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皇子带着礼部的官员一同登刘家的门下聘,可谓是给足了刘家的面子。
这也让刘尚书的心情好上了一些。
毫不夸张的说,自从自家的闺女在皇上的寿宴上上演了一处“求赐婚”的戏码后,刘家夫妇就没睡过一个好觉。
他们了解自家的孩子,问都不用问就知道所谓的“娴妃生前给了信物定下亲事”是假的,是他们的女儿为了不嫁给太子而编造出来的谎言。
至于这个谎言中的参与者还有谁,皇上和七皇子是事先知情配合着女儿做戏,还是也被女儿摆了一道,此事还有待考证。
虽然早已心知肚明,但刘氏夫妇还是在回家后第一时间就找来女儿询问此事。用刘夫人的话来说就是,如果娴妃真的在几年前就给了刘美灵信物,定下了这个儿媳,那么刘美灵不可能不向母亲吐露一个字,将此事满了这么久。
要知道三年前的刘美灵才十二、三岁,试问哪个如此年幼的女孩子,在被宫里的娘娘选做了儿媳后还能淡定的保守秘密,连自己的母亲都不告诉?
面对父母的质问,刘美灵毫不掩饰的全盘托出,待她将整件事说完后,气的刘尚书面红耳赤,他愤怒的指着女儿,几次忍不住差点动手,但终究还是对女儿的疼爱占了上风,没舍得下去手。
刘尚书舍不得打女儿,只能气的满房间溜达。
身为母亲的刘夫人却没这个顾及,二话不说就用力的拧着刘美灵的耳朵,任由她如何的喊疼求饶都不肯松手。
“刘美灵你真是长本事了,连自己的终身大事都敢撒谎骗人?而且还骗到了皇帝头上,你知不知道这件事一旦败露,那可是欺君之罪,你有几个脑袋敢骗皇上?你又有几条命敢骗婚骗到了皇子身上?”
刘夫人一边骂着一边用力的拧刘美灵的耳朵,恨铁不成钢的简直想要将这丫头的耳朵给整个拧下来,看她还敢不敢如此大胆。
刘美灵自知理亏,也不敢喊疼了,只能不停的认错道歉。
一时间三个人都能在房间里闹出鸡飞狗跳的阵仗,直到刘尚书气消了一些,思绪也渐渐清明了,才将女儿从夫人的手底下救出来。
“行了,既然皇上赐了婚,就表明他没有怀疑灵儿的话。娴妃已逝,这件事可以说是死无对证,咱们只能咬死了娴妃生前定下了婚事。好在皇上对娴妃的感情深厚,一定会竭尽所能成全娴妃生前的遗愿,自然不会质疑这桩婚事的真假了。”
刘尚书叹息着说道,也不知到底是在安慰谁。
刘夫人眼神担忧的望着丈夫,心里明镜似的知道,他发愁的根本不是什么欺君、什么骗婚,他发愁的是终究还是要将女儿嫁入皇室,刘家被迫还是要搅进皇室斗争的这滩浑水。
当初刘家敢忤逆宁家,连太子的亲事都敢拒绝,其原因不仅仅是太子这个人绝非良人,还因为刘家始终保持中立的态度,不愿参与到皇室之争中去。
他们不站队任何一方,只效忠于皇帝。
可若是他们的女儿嫁给了萧景晨,他们真的还能做到始终保持中立、不参与进任何的党羽中去吗?
如果他们夫妇事先知道女儿的小算盘,一定会想办法阻止,可事实没有如果,他们事先不知情,所以当事情发生的时候,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或许刘美灵就是算准儿父母的意思,才会在自己的终生大事上都敢瞒着父母,自作主张的。
刘尚书夫妇对萧景晨倒是很什么异议,可他们不能接受他的身份。
刘家不想参与到皇室成员的争斗中去了,可若是身为皇子的萧景晨成了他们的女婿,未来的发展还能由得他们吗?
就算刘家大义灭亲,真的铁了心不顾女儿和女婿的死活不肯战队,外人也不会相信吧。
何况刘家的人向来重视亲情,不管是刘尚书夫妇对女儿的舐犊之情,还是刘美灵哥嫂对妹妹的手足之情,都不允许他们放弃刘美灵。
刘尚书心情平静了一些后,拉着女儿的手,叹息着说道:“灵儿啊,你可知为什么我们要如此反对你嫁给太子?”
“知道,一是因为太子不是个好东西,二是因为刘家不想卷入皇室斗争中去。”刘美灵老实的回答道。
刘夫人嗔怪着瞪了女儿一眼,什么叫“太子不是个好东西”?虽说这是实话没错,但也不能堂而皇之的说出来啊?自己这个闺女是真的不懂什么叫祸从口出是吗?以后嫁入了皇室可如何是好?
“那你又了不了解七皇子的身世和你未来的处境?”刘尚书的眉头皱的更紧了,紧接着追问道。
刘美灵不出声了,犹豫了一下后,才死咬着嘴唇点了点头。
“孩子,你若真的嫁给了七皇子,你以后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你知道吗?”刘尚书说着说着,眼眶竟然红了。
这个兵部尚书年轻的时候也是在军营里历练过、在战场上厮杀过的,流血流汗不流泪的真汉子,可今日为了女儿的终生幸福,还是难免哽咽之态。
如果说萧景晨只是一个普通的皇子,刘尚书或许还没那么多的顾虑,想着最坏的结果无非是女婿不得志被皇室排挤,可他们刘家厉害啊,打不了接济他们小夫妻就好。
可那人偏偏是萧景晨,被宁皇后和宁贵妃害死了生母的萧景晨。
宫里为娴妃发的讣告是突然恶疾不治身亡,但在官场上厮混久了的,谁家心里不清楚娴妃就是被宁家姐妹害死的。
萧景晨身为人子,真的能坐视母亲枉死而选择隐忍吗?
如果娴妃只是一个没有背景的妃嫔,死了也就死了,这些年在宁氏姐妹的淫威下,后宫不知道死过多少无名无姓的女子,谁敢多说什么,谁又能多说什么?
可偏偏娴妃殷珍不是无足轻重的小卒,她可是幽州节度使的掌上明珠,是殷家的女儿。殷家不仅有实力有兵权,还是出了名的护短,听说殷珍从小到大都是父母和三个哥哥的心头肉。
殷珍被人在宫里害死,殷家岂会坐视不理?萧景晨身为殷珍留下的唯一的血脉,真的不会联合外祖一家为母亲讨回公道吗?
若殷家执意为殷珍报仇,甚至不惜谋反,那么萧景晨就是他们手中最好用的利器。皇子联合手握重兵的臣子谋逆反叛,大明江山的未来会落入谁的手中就出现了变数,日后那张龙椅上坐着的是宁家还是殷家,还真就不好说了。
所以刘尚书再得知要给他们做女婿的是萧景晨后,心底的担忧仍旧没有减少半分。太子继位是名正言顺,萧景晨若是争夺皇位那就叫以下犯上了。充其量也就是萧景晨做为男人,比那个号色成瘾的太子强上许多。
到时候岂不是连他们的女儿也要变成乱臣家眷?
那么刘家呢?是大义灭亲继续保持中立,对皇子之间的战争不闻不问;还是放弃一贯的原则,为了亲人而被迫战队?
只要一想到未来要面对的,刘尚书就一个头两个大。
做为事件的当事人、霍乱的始作俑者——刘美灵倒是很看得开,走一步算一步嘛,只要不嫁给太子,其他万事好商量。
何况父亲不知道而她无比清楚的,萧景晨背后还有柳笙这么一个异人,年纪轻轻却一身的本事,有了柳笙的帮助,她莫名多出了许多的自信,总觉得就算将来萧景晨起事失败,总能保住性命的。
刘美灵花言巧语的安抚了父母亲一夜,总算是哄着二老回房去休息了,至于能不能睡得着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她这一夜睡的很香。
这段时间,她先是经历了被逼婚后又离家出走,在家时害怕嫁给太子,在外面更是风餐露宿,几乎没睡过一个好觉。
好容易难题暂时解决了,脑子里那根紧绷的弦一松,疲惫感顿时就找上门来。
她一看到自己那张舒服的床铺和松软的被子,爱的跟什么似的,简单的洗漱过后就抱着被子去会周公了。
难为刘尚书夫妇为了女儿的婚事愁的一夜没合眼,刘美灵舒舒服服的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刚梳洗打扮完就被告知萧景晨带着礼部前来下聘礼,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皇子娶亲,下聘礼都是由礼部和内务府一手操办。有些情况下,为了显示对未来皇妃的重视,或者皇妃的出身好,前来下聘的就不仅有礼部和内务府的官员,还会挑选一位身份高贵的皇室宗亲担任主礼官。
通常来说,担任这个重任的多是王爷或者世子。
按照大明以往给皇妃下聘礼的阵仗,能派出一位王爷或者世子代劳已经算是相当给女方面子了,由皇子本人亲自上门下聘,这还是头一遭。
所以当刘尚书得知萧景晨也会跟着礼部的人一同来刘家下聘时,阴沉了一整夜的脸色总算是好看了些。
至少这表明,萧景晨对刘家和刘美灵给予了绝对的重视和诚意。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