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善家》讲述了来自两个破碎家庭的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中小三位女性重新组建家庭的故事。
77岁的金惠子前辈饰演丧夫丧子的姜奶奶,47岁的贤贞前辈饰演姜奶奶的儿媳宋惠善,安素影则饰演被婆媳二人收养的女孩姜珍雅。
15年前,惠善的老公在通宵值班后疲劳驾驶撞上了一辆载着三口之家的小汽车。
惠善的老公和对方夫妻三个大人当场丧命,唯独被父母牢牢绑在儿童座椅上的幼童珍雅逃过了一劫。
这场车祸,让姜奶奶失去了独子,让惠善失去了丈夫,也让年仅5岁的珍雅成了孤儿。
小珍雅虽性命无碍,但在事故中因伤到了耳道和神经而失去了绝大部分听力。
俗语说“十聋九哑”,在幼儿时期严重致聋的患者几乎都会逐渐丢失说话能力,安素影饰演的姜珍雅就是这种情况。
“还在苦恼吗?”贤贞前辈走到读剧本的安素影身边,“刚刚的建议只是我的个人见解,你才是最了解珍雅这个角色的人,不要想太多,素影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演绎也可以的。”
“没有,不是的。”安素影摇摇头。“前辈说的是对的,这场戏的爆发点确实往后移效果会更好。”
贤贞前辈在20年前也曾是家喻户晓的“玉女掌门人”,她最著名的代表作《沙漏》在韩国影视剧的地位等同于国内的《还珠格格》和《新白娘子传奇》,是上到80岁下到18个月都能喊出她名字的国民演员。
虽然没有重量级的奖项傍身,但她的作品质量都非常高,是有着丰富经验的大前辈。
“素影呐,你是个有同理心的好孩子,但你没有真的吃过苦,所以不明白很多一直活在痛苦和劳累中的人,他们的忍耐力会非常好的。”
安素影点点头:“珍雅就是是个非常坚强的女孩。”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珍雅一定是非常擅长忍耐自己情绪的懂事小孩。
“我明白了,谢谢惠善欧妈~”
“哎一古,素影要真是我的女儿就好咯。”贤贞把素影搂进怀里。
“韩国小姐”出身的她比安素影个子要高上一些,两人从远处看真和亲母女差不多了。
说起来,贤贞前辈和安素影在外貌轮廓和气质上有些相似之处,尤其是两人站在一起,乍一看真有些母女相。
这也是当初选角时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剧中惠善和珍雅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两人之间的母女情并不比亲生的差,演员外貌上这层相似性也许能带给观众更多的代入感。
可能也是因为这一点,在业界里一直流传着暴脾气传说的贤贞,在剧组里对安素影却格外的温柔照顾。
她的过去也很坎坷,面对和自己女儿差不多大的安素影,一定也不由自主在她身上投射了不寻常的感情吧。
“这场戏虽然不好拍,但好在今天只有这一场戏,我们加油早点收工,让你回家好好过个生日。”
不说别的,还有很多孩子们依旧守在外面呢。
“男朋友呢?今天会出来吗?”
安素影摇摇头:“出不来。”
“啊,这样啊。”贤贞和安素影身后的助理英珠对视了一眼,“没关系,以后的生日还多着呢。”
安素影:“我也觉得没关系啦,反正还有很多人陪着我呢。”
不远处导演拍拍手扯着嗓子喊人:“清场了!准备清场了!演员过来就位!”
惠善家原本已经攒好了珍雅的大学学费,但姜奶奶突患重病,不光花光了全部积蓄,还和周围邻居借了一些钱。
像珍雅这种低收入家庭出身的小孩只能申请“收入比例助学贷款”,领到60%学费的资助金额。
姜奶奶每月还吃着医保外的进口药呢,珍雅剩下的40%又如何凑得上。
为了让珍雅可以顺利上大学,惠善再婚嫁给了邻街一个跛脚鳏夫。
对方是一个电路维修工人,收入还过得去,婚前也答应了惠善的条件,承诺会支付珍雅余下的大学费用。
珍雅顺利进入了大学校门,惠善也从原本的“惠善家”搬到“新郎家”去了。
综合性大学和珍雅小时候就读的聋哑人学校在教学方面有很大的不同,珍雅要付出同学们至少双倍的努力,才能跟上老师的授课进度。
即使这样,她还是找了一份便利店夜班兼职,只为了给家里减轻压力。
下了公交车,回家的路是一条长长的斜坡,安素影背着双肩包,一路上都在和见到的邻居们打招呼。
“这不是惠善家的女儿吗?放假回家了?”
珍雅虽然听不见,但读唇语的能力还不错,看着姨母的嘴唇就能理解五六成意思。
“今天没有课,所以回来看看。”
姨母看不懂珍雅的手语,只笑呵呵挥手放人让她赶紧回家。
“回去吧,你妈妈正好今天也回家了。”
珍雅准确的捕捉到了“你妈妈”的口型,和姨母挥了挥手拔腿就跑,从小跑惯了的陡坡对她来说如履平地。
惠善正穿着围裙蹲在逼仄的院子里洗床单,看见女儿笑着冲进来,她站起身脱掉手套迎上去。
抱着孩子拍了拍背,让她去屋里找奶奶吃水果。
惠善打着手语:“欧妈买了水果回来,你进去陪奶奶一起吃。”
珍雅摇摇头,卸下书包,要跟惠善一起干活。
母女两个一起拧干了床单,挂到麻绳上晾晒。
初秋的衣服轻薄,干活的时候惠善领口的扣子扯开了两颗,珍雅眼尖的看到了惠善颈边一抹紫痕。
惠善没防住女儿冷不丁的动作,衣服被拉开,肩膀和锁骨上的大片青紫也一起暴露了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