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 1 章

崔氏历经几代依旧屹立不倒,出过多位宰相,是名副其实的北方贵族。我父亲虽是从四品,我母亲娘家却出过三代元老,我祖父曾任太子太傅兼任国子监祭酒,门生遍布各地,家族煊赫一时。我父亲也是因为这一点,想叫我去碰碰运气吧。

我幼时随着父亲在他祖父的生辰见过这位少年哥哥,那时他还不似花宴上这般附庸风雅,也不喜欢出席这种宴席,只是听说落榜了几次,性情大变,逐渐醉心于吟诗作对了。

我却很喜欢他这样子,也甘于平平淡淡的过日子。

“马踏春风蹄声去,燕剪百花芬芳来。”崔东焱模样俊朗,端着酒杯陈吟。

他不经意地朝我这边看,带着少年人的青涩与好奇。我遥遥一笑,摸着他的喜好接下了诗,“柳梢莺啼迟迟起,远乡牧童缓缓归”。

果然,崔东焱两只眼睛亮晶晶地望着我。

旁边的少年们许是知道我与他相亲的内情,毫不留情地调侃起来,他面皮一下子浮起红晕,只是一个劲地喝酒。

“姐姐,你听我的‘白鹭悠游青天外,少年纵马提酒回’,是否也还衬景?”

我一时怔住,在点点灯火中,林华瑜坐的离我有些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

崔东焱却有些发愣,他偷偷打量我的妹妹,目光是遮掩不住的惊艳与欣赏。

你瞧,我妹妹便是这样的人,她要永远站在别人的目光中,那样才叫赢家。

我的及笄礼盛大而隆重,豪门女眷悉数到场,远在长安的外祖母特地求了天家恩典,长公主亲赐了贵重的贺礼,为我盘发的是御史大夫的一等诰命夫人,为我传授妇德妇容的是以贞静贤德出名的刺史夫人。

可没过两天,边境发生叛乱,朝中人人自危。区区边关节度使拥兵自重,朝内大臣不仅没有重视,反而结党营私,相互倾轧,战火一直烧到邺城。

世道安稳时,到处花团锦簇,莺歌燕舞,文臣们气度不凡,挥斥方遒,到了打仗的时候,可用且可信任的武将们掰着手指也能算出来。

豪门勋贵人人自危,崔二却特地上门,告知我要去前线“镀金”。随他一起来的还有一个叫李鹤的门客,剑眉星目,十分打眼。

对,我第一次见到李鹤,他就是一个小小的门客,若说长相不凡,也就尔尔。

谁知道后面会发生那么多事呢?

崔东焱殷切地说:“华璋妹妹,我此去前线,还请姑娘莫要挂念。”

我知我与他保不齐要做夫妻,看他这样自寻死路,实在不忍,“刀剑无眼,崔二公子又何必急于一时,等局势明朗些,在做打算也不迟。”

“姐姐,人家崔公子是等着建功立业的,等尘埃落定了,再去抢功可就迟了。”不知何时,妹妹悄悄倚在门边,轻笑出声。

崔二眼前一亮:”正是,我年纪已经不小了,这样的时机千载难求,更何况比起其他勋贵子弟,我尚有几分拳脚,不如去前线碰碰运气,也不辱没我崔氏门楣。“

我摇摇头说:“要建立功勋,难道非要剑走偏锋,战事一起,西边的流寇,北边的难民,民生多哀,大丈夫何处不能建功立业?”

奈何崔东焱心意已定,想当“少年英雄”的心十分雀跃,我心中忐忑,却只能按下不提。

贵客上门,我父亲留崔二用饭,我也将此宴当做崔二的践行宴。可能是因为林华瑜的几句鼓励之语,崔二喝酒到兴起时也和笑谈几句,与我说的话却要少的多。他频频看顾林华瑜,倒叫父亲微微皱眉,不露声色地在妹妹与崔二之间打量,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我弟弟林华琅对刀枪棍剑很是感兴趣,听闻未来的姐夫要上战场,孺慕之情溢于言表。崔二指着李鹤在空地上展示了一套拳脚功夫,没想到这个区区门客不露山不显水,竟将虎形拳龙形掌打的行云流水,连我们这些外行人也直呼过瘾。

我暗叹崔氏卧虎藏龙,林华瑜一边鼓掌,一边轻声对我说道:“姐姐可是惋惜?”

“我不知妹妹说的何意?”

“崔二芝兰玉树,可惜勇猛有余,智谋不足,怪不得屡试不中,姐姐难道不可惜,他年纪轻轻,大好年华,却自寻死路?白瞎父亲殚精竭虑为你找的夫婿。”

我看着林华瑜蜜桃般明艳的脸庞,一时词穷。

等崔二和弟弟簇拥着李鹤走来,我才不轻不重地说:”国难当头,男儿岂能辞让,可杀人不眨眼的战场又何止一处?妹妹你也关心时政,难道不知当朝党派林立,臣强君弱,朝外克捐杂税,哀鸿遍野,需知真英雄未必佩剑。“

崔二只听得”真将军“那一句,眼里滑过几分黯然,李鹤习武,恐怕听得更多,微微朝我拱手。

林华瑜瞧也不瞧他们,只盯着我道:“姐姐心系天下,妹妹受教了。”

崔二投军后,崔家才将庚帖送来,父亲来问我的意见,我长吁短叹,原来那崔二的淡泊是假装出来的淡泊,罢了罢了,嫁谁不是嫁,好歹崔家家底深厚,我总不至于吃苦。我点头应是,父亲才替我应了婚事。

“姐姐真要嫁给崔二?”

“婚姻大事,难不成还是儿戏?”

林华瑜将我面前读的书本夺下,说道:“此人好大喜功,心性不定,连你喜欢的淡泊名利也并不符实,除了日薄西山的贵族名头,如何能与姐姐你相配万一。”

我无奈地咂咂嘴,说:“既是如此,你又为何总对崔二另眼相待,难道是张娘授意,我倒不知你竟将他看的这般低。”

她气急说道:“姐姐不用气我,崔二这人娘看得上,我可看不上,要不是——”

她急急停住,我已明白,她一贯喜欢抢出风头,尤其是在我面前。并不是真的喜欢,于“才女”名头,于“崔东焱”均如是。

战事更迭,战局千变万化,赢多输少,但凡是战争,最受累的便是百姓。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别说布衣百姓,就说那些小官商贾,也不得不举家南迁。我与父亲商量后,以林府的名义,捐钱于军粮,又广开粥铺,每日都祈祷战事快快结束。

林华瑜也并不闲着,赏花宴后她一战成名,名头一度传到长安,她笼络了一帮贵妇捐款捐物,又变卖了自己的字画,一时间林府嫡二小姐的声势无两。

我的闺蜜也捐了些黄金首饰,来见我时还有些不好意思,“你妹妹的手段可了得,我听说皇后还赞她巾帼不让须眉,颇有大义。”

我不以为意,说:“你们只管去,我妹妹虽有几分是为了博名,但于前线实打实的有利,她这个人有些沽名钓誉,但孰轻孰重还是分得清的。”

朝廷开拔军队,少不了要征兵纳税,一时间人仰马翻,可皇族勋贵们依旧歌舞升平,纵情声色。没过几日,天子屈驾洛阳,一方面是陪贵妃散心,另一方面则是避祸。

这下可把洛阳上上下下的官员忙的脚不沾地,父亲更是首当其冲,恨不得一人掰成八个人用。

张氏为我们定了华贵的首饰衣服,想到前几日城外的难民连稀粥都喝不到,我叹了口气,林华瑜却大大方方的试衣打扮,好似前几日为难民请愿的人不是她似的。

“姐姐,你为何这般看着我?”

丫鬟在她身后缳发,她扶着镜子左右打量,我从身后看着镜子里的妹妹,说句实话,她这一打扮,真是华光万千,只是现在年纪小,眉眼间还有几分稚气。

“我只是在想,昨天与妹妹年纪相仿的一个丫头,可惜战事一起,家道中落,被父母发卖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姐姐真是好心,不过人各有命,一个贱坯子也能拿来与我比?”林华瑜混不在意,又讥笑道:“我知道姐姐是怪我铺张浪费,可是姐姐,皇帝的銮驾就要到了,算上贵妃、亲王。仆从、侍卫,前前后后几千人,听说贵妃娘娘光刺绣的工匠就带了十余人,我们官宦小姐花的这些钱算个什么呀。”

我默然,她说的是对的,上仿下效,贵族奢靡,底下的不过是跟风,那一点点脂粉钱与朝廷庞大的开支比起来根本无足轻重。

林华瑜递给我一支孔雀羽凤钗,我没接,她就站起来亲自给我插在鬓发上,我惊觉她已经快要和我一般高了。

皇帝亲临洛阳,住所就设在崔氏洛阳宅院中,我们随着父亲得见天子真颜。

许是林华瑜一袭牡丹花裙衬的人比花娇,又或许她这几日为战事奔走的名声传到了长安。夜宴上,皇帝特意问道:”林二小姐久居深闺,怎么突然想起为前线捐款这件事来了呢?“

”陛下,我们姐妹二人自小受林家祖训,即使是女儿身,也当回报皇恩,区区钱款,如何能够与在前线的将士相比。若能为陛下分忧一二,小女万死莫辞。“

“好,好一个巾帼不让须眉,林爱卿很会养女儿啊。”皇帝年过四十,虽有疲态,却保养得当,我微微抬头,见一旁贵妃面色讳莫如深,我不禁心里揣摩着皇帝的用意。

妹妹趁热打铁,又献舞一曲。皇帝最爱风雅,也跟着轻轻合拍子,我与父亲对视一眼,彼此都是惊讶,没想到妹妹为了这一天准备如此充分。

我与妹妹都得到了许多赏赐,尤其是妹妹,皇帝还亲封她为“洛阳牡丹”——要知道贵妃娘娘当年的别号正是“长安牡丹”。

这可真是烈火烹油一般的荣誉。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春水摇摇晃

狩心游戏

婚后第二年

骄阳似我(下)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双姝记(精简版)
连载中提笔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