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突厥来犯

宴会当晚,突厥始毕可汗率领十万大军,从牙账於都斤山出发南下,势如破竹,向雁门攻来,杨广接到消息后愤怒不已,当即摔碎了茶几上的玉龙盏,连忙遣人召集裴矩、苏威、司马德戡、王世充等人前来商议。

帝泽堂里,杨广坐在床边,双手支在大腿上,怒火直冲发梢。裴矩、苏威、司马德戡、王世充等重臣一并站在地上,脸上也都是焦急之色。

“这是早有预谋!专门趁朕北巡之际围困,还是在朕举行晚宴、无心防备之时,简直卑劣至极!朕平时对突厥好相待予,两不相犯,如今他竟攻城略地,如此狼心狗肺之徒,实不能忍!”杨广突然站起来,恨恨地骂道。

始毕可汗名为阿史那咄吉,是突厥大汗,其人志气雄杰,深弘有谋略。突厥在他的治理下日益昌盛,引起了杨广的忌惮,杨广派裴矩料理突厥事务,裴矩采取文帝时代长孙晟的离间之道,打压突厥,暗中扶植突厥内部其他部族的势力,然始毕可汗早已看穿其布局,连往日朝见都不理会了,还在边境多次搞小动作,搞得大隋北境局部纷争不断。这几年双方还维持着表面上的和气,并未发生大规模的冲突,这次大兵压境着实是大隋君臣所未曾预料的。

裴矩却略有些平静,沉稳地说道:“陛下,当务之急,是严守城池,万不能让突厥攻上城来,今晚之后,化解之事,再议不迟。依我之见,应当着立即部署全城城防,以护陛下。”

王世充立马毛遂自荐:“若陛下命臣主持城防,臣定当全力以赴,万死不辞!”说着,便稽首叩地,长跪不起。

司马德戡目露不屑,苏威和裴矩则是低头不语,而杨广听到他的话,内心微微安定了些,便问道:“你有什么计策,说来看看。”

王世充内心一喜,抬头道:“突厥此番是有备而来,其大军势如破竹,给我军反应的时间太短,如果我军分散精力统筹三十九城全力抗敌,一是来不及;二是一旦抗敌失败,大军兵临雁门郡下,而雁门又错失防御良机,恐怕得不偿失。依我之见,唯一之计,就是坚守城门不出!”

此话正合杨广心意,便道:“此计甚好,现就着你为主将,总领守城事务,务必要保住雁门郡,如护驾有功,朕另有重赏!”

王世充又连叩三下,心气凝聚丹田,振振有声:“末将定不辱使命,万死不辞!”

正如王世充所料,三十九座城池很快陷落,三天两夜后,只剩下雁门郡一座孤城。雁门守军虽坚壁不出,却也难抗如此迅猛的攻击,雁门竟隐隐有攻破之势。

杨广疲惫地瘫坐在龙椅上,他的精神已经劳累不堪,仅剩残存的意志还在求生。四下的群臣倒比他要冷静一些,即使突厥真的攻破雁门郡了,被活捉的也是皇族子弟,他们这些世袭罔替的贵族自是牵扯不到,所谓流水的皇帝,千年的贵族,便是如此。

正当众人一团乱麻之际,王世充开口道:“如今之计只能开城门与突厥力战,以吸引突厥兵力,待到激战之时,再由骑兵护送皇上从北门而去。”

杨广一听可以马上逃离这刀山火海之地,心中忽又燃起了希望,立即道:“就依你说的办!”

司马德戡反对道:“如今雁门郡内只有六万兵力,骑兵更是仅有五千,守住城池我们还算有余力,径直出兵,宛如主动送死,所谓牵制对方兵力不过是一句空谈;再说轻骑突进乃是突厥所擅长,到时若是牵制不成,对方轻骑向陛下而来,那又如何是好?陛下是天下之主,怎能轻易冒险?”

杨广闻言,也不禁冒出一头冷汗,他一时没了主意,一来他的确想要赶紧逃离这宛如火海般的雁门郡,二来确实又担心逃跑不成又在路上折了自己的性命。

王世充见杨广又有些犹豫,又赶紧回道:“出城迎战风险极大,但坚守不出,城内的粮食也只够吃一个月,若要破敌,怕是需要从外借力。”

他说到这里,停了下来,因虽是知道从外借力,但这力却不是嘴上说说就能办到的。

李渊一直在深深思索着,犹豫着要不要此时出言献策,一来若是在此次危机中他这个太原留守无所建树,怕杨广临时改命他人上任;二来他要是解了这次围困,又怕阳杨广觉得他能力太强,疑心他日后会反,给自己招致祸患。

李世民看出了父亲的犹豫不决,上前一步,作揖道:“臣李世民斗胆献上三策。”

此言一出,满座震惊。众人都望向李世民,心道这黄口小儿倒是敢口出狂言,正好想要看看李家父子的笑话呢。

杨广双眼一斜,显出几分凌厉之色,道:“你说。”

李世民不慌不忙,“这第一策,是昭告天下,取消对高句丽的远征,转为征讨突厥之患。”

这一句掷地有声,众人看着李世民,毫不掩饰自己的钦佩之色。东征高句丽之举,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是无不痛恨异常,却又敢怒不敢言,而这位十六岁的少年,却有勇气在皇帝面前直言让其昭告天下,放弃远征,不可谓不勇,不可谓不忠。

李世民继续道:“这第二策,是向天下公布重赏,鼓励军民争先抗击突厥人;这第三策,在各地征兵勤王,援军雁门。”少年的声音清朗有力,让嘈杂的大殿恢复了沉静。

李渊一面在心里为儿子的智慧竖起大拇指,一面又为自己的身家捏了一把汗。然而杨广并未发怒,而是干笑了两声,问道:“众爱卿以为如何?”

宇文化及道:“你这说的倒简单,我们在这里出都出不去,如何征兵勤王,又如何使他们知道你所说的这第一策和第二策?他知道杨广并不喜他人对东征高句丽之事有异议,只是今日之情形他不好发作而已,于是便驳了李世民一下。

宇文化及从未上过战场,也不爱读兵书,整日只道饮酒作乐,游猎豪赌。李世民打心底里瞧不起他,眼睛也不看他一下,对着杨广说道:“这倒不难,只要将圣旨刻于金书铁券之上,再插入圆木之中,将圆木投入汾河,沿水流而下,只能出城,只要投的够多,就一定有人发现。”

萧瑀上前说道:“臣以为此乃良策,望陛下恩准!”

裴矩、苏威等人也纷纷上前道:“臣附议。”

杨广看着齐齐低头请旨的臣子,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此时的他,丧失了权威,甚至丧失了惩戒群臣的权力,而只是一个必须遵循众人意愿的傀儡,十年来他殚精竭虑、雷厉风行,以铁腕之力驯服天下、驯服群臣,但在这旦夕之间,他才发现,所有的权威都可在一夜之间不复存在。

为了活命他也只能屈服,沉默良久,他终于道:“可。”

“儿臣也有一策。”一个清亮的女声响起,只见杨韵仪行了一个叉手礼,道:“义成公主在突厥内部颇有威望,若派使者前往突厥请义成公主劝说始毕可汗退兵,再以离间之计使得始毕可汗生疑,到时我方援军已到,两面夹击,他便可能自动退兵。”

义成公主为杨广之妹,始毕可汗之妻,突厥之可敦。可敦相当于中原的皇后,在突厥享有极大的权力,可主管内务、过问政事、襄佐大汗。义成公主少女时期便前往突厥和亲,嫁予始毕可汗之父启民可汗,因其无所出,没有孩子可继承大统,启民可汗死后,大隋又不肯放弃可敦之位,因此便沿习突厥父死子继的风俗,又嫁给启民可汗之长子始毕可汗,而义成公主本人,也欣然同意。但其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亲人也无从知晓了。

李世民在听到杨韵仪的计策之后,毫不避讳地看向她,眼中满是欣赏,她似是感觉到了李世民的目光,微微一笑。

苏威道:“公主聪颖无双,此计甚好,陛下可等援军到来之际,派使者出城,内外掩护,可得矣。”

杨广看着自己的女儿,有些欣慰,道:“好,援军到后再议。”

之后的几天,杨广亲自在城内慰问将士,并郑重宣布:守城有功者,没有爵位的直升六品、赐丝绸百匹;已有官爵的,也按标准升迁。并承诺,定不会失信于人。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时间麾下将士无不奋发踊跃,拼死护城。

李世民也是护城兵将中的一员,在东门担任旅帅一职,手下有一百个大头兵。他从小跟着李渊四处任职,剿匪平乱,所以对军队并不陌生,在组织和指挥作战中展现出了与年纪不相符的沉着与冷静。

东门是此次护城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艰险的区域。突厥军队疯狂地架起云梯向城墙上攀爬而来,只因始毕可汗下令先登上城墙的十人,每人赏赐百金,这些突厥士兵便不要命了似的硬闯,即使被铁刀砍断头颅手臂也在所不惜。

李世民却并不慌乱,他拿着酒壶仰头喝了一口,汩汩水流沿着他的下巴流了下来,在阳光下竟有种魅人的诱惑。他喝足了,便拧紧壶盖,擦了擦嘴,看着下面乌乌泱泱的突厥士兵,喊道:“众将士听令!自动变换队形,列为两队,前队持刀砍人,后队射箭阻人。记住,砍人必砍头,每砍一头便以头发系于城墙之上,按照砍下的头数,论功行赏!”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秋燥

风听过她的告白

嫁玉郎

今岁无忧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隋唐业
连载中洛川Sher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