲看的是麟宣的方向。
他在担心皇城内的姐姐吗?麟宣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他顺着父亲的方向看了过去,黑夜里什么也看不清,唯有刺骨的夜风,不停的呜咽。
突然他觉得他看见了,他的机会来了。
北国仿若被人点燃了一盏灯,而洛州城里,仿若熄灭了一团火。
当宝灵和尚从胸口掏出那些书信时,静睿王扭曲的脸开始由死灰变得发黑。
他终于扔掉了匕首,站了起来。
“你这是什么意思,要污蔑孤。”
国师哼笑了一下,“王爷都没打开,便知道其中内容,果然是出自王爷之手。”
被人算计的静睿王变的更加恼羞成怒,“你居然诓我。”说完便以手做爪向宝灵抓去。
宝灵没有躲,而是一把抓住了他的手将其一把甩开道:
“你父亲百年后,这皇位自然是你的,为何这般迫不及待。”
被宝灵重重甩在地上的静睿王,头发散了,衣服也被扯得不成样子,有些红色玉兰花甚至还真沾了点血。
“他会传位于我吗?要是他看中我,早就顺了郭家的意,封我做太子了。”一边说,他恨恨得起身抹了抹弄皱了衣服。
“所以你联络各路军主,甚至买通礼部尚书的儿子,让他替你准备礼器,便于你登基之用。”
见他说得如此准确,静睿王突然觉得没有抵赖的必要。
他已经缓过神来,冷笑道:“国师,你知道我父亲还能活多久吗?”
一听这话,宝灵一惊,不敢置信地望着他。
“我父皇最多再活半个月。”
他看出宝灵那眼里的不信,继续道:“这是太医院首席的估算,可能还不足半月。”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呆住了。
“他自知时日不多,理应册立太子,或者召唤圣英回朝。但他却什么也没做。”
“陛下自有安排。”宝灵忿忿道。
“国师,你有没有想过,他这么做,是想把皇位传给恭顺亲王。或者换个说法,他支持不住了,他打算投降了,向郭氏投降了。”
宝灵沉默了。
这郭氏当年是北方大族,有钱有粮,是他当年给太祖拉来的最强支援。
当年甚至还是他劝服了太祖休了原配殷王妃,迎娶了郭氏女,为后。
谁能想到这个当年的地方豪强在战乱洗牌后已经默默坐到皇族的对面。
这些年他虽不在朝堂,但自从殷王妃的独子战胜了郭氏所出的恭顺亲王登上帝位后,这场权利的角逐变得越发剑拔弩张。
他听说双方都在御玺北伐时都亮出了刀子,可惜皇族棋差一着,致皇后一族几乎全军覆灭。
郭氏回京后甚至把皇后本人关入佛寺。
皇族是败了,但陛下真的要拱手交出皇位吗?
“所以你自作主张。”宝灵追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