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第三日,雨势渐收,白天的日子又在喝茶吃肉里打发过去。
茶坞内除了与茶相关的物件,甚至连一本书册也无,枯燥得紧。连日的困守早将那份山居意趣消磨殆尽,顾奎已是归心似箭。
夜色初降,灶膛里燃着火光,将一个沉默的剪影投在地上。
谢攸背对着门,小心翼翼地从草木灰水中捞出已浸泡两个时辰的羊肠,手指轻巧地将肠衣内壁翻转出来,再缓缓套在事先备好的圆木棒上,随即从怀中摸出一把平口刀。
羊肠壁共分数层,需精准剔除内里黏膜与外部浆膜,独独留下中间的柔韧肌层。此举极考校手上功夫,力道重一分则恐将其刮破,轻一分又恐除不尽附着的杂质。
谢攸凝神执刀,只觉右手腕阵阵酸软,不禁暗悔,昨夜便该换左手来伺候才是。
他深吸一口气,而后屏住呼吸,万分谨慎地运起刀来。
制作羊肠衣,须得择取羊之盲肠。此肠一端是封闭的盲端,形同天然的套子。正因如此,一只羊身上仅能成此一衣,但凡有一丝破损,出现哪怕针尖大的孔洞,亦立时报废,绝无重来机会。
“长史!长史!”那厢睿王在房中突然高呼。
顾奎在隔壁闻声,心下一慌,当即疾步而出,推门便见朱承昌面色惶急地立在屋里。
“殿下,臣在此。”他快步上前,急声问道,“这是出了何事?”
“长史,平刀少了一把!”朱承昌将手中锦缎小包裹摊开,“你瞧,本有三把的平口刀,如今竟只剩两把!”
顾奎询问道:“殿下请细想,昨日可曾将刀带出过房间?”
“绝无可能!”朱承昌脱口否认,转瞬又有些不确定地顿了顿,语气愈发焦躁,“我……我也忘了!长史,你快些替我找寻!”
“殿下宽心,臣即刻便寻。”顾奎一面俯身环顾四周,一面沉稳道,“许是不慎从包中滑落,遗落在屋内某处角落了。请殿下稍安,容臣细细查找。”
良久,遍寻无果,朱承昌急得团团转:“怎会没有?定是掉在外面!真是太大意了!长史,快,快随我出去寻!”
“殿下,”顾奎见他方寸已乱,忙柔声劝慰,“我们这就一同去寻,必能找回,您切莫过于心急。”
“我的平口刀,我的平口刀!”远处睿王焦急烦躁的声音,隐隐约约地传了过来。
谢攸正专心致志,乍闻此言,实是做贼心虚,手腕一抖,刀子一滑,肠衣上登时划开一道裂口。他惊得瞪大了双眼,慌忙将羊肠从圆木棍上褪下,就着灶膛里跳跃的火光仔细一瞧——真是好长一道破口。
没了,他的幸福没了。谢攸懊丧得直薅自己头发。
这厢朱承昌与顾奎二人在外头搜寻一圈,想起先前曾在灶间雕刻过木件,便转而来此查找。谢攸觑准空当,悄然潜入睿王房中,将平口刀原样奉还。
回程经过裴泠门前,他在门口磨蹭了两步,还故意清咳一声。
门内寂然,并无回应。
谢攸心知不便久留,恐与折返的二人撞个正着,只得按下心思,快步离去。
屋内,裴泠正俯身探向床榻,指尖触及一片冰凉的濡湿。她蹙眉抬头,仔细检视上方屋顶,却并未寻见任何漏雨之处。
回到灶间后,谢攸便在摇曳的火光中开始等待。每一声门板轻响都让他屏息,直至夜半更深,人还是没来。
他一边揉着泛酸的手腕,一边若有所悟:果然不能一次喂太饱,得让她意犹未尽,方有下一回的想头啊。
*
翌日清晨,南京镇抚司衙门。
赵仲虎在值房内负手踱步,转了几圈,忽地顿住,铁掌“砰”一声击在案上,震得茶盏乱颤。
“你说说,你说说,这都四天了!雨也停了!孝陵卫那帮龟孙子是干什么吃的,这钟山是能吞人还是怎的?与陕西的崇山峻岭一比,不过是个弹丸土丘!就这么个巴掌大的地方,到现在还摸不着人?他们但凡用上半分心,早该找着了!真是一群饭桶!”
宋长庚当即抱拳,慨然请命:“既然孝陵卫如此不济事,何不将此重任交予我镇抚司?只要您一声令下,便是将钟山翻过来,我等也定将人找到!若不能成,我宋长庚提头来见!”
赵仲虎沉着脸又踅了几步,终是缓缓摇头:“没有王公公的命令,镇抚司轻动,干系重大。”
“赵指挥使!”宋长庚急道,“事急从权!只要把人平安找回,王公公奖赏还来不及,岂会怪罪?您若顾虑,我立刻去内守备厅面禀王公公!”
“你以为老子不想去吗!”赵仲虎豁然转身,调门拔高,“王公公若是安然无恙,岂能坐视殿下失踪至今?那日自钟山回来王公公便昏厥不醒,如今是何情况谁也不知!”
“报——!赵指挥使!”一名校尉飞奔而来,“桂公公派人传信,王公公召见!”
赵仲虎闻言,心头大石骤然落地:“太好了,王公公没事,有他老人家主持大局,搜山之事必能立即推进。”
“去,速速备马,本官即刻前往!”
*
被困第五日,天光终得放晴。
久候救援不至,裴泠决定出去勘察路径,见各处积水已退,确认可以下山。
在谢攸沉默的叹息声里,众人用罢午食便动身了。
虽激流退去,然而山路化为泥潭,每行一步,靴履便深陷泥淖,需费好大力气方能拔出。原本的山道也完全消失了,他们只得另辟陌生野径,于林莽间迂回绕行。如此一路艰难跋涉,待终于望见山下人烟时,天已擦黑。
这时,朱承昌却忽然驻足,一言不发地蹲坐在泥地里,不再前行。
裴泠回身见状,便道:“殿下,前方已是山脚,再坚持坚持。”
朱承昌抬头看她一眼,没有回应,转头问顾奎:“长史,我们在何处?”
顾奎弯下腰,和声道:“殿下,我们快下到山脚了,臣马上就能护送您回王府。”
朱承昌一边试图弹了弹衣袖上早已干涸的泥点,一边懊恼地抱怨:“终于能出去了,本王真是受够了!”
顾奎含笑宽慰:“殿下暂且忍耐,待回到王府,便换身干净衣裳。”
朱承昌叹口气,不再说什么,起身径自走了。
离钟山最近的入城口是紧邻后湖的太平门。那后湖因是贮藏天下黄册的禁地,关乎国本,历来戒备森严,百姓平日便少走此门,加之此刻夜幕低垂,官道上空无一人。
一行人满身污泥,终是抵达太平门下。
守门士兵辨认出来人,皆是惊愕,为首的把总急忙上前:“殿下!诸位大人!可算……可算寻着你们了!请容卑职等即刻护送殿下与各位大人回府!”
朱承昌一甩袖,斥道:“一群废物!本王要你们有何用?本王自己回府!”言讫,便带头进了城门。
守门把总僵立原地,不敢阻拦,只得惶然望向裴泠等人。
裴泠神色不变:“无妨,我等自会护送殿下回府,你速派人将消息禀报王公公。”
把总如蒙大赦,连忙躬身抱拳:“卑职遵命!”
四人正走在太平街上,朱承昌一眼瞥见街边有家绸缎庄,便止步对顾奎道:“长史,我想进去买身衣服。”
顾奎应声道好,两人一道走进店里,裴泠和谢攸便在门外等候。
“掌柜的,我家公子不慎污了衣袍,需置换一身,劳烦取几件合身的成衣来看看。”
掌柜见来人虽衣衫狼狈,但气度不凡,忙迎上前去:“这位公子爷见谅,小店主要经营的是各色布料,成衣虽也有几件,却都是展示用的女式大袖衫。您若要置办合身衣裳,往前走到里仁街拐角,倒是有好几家专做成衣的铺子,款式齐全,定能合您心意。”
朱承昌摆了摆手,道:“就取大袖衫来,我要试。”
“公子爷,”掌柜好心提醒,“这可是女子制式……”
“那又如何?”他声调陡沉。
顾奎压低嗓音,对朱承昌说:“殿下三思,王府离此处也不远,还是暂且先忍耐一下。”
“浑身黏腻不堪,我忍不了了,区区女装不过权宜之计,何须拘泥?”朱承昌转眸睨向掌柜,“还不快去。”
裴泠与谢攸立于绸缎庄门前,见朱承昌拿着那件莲红色大袖衫在身前略一比划,便转身进了更衣间。待他再出来时,脸上已漾开毫不掩饰的笑意,正低头整理着宽大的袖口。这副情状实在怪异。
恰在此时,两名妇人相携入店挑选布料,一眼便相中了他身上的颜色。其中一位忍不住上前,围着朱承昌细细端详:“嗳呀,这料子好,颜色也正!掌柜的,你家可有这种布料?”一边说着,手已不由自主地探上去摩挲那滑腻的缎面。
谁知朱承昌瞳孔骤缩,陡然尖叫一声,拍开那妇人的手,急急后退抵住墙:“别碰我!滚——!离我远点!我讨厌女人!我最讨厌女人!”
那俩妇人被他这副模样吓得惊叫,互相搀扯着跟踉跄跄逃出门去。
谢攸尚在错愕间,裴泠已箭步抢入店内。
只见朱承昌颓然跌坐于地,目光涣散,身形僵硬如石雕。顾奎半跪于侧,将他轻轻拢在怀中,掌心一下下抚过他微颤的脊背,声线放得又轻又缓:“殿下莫怕,她们已经走了,臣在这儿,没事了没事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7章 第 97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