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绎宣布要自己经营工作室后,第一个接到的电话来自小赵。
小赵申请从微笑传媒跳槽到绎工作室。
“绎哥,我和你工作习惯了,还是让我跟着你干吧。”小赵说。
“微姐放你走?”段绎问。
“她说你同意就行。”小赵说,然后故意放低声音,“你知道的,她也不放心你,我来帮你她踏实点。”
“行,来吧,赵助。”段绎说。
段绎和小赵在工作上一直很有默契,小赵细心又周全,还擅长沟通,能在很多事上帮到段绎。
搞定录音室装修、注册好工作室名字、开通完工作室专门账号和邮箱,段绎自己的小公司就算开起来了。
两个月后,他们决定扩大公司规模,招聘一位项目经理。
在社交平台发布信息后,工作室邮箱塞满了各种各样的简历,小赵每天筛简历就得筛一上午。
“连总也投了简历。”小赵说。
“我看看。”段绎走到小赵的电脑旁。
电脑界面上赫然是一张连澳的帅照,“这照片少说是二十年前拍的了。”段绎说。
往下划,教育背景:平城第三中学高中肄业,从业经历:组建灰河乐队、创办连星传媒,预期薪资:段总,签我,连星就归你了。
段绎笑了,说:“闲的。”
小赵意味深长地看着段绎上扬的嘴角,默默点点头,继续往下筛简历。
两周后,小赵把最后筛出来的二十份简历整理出来发给段绎。
段绎当时头很疼,没有点开来看,“你觉得可以就联系面试吧。”段绎回复。
他虽然基本恢复了,但那次受伤还是留下了严重后遗症,时不时手疼,头疼更是家常便饭,发作的时候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靠吃止疼药挨过去。
二十份简历里最后来参加面试的一共十八人,小赵把人分为两组,用两个下午的时间来面。
尽管小赵在前期已经尽量把那些看起来不像求职者的简历筛选掉了,但实际来到现场的面试者里还是有好几个一进来就要求合影和签名,连面试流程都不走。
第一天结束,两个人都长舒一口气。
“怎么样?”小赵问,“倒数第二个感觉还可以,挺有经验的。”
“一般吧,有点刻板。”段绎说。
“明天再看看。”小赵说。
“嗯。”段绎揉了揉手腕,猜测明天是个雨天。
没等到明天,段绎开车回去路上就下起了雨,是夏季台风来临的大暴雨。
雨刮器自动抬到最快,黑夜的雨幕里每辆车都闪着不清晰的红光白光,前路看不分明,车速都只有平时的一半。
段绎手疼了一夜,天快亮的时候才实在挨不住吃了两片止疼药,昏沉睡去。
第二天还是雨天,雨势时大时小,段绎一路开到公司都心绪不宁,不知道是没睡好还是天气问题。
这天稍微顺利一点,但小赵注意观察着段绎,发现面了四五个以后他就不太说话了,好像在忍耐什么。
第七位面试者出去的时候,小赵示意暂停一下,“怎么了?不舒服吗?”她问。
段绎勉强笑了下,摇摇头,说:“没事,还有两个,面完就好了。”
“你脸色不好,还是休息一下吧。”小赵很担心。
要是平时,段绎不会强撑,但今天不知道怎么回事,从醒来就有的那种不安如影随形,他上次有这种感觉,还是姜飏离开那天。
段绎很坚持,小赵也没办法,问清楚哪里不舒服以后给他找了两个暖手宝。
“再吃点止疼药吧。”小赵说。
“没到间隔时间,还不能吃。”段绎说。
第八位面试者敲响房门。
“请进。”小赵提高音量说。
姜飏推门进来,段绎抬头。
他们可能只对视了一秒,时间却被不断拉长,拉长到足够回忆一遍曾经相恋的时光,再品尝一轮中途的离别,最后在一瞬间缩短到这一秒。
姜飏回头动作很轻地把门关好,又停了两秒才转过身,坐到指定的位置。
“你叫什么名字?”小赵按照流程问。
“姜飏。”姜飏说。
“自我介绍一下吧。”小赵说。
姜飏深吸一口气,说:“我……”
“下这么大雨,没带伞吗?”段绎问。
姜飏身上带着外面的湿意,他的外套挂在椅背上,薄西装料往下滴着水,里面穿的黑衬衫有点皱,领口湿的地方黑色更明显。
姜飏愣了一下,说:“抱歉,没想到平城会下雨。”
“你是今天专门从外地赶过来的吗?”小赵问。
“对。”姜飏说。
“辛苦了,是从哪里过来的?”小赵问。
“加拿大。”姜飏说。
他接到赵欣宜的面试电话直接就订票了,没等到格林医生规定的时间,他已经不能再等了。
“你在那里读书吗?还是工作?我看你简历上没有提到出国经历。”小赵问。
姜飏能感觉到段绎在看他,他无意识地攥紧手指,说:“都不是,就去看看。”
小赵心里给姜飏默默减分,人生履历不清晰。
“你开过一个音乐酒吧?”小赵看着姜飏的简历问。
“对,就在平城。”姜飏说。
“你觉得在开酒吧这件事上,你遇到过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你又是怎么解决的?”
姜飏没想过这个问题,顿了很久才说:“困难是,发生了一些无法预测的事,导致酒吧只能暂停营业,解决,没有解决。”
小赵皱眉,继续减分,面对问题没有积极的处理方式。
“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小赵轻声问段绎。
段绎没有动作,小赵以为他累了不想说话,便直接说:“谢谢你,面试结束了,辛苦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