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长安旧梦

李府上下一片愁云惨淡。李子敬大人,这位曾在朝廷中以诗才著称、以医术闻名的太医署令,竟在自家园中不慎坠落,撒手人寰。那日正值初夏,李府后园的梨树刚刚结果,李子敬一如既往地去喂养他最宠爱的画眉鸟小可。谁知那调皮的小家伙突然振翅高飞,落在了梨树顶端。年过花甲的李子敬执意攀爬,不料枝干脆断,人随之坠落。...

他的妻子卢氏闻讯赶来,只见心爱的老伴躺在落英缤纷的草地上,眼中还闪烁着最后一丝光芒。子敬,她轻唤道,泪水模糊了视线,莫要丢下我一人啊。李子敬艰难地抬起手,拭去妻子脸上的泪珠,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说道:五十载同甘共苦,此生已无憾矣。来世若有缘,愿再与你共度春秋。话音未落,便溘然长逝。

卢氏悲痛欲绝,却仍强忍泪水,有条不紊地安排起身后事来。她坚持按照道家礼仪操办丧事,不允许任何人打着李子敬的旗号谋取私利。就连当朝宰相亲自前来吊唁,提出要在国子监为李子敬举行隆重的追悼会时,卢氏也婉言谢绝了。

先夫一生简朴,从不喜铺张浪费。她对宰相说,若是劳师动众,反倒有违他的心愿。不如让他安安静静地走完最后一程,岂不更好?

宰相闻言,不禁对这位刚强的妇人肃然起敬。他点了点头,说道:夫人高义,下官佩服。既如此,便依夫人之意。只是李大人一生著书立说,医术高明,若能将他的遗作结集出版,想必对后世大有裨益。

卢氏思忖片刻,同意了这个提议。她委托宰相安排人手,将李子敬生前的诗文、医案一一整理成册。其中不乏传世佳作,如《长安春日》、《清平调》等诗篇,以及关于针灸治疗风寒、调理脾胃的医学论著。

守灵期间,李府宾客络绎不绝。其中不乏当朝重臣、文坛名士。大家在厅堂中高谈阔论,或议论朝政,或品评诗文。卢氏则端坐在灵堂一侧,静静地接受吊唁。

就在这时,一位身着素缟的老者悄然而至。他向卢氏深深一揖,说道:夫人节哀。在下张望,与李大人相识五十余载,今日特来告别老友。

卢氏闻言一怔。她记得丈夫曾经提起过这个名字,说是少年时的挚友,后来因故失散,一直未能相见。没想到今日竟在这种场合重逢。

张望缓缓道来,原来他年轻时与李子敬共同学习医术,后来因为仕途分歧而分道扬镳。张望选择了云游四方,行医济世;而李子敬则入朝为官,虽然也没有放下医术,但终究是把更多精力放在了诗文创作上。

五十年了,张望叹息道,我一直在等待与他重逢的那天。没想到……说着,老泪纵横。

卢氏听罢,不禁也潸然泪下。她邀请张望留下来参加第二天的葬礼。然而,当晚华灯初上时,张望却悄然离去,只在案几上留下一首诗:

半世浮沉度,今朝泪眼迷。

曾期他日会,不料永诀离。

针术传身后,诗篇耀古今。

长安花落尽,唯有旧交思。

次日清晨,细雨霏霏。卢氏站在府门前,送别丈夫最后一程。她忽然看到人群中有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当年与李子敬有过一段情缘的青梅竹马,姓苏的小姐。

岁月虽然在苏小姐脸上留下了痕迹,但那双眼睛依旧明亮如昔。她向卢氏微微颔首,目光中充满歉意和哀伤。卢氏心中百感交集,却只是轻轻点了点头,算是回礼。

葬礼过后,卢氏开始整理丈夫的遗物。在书房的暗格里,她发现了一叠泛黄的信笺。那是李子敬年轻时与苏小姐的往来书信。卢氏犹豫再三,终究没有拆开。她将信笺小心地包好,命人送到了苏小姐府上。

随着时日流逝,长安城的繁华依旧。每逢花朝月夕,文人雅士仍会相聚吟诗作赋;茶肆里,还是那么热闹,人们品茗论道,谈古说今。偶尔也会有人提起李子敬,感叹他的诗才医术,惋惜他英年早逝。

卢氏则过起了相对清静的生活。她时常在后园里照料那株梨树,喂养画眉鸟小可。有时,她会坐在树下,翻阅丈夫的诗集,或是研习他留下的医书。偶尔,一阵清风拂过,她仿佛能听到丈夫在耳边轻声吟诵:

梨花朵朵开,画眉枝上来。

但得人长久,千金不易来。

在这个繁华似锦的盛唐,在这座帝王之都,卢氏就这样静静地生活着,守护着属于她和李子敬的回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他的暗卫

窃玉

小船三年又三年

重生之母仪天下

隔壁孟先生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送你纷飞的爱
连载中会飞翔的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