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科的实验室灯火通明,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因和电子元件加热的微弱焦糊味。林默站在数据恢复工程师身后,屏幕上是不断滚动的十六进制代码和进度条。那块从铜镜残骸中抢救出的微型芯片,正经历着最后的读取尝试。
“不行,物理损伤太严重了。”工程师最终叹了口气,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存储单元大面积烧毁,常规方法无法提取任何完整数据。”
林默的心沉了下去。这是目前最直接的物证线索。
“但是,”工程师话锋一转,手指在键盘上敲了几下,调出一个波形分析界面,“芯片的控制器部分相对完好,我们捕捉到了一些微弱的、规律性的电流脉冲信号残留。这很古怪,不像存储数据,更像是一种…定位信标或者触发反馈信号。”
“定位信标?”林默皱眉。
“对,一种被动式或半被动式的RFID变体?极其微型化。当它接收到特定频率的外部扫描信号时,就会反馈出这一段固定的电流脉冲,相当于在说‘我在这里’。”工程师解释道,“但这只是猜测,需要对应的读取设备才能验证。”
触发反馈?林默立刻想到了温室里的那个环境触发器。难道这镜子也是一个更大的触发系统的一部分?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震动,是小李打来的,语气急促而兴奋:“林队!你快来一下!记忆损伤病例的排查有重大发现!”
林默快步走向案情分析室。白板上已经贴上了几张新的照片和病历资料。
“林队,我们按你的要求排查了近五年的异常记忆损伤病例。”小李指着白板,“大部分都有明确的意外或疾病原因。但是,有三个非常特殊的案例,全部集中在三年前,也就是‘镜花’刚刚开始零星出现、你出事的那段时间。”
林默的目光扫过白板上的信息:
案例一:赵倩,女,二十八岁,原城南大学图书馆管理员。三年前清晨被发现昏厥在大学附近公园,苏醒后失去事发前七十二小时的所有记忆。身体检查无任何外伤或病变,脑部CT正常。心理评估显示有极度恐惧的残留情绪,但无法回忆起因。辞职后离开本市,下落不明。
案例二:钱强,男,三十五岁,自由记者。三年前声称要调查一个“大新闻”后失踪四十八小时,随后在郊区一家小旅馆被發現,意识恍惚,完全不记得失踪期间发生了什么。笔记本电脑硬盘被物理销毁。之后性格大变,放弃记者职业,变得沉默寡言。现居本市,开了一家小书店。
案例三:孙莉,女,三十一岁,原某生物科技公司(后被‘重圆生物’收购)初级研究员。三年前在公司实验室值夜班后昏迷,送医后苏醒,失去之前二十四小时记忆。公司内部调查称其为“工作压力导致的短暂性失忆”,并很快与之协商解雇。现为家庭主妇,居住在本市。
三个受害者,都是三年前,都是突发性、无明确原因的失忆,都发生在“重圆生物”崛起和陈渊活跃的时间段附近。
“更重要的是,”小李指着地图上的标记,“赵倩昏厥的公园、钱强被发现的旅馆、孙莉之前工作的实验室旧址,以及三年前你和刘队(牺牲的搭档)最后失去联系的那个废弃工厂……这四个地点,在地图上恰好能连成一个近乎完美的菱形!中心点指向——”小李的手指重重地落在城市地图的某个区域。
——“蓝洞实验室园区!”林默脱口而出,一股寒意瞬间窜遍全身。
这不是巧合!这是一个模式!一个以蓝洞园区为中心,进行的、范围覆盖城市的、针对特定目标的记忆操纵或消除实验!
自己和搭档三年前追查的案子,恐怕根本不是单纯的毒品交易,而是不小心撞破了这个恐怖实验的冰山一角!搭档因此牺牲,而自己……自己的失忆,恐怕也不是什么创伤后应激障碍,而是被对方有意识地“处理”过!
那个破碎的镜子纹身,含义再明白不过——被“碎镜”组织处理过记忆的人!
而“重圆”……他们想“重圆”什么?难道是想恢复被他们自己破坏的记忆?还是另有所图?
“钱强和孙莉还在本市?”林默立刻问,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
“对!钱强的书店就在西区,孙莉住在东城小区。”
“立刻安排人,便衣近距离保护,不,是监控起来!绝不能打草惊蛇!”林默命令道,“陈渊和他背后的人很可能也知道我们查到了这一步,他们可能会对这两个潜在的‘证据’灭口,或者……再次对他们做点什么!”
他几乎可以肯定,赵倩的“下落不明”绝非偶然。
“那面镜子里的芯片……是信标……”林默喃喃自语,一个新的、更可怕的猜想在他脑中形成,“如果这三个受害者体内……也被植入了类似的微型信标呢?”
所以对方才能如此精准地找到他们,进行“处理”?
“小李!立刻联系医院,安排对钱强和孙莉进行一次最全面的、非侵入式的身体扫描,找最好的放射科和神经科专家会诊,重点排查大脑海马体及周边区域是否有异常微金属物或植入体!找个合适的理由,绝不能让他们起疑!”
“是!”小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刻转身去安排。
林默独自站在白板前,看着那三个名字和中心点的蓝洞园区。
回声定位。
陈渊和“重圆生物”就像蝙蝠一样,发射出无形的信号(也许是那种特殊的光刺激,也许是某种电磁波),而这些被植入信标的人,就会像障碍物一样反馈回“回声”,被他们精准定位。
然后,进行“收割”或者“处理”。
他感觉自己终于触摸到了“碎镜”组织那冰冷而残酷的运作机制的一角。
而他自己,很可能也是其中一个曾经反馈过“回声”的定位点。
只是他侥幸活了下来,并且忘记了这一切。
现在,他要想办法,让这些“回声”开口说话,指认那只隐藏在黑暗中的“蝙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