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前夕

第二天一早,林尘渊从客房出来,正巧碰上练武的姜辞正,那人挥枪的身段极稳,锐利的枪尖带着破风之势,将不远处的竹排齐齐斩下。

“姜兄好身手。”

姜辞正听到声音,诧异地转过头,习武之人对环境的感知极为敏锐,可他刚才却丝毫没有感受到林辞脩的到来。

“林先生过奖了,姜某这点皮毛功夫算不得什么。”姜辞正接过婢女递来的手帕,将自己拾缀干净,两人走到石桌前坐下,婢女们马上上前沏上茶水,摆开糕点。

“先生倒是不敢当,林某只是读过几年书,不成气候,如今只是带着舍弟进京游览一番,增添些文人雅致罢了。”林尘渊撇了撇茶盏里的浮沫,“可也倒是听说,这京城如今也算不得几分安宁,否则也不会前来叨扰将军。”

“林先生所言非虚,当朝这皇上......哎”姜辞正叹气。

“不成气候?”林尘渊瞥了他一眼,漫不经心道。

“先生这话可千万别往这外头说,虽然理确是这个理,但说出去还是要被砍头的。”

林尘渊笑了笑没说话。

“哎,这当朝皇帝算是将先帝打下来的江山败了个干净,身边的人啊,都盯着他身后的国库呢,前些日子听说,还杀了个文臣啊。”

“哦?有趣。”林尘渊放下茶盏,瓷石相击发出清脆的声响,“当年晋文帝下令文武不杀忠臣,不管罪行多大,都只是流放之刑,可到了儿子这边却破了例,啧,实在是有趣。”

“这哪只是有趣啊,先生可知,如今给皇上出主意的是谁?”

“谁啊,太后?”

“并不,皇上年幼之时确是太后垂帘听政,那时太皇太后母族摄政朝野专横跋扈,宦官之间明争暗斗,”姜辞正喝了口茶继续道,“太后为了稳固自身权力,让皇上下令杀了前任国师,自己不知从哪搬出了个年轻人任命国师。”

“新国师?”

“国师应颂。”

“我有一事不解,”林尘渊问道,“前朝历任国师只管凶吉礼乐祭祀,到他这边就直接上手干涉朝政了,二府三司[1]居然也没有弹劾他?”

“参了,没有用,皇帝反而让他们闭嘴,放权国师。”姜辞正痛心道。

“荒唐!”林尘渊嗤笑,心里却想着应颂这个人,他远离朝堂,对当朝政局所知甚少,可应颂这个名字,不知是否是错觉,他好像曾经听到过。

“姜兄,舍弟性子顽劣,还望您照看一二,我出门买些用具。”

“林先生放心,姜某必定不负嘱托。”

林尘渊留了信条给沈时节,出门便隐去了气息,直奔皇宫。

此时,议事堂内,文臣们正对国库收支争得焦头烂额,皇座上的那位脸上直白地写着“不耐烦”三个字,而国师应颂站在他的身边,脸上戴着银质面具,手中的羽扇不停摇着。

林尘渊隐去了气息,斜身靠在立柱旁,目光一错不错地盯着国师,像是有所感应似的,应颂转过头来看向林尘渊所在的地方,两人目光相接,却见应颂皱了皱眉,又转过头去。

“众爱卿,吵了半天吵出些什么解决办法了么?”

朝堂之上鸦雀无声。

“陛下,”应颂突然出声,“依臣之见,不如削减军费开支,如今西北战事将平,武将们私利雄厚,减少军费对打仗应是影响甚微,这样既能减少军费开支,又能压制武将专权,岂不两全其美?”

林尘渊听完,挑了挑眉,好一个“两全其美”的计划。

“皇上,万万不可,西北战事吃紧,如今更是到了紧要关头,军费是万万不可再少了!”

应颂嗤笑道:“兵农合一[2],先人能做到的事,为何我们做不到?”

“可如今战事吃紧,将士们又如何空出时间来耕种,况且粮食结果需要时间,怕是等不及啊!”

“是啊。”

“皇上三思啊!”

......

“够了!一天到晚只会说‘三思’,你们倒是提出实际的主意来啊!”皇帝终于发怒,“都听国师的,谁敢忤逆,斩首示众!还有,让姜家快些出兵,这么些天也该休整好了。”

啧,昏君!林尘渊心想,无能至极,无药可救。

[1]二府三司制是宋代为了削弱相权,加强君权的重要举措。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宰相只保留行政权,军政归枢密院,财政归“三司”,权力相互制衡。将政务、财政、监察等权分开,而大权则系於皇帝手中。故宋代实行“二府三司”之中央政制。

[2]兵农合一是中国古代兵民合一的军事组织制度所谓兵农合一,就是既当兵,又从事农业生产。例如:曹操的屯田制,隋的府兵制,金猛安谋克制,后金的八旗制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前夕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他的暗卫

窃玉

小船三年又三年

重生之母仪天下

我用人物面板伪装神棍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松山不见人
连载中镜明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