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纪清舟终于迎来了她的及笄,公元212年11月7日,距离纪清舟的及笄还有两个星期。
全家人都喜气洋洋的为她布置及笄宴,陶婉也大着肚子一起帮忙,可是当天晚上纪铭礼和纪楚却被一封口谕连夜进宫。
纪清舟只觉不对,也连忙上马快马加鞭一路跑至宫门口,胜在陈氏对这个义女的喜爱,并没有被拦下,下马一路狂奔至御书房,进去跪下行礼“臣女参见皇上”
“免礼平身”
纪清舟退到一边,听着了一会儿大致明白,是突厥来犯,却听见陈氏下文
“朕命纪楚挂帅出征,纪铭礼为副将即日出征”
纪清舟闻言心里一紧,连忙出列跪下行礼“陛下不可”
“有何不可”陈氏虽被她质疑有些生气,但是也还是想听听她的意见。
纪楚自是察觉陈氏的不满,轻轻踢了踢她的腿,眼神疯狂暗示,她却置若罔闻一般,自顾自开口
“家父年事已高,已到知命之年,家母已到不惑之年,上有耄耋之年的祖母,下有未出世的孙儿,家中不可一日无主,恳请皇上换人出征”纪清舟重重将头磕下。
陈氏听后饶有兴致地看着她“哦?可是朝中武将大多数都已经被派去支援其他各地,你说说看你推荐谁”
纪清舟愣怔一瞬,沉默片刻“臣女自告奋勇,替父从军,臣女自幼随着家父练武,熟读各类兵法……”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打断了
“胡闹”陈氏觉得自己把语气放重了,语气放柔“舟儿,朕知道你不舍得你爹,可是自古哪有女人上战场的道理,你说文官还差不多,哪有女武官”
纪清舟抬起头直视陈氏,毫不畏惧,语气铿锵有力“自古有木兰替父从军,臣女如今只是效仿前辈罢了”她在赌,赌他会同意自己
“臣女愿替父从军,抵抗突厥”说罢又是重重一记磕头。
陈氏看着她,沉默许久才开口“罢了罢了,有其父必有其女啊,你就接替你爹副将的位置吧”
“谢陛下!”
纪铭礼,纪楚,纪清舟三人出来,纪铭礼看着她几次都欲言又止,最后只化作一句“平安归来”
“女儿领命”
第二日,天不亮,纪清舟脱下了大红色的戎装,换上了那已经快落灰的银甲,提上自己的红缨枪,骑上马,和纪楚带着10万大军离开了她从小生活的长安城。
刚出城纪清舟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这个从小到大生活的地方,踏上了这条守卫国家的路。
温柠见今日离下堂的时间已经过去一个时辰,平日里雷打不动都会来找自己的人,却没有见着她的踪迹,去纪府问了才知道纪清舟已经走了许久。
温柠跑到城门口,望着她远去的方向低声呢喃“纪清舟一定要平安凯旋”
公元216年开战已经四年,第三封捷报传回:纪副将只身火烧敌军腹地,烧毁粮仓,取得敌军首级,敌军大乱。
得知这个消息整个长安城都沸腾了起来,百姓们奔走相告,欢呼声响彻大街小巷。
纪府内,陶婉听闻消息,激动得热泪盈眶,她一手牵着已经三岁的小男孩纪云,一手紧紧拽着衣角,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清舟这孩子,真是好样的,一定要平安归来啊。”
纪铭礼和李敏脸上也满是欣慰与自豪,虽牵挂着纪清舟在前线的安危,可这捷报无疑是给他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而远在前线的纪清舟,却丝毫不敢懈怠。那夜,她孤身一人,趁着月色,悄悄潜入敌军腹地。
她凭借着女子的柔韧身材灵敏,巧妙地避开了一波又一波的巡逻队伍,凭借着对敌军营帐布局的提前打探,顺利摸到了敌军存放粮草的要害之处。
只见她拿出火折子,轻轻一吹,火苗蹿起,瞬间点燃了周围的干草堆。
火势借着风势,迅速蔓延开来,一时间,敌军营地火光冲天,喊叫声、慌乱声交织在一起。
敌军乱作一团,四处奔逃,自相践踏者不计其数。纪清舟趁此机会,又按照事先计划好的路线,找到了敌军主帅的营帐,欲取其首级。
她手持晓云剑,与敌军主帅的护卫们展开了殊死搏斗,那剑在她手中宛如灵蛇,剑花飞舞间,护卫们纷纷倒下。
可敌军主帅也并非泛泛之辈,几招下来,纪清舟身上也添了几道伤口,鲜血染红了衣衫。
但她目光坚定,毫无退缩之意,只因为她的身后是无数大晋百姓,自己苦练武功多年也只为了保护国家,保护自己想要保护的人。
招招狠厉,终于寻得破绽,一剑刺向敌军主帅,那主帅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倒了下去。
外面的纪楚里应外合,喊杀声漫天
纪清舟解决完主帅,看着四处火势正旺的营地,跑出去就看见在外面接应的纪楚,飞奔过去上马“撤!”
此后一个星期纪清舟本想借着敌军元气大伤趁机剿灭,却被纪楚拦截“诶,如若我们今日将他们彻底团灭,那么突厥就会立刻派兵援助攻城,前几个月的战斗已经使我们元气大伤,朝廷的援助还没有来,我们要先休养生息再做定论”
纪清舟年轻人心高气傲,但也不得不听从命令,却听见账外有人在喊自己
“纪副将,有你的信”
纪清舟本以为是自家老母的家书,出去接过,拿回自己的营帐拆开一看:
清舟慧鉴,你在边塞之事我已听闻,三年未见不知你过得怎样。每每念及你身处那刀光剑影、烽火连天之地,我这心就难得安稳,底下有我去寺庙给你求的平安福,你且带在身上。
我时常会想起往昔在长安城的日子,那些与你一同漫步街头,笑谈世间趣事的时光,是我如今最珍视的回忆。那时的你,无忧无虑,爱出风头爱逞强,哪曾想如今竟已成长为能独当一面,令敌军闻风丧胆的巾帼英雄。
你只身火烧敌军腹地,又勇取敌军首级之举,早已传遍了这长安城的大街小巷,众人皆对你赞不绝口,钦佩不已。
可是你身为副将不比得小时,应稳当行事,不要意气用事,凡事听从指挥。你虽英勇无双,但战场局势瞬息万变,保存实力、休养生息确为上策。你向来聪慧,想必也能明白其中道理,只是你那性子,怕是心里会有些不甘吧
我在这长安城,一切安好,无需挂念。只是每每年的花灯会身边都少了一人。家中伯母他们也都康健,只是牵挂你的心从未放下,时常念叨着你。
你在前线定要保重自己,切莫逞强,凡事多思量几分。我盼望着你能早日得胜归来,到那时,我们定要再好好相聚,我还要听你亲口讲讲那些战场上的传奇故事。
我还有四月就及笄,望你能凯旋参与,待你归来,我有一事想同你诉说。
纸短情长,千言万语难以尽述我心中所思所想,唯愿你平安顺遂,早日归来。
温柠敬上
纪清舟读完新,拿起桌上的平安福轻轻摩挲,仿若已经想到她长大的模样,四年的时间,温柠也已经快要及笄,而自己也马上19岁,即兴低声吟诗:
征戍四年岁月遥,
卿逢及笄我难朝。
塞寒怎抵相思痛,
念故怀卿梦几宵。
纪清舟将那平安福小心地贴身收好。
此后的日子里,纪清舟收起了往日的心高气傲,每次作战前都会仔细思量,听从纪楚的安排,与将士们齐心协力,稳扎稳打地应对着敌军的一次次挑衅。
闲暇之时,她便会拿出温柠的信,一遍又一遍地看着,那娟秀的字迹仿佛有魔力一般,总能让她在这塞外的苦寒之地感受到丝丝温暖,也让她愈发盼望着早日得胜归乡。
时光在战火与思念中缓缓流逝,朝廷的后续援助接连不断地抵达,军队的实力日益壮大。纪清舟看着日益充足的粮草、越发精良的兵器,还有那士气高昂的将士们,心中明白,归期已渐渐临近。
最后一次大战过后,突厥大败,主动求和,在返回途中,不知怎地,突如其来冒出一群黑衣人,其中一人直击纪清舟而来。
纪楚看见,飞扑过去“小心!”
纪清舟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就看见他被刺穿胸膛倒在了自己的面前,一怒之下将红缨枪狠狠刺向那人的胸膛。
慌忙下马跪在纪楚面前,小心翼翼地扶起他“阿兄…阿兄…阿兄!”
纪楚微微睁开眼,轻轻拭去纪清舟眼中的泪水“纪清舟,好好的活下去,照顾好…”话还没有说完手就垂落下去。
“阿兄…阿兄!”纪清舟拼命摇晃着他的身体“阿兄别死!你还有纪云!”却再也听见阿兄回应自己的声音。
“阿兄你醒醒你说好的回长安陪我斗蛐蛐,你怎么能食言呢”说到最后,早已化为无尽的哭声。
阿兄死了,最疼爱自己的阿兄为了救自己死在了自己的面前,死在了自己的怀里。
纪清舟抱着纪楚逐渐冰冷的身躯,泪如雨下,那哭声在这寂静的归途中显得格外悲戚,仿佛要将满心的悲痛和悔恨都宣泄出来。
身边的将士们也都红了眼眶,默默垂首,为这位英勇却不幸逝去的将领哀伤。
却突然传出一道声音“副将,是突厥人”
纪清舟根本没有办法接受阿兄逝世的消息,跪在地上一动不动“找个最近的城镇,买个馆钵回长安”
许久之后,纪清舟才缓缓起身,泪水早已流不出。
她只能强忍着悲痛,带着纪楚的遗体,继续踏上归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