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瑶微微一笑,她这不过是为了省事,想个偷懒的办法,随便画上两笔罢了。
若是细细画起来,能比这个好千倍万倍。
至于拜师么,她也没有正经拜师学过,不过闲暇时,跟在娘亲身后练练笔罢了。
“胡乱画的,送与你大哥做生辰礼,你看怎样?”
裴淑娴低头来回打量了几眼,“大嫂,光画画还不够,你还要在上面题两行字作诗,送给大哥,表露心意。”
那些在画作题字的事,苏云瑶懒得再写,照她说,就这样送出去,不要压过宋婉柔的礼物就够了。
“妹妹,你别为难我了,写诗我可不会。”苏云瑶笑道。
裴淑娴若有所思地摇了摇团扇,大嫂不会没有关系,她势必要帮她一回,非得远远超过那宋姨娘不可!
“大嫂,剩下的,我来吧,等我帮你把画装裱好了,便直接送给大哥。”
妹妹愿意这样帮忙,正合苏云瑶的心意,这事拜托给她,很快便被她抛到了脑后。
时光飞逝,十多天一晃而过,转眼到了重阳节这一天。
还未到五更时分,月华院便亮起了灯,宋婉柔一早便开始梳妆挽发,装扮妥当。
她穿了身淡雅的襦裙,外披一件轻薄的云纱,腰间系着藕色丝绦,行走间丝绦随风轻摇,如弱柳扶风,姿态柔美。
静思院的护院还未上值,她已推开院门,走了进来。
晨光熹微,裴秉安早已照常起床习武。
庭院中的古槐下,他手中长刀不断翻飞起落,动作间步伐沉稳有力,刀影倏然闪过时,似将空气劈开一般,震得槐叶纷纷飘落而下,一招一式尽显刚猛之姿。
“夫君。”
裴秉安循声望去,坚毅沉冷的神色不见变化,只是在视线掠过她的时候,下意识往院门处看了一眼。
“天色尚早,为何不多睡一会儿?”
他转过身来,劲挺长指握紧刀柄,挽了个利落的刀花,收回刀锋余势,将刀嵌入刀鞘中。
“夫君忘了吗?今天是你的生辰。”
宋婉柔仰首看着他。
他刚练过武,额上挂着一层薄汗,她便将袖中的手帕拿出来,踮起脚来,想要为他擦一擦汗。
裴秉安却下意识抬臂一挡,道:“不用了,我自己来。”
宋婉柔尴尬地捏了捏手中的绣帕,裴秉安恍然不觉,只是抬袖擦了擦额角,道:“婉柔,我的生辰,一向都是简简单单地过,苏氏给我煮碗长寿面就够了。”
宋婉柔垂眸不语了一会儿,再抬头时,眼眸中蓄了点点清泪。
“现在我也是夫君的娘子,难道只许姐姐给夫君煮长寿面,就不许我为夫君庆生吗?”
裴秉安沉默片刻,道:“抱歉,是我失言了。”
宋婉柔抿了抿唇,不由垂眸一笑。
月华院有小厨房,她亲手煮了一碗面。
热气腾腾的鸡汤面,面条根根柔韧分明,青红菜蔬罗列,上面还卧了个白嫩的荷包蛋。
这碗令人食欲大开的汤面送到眼前的时候,裴秉安拧眉看着,突地想起苏氏曾为他煮的长寿面。
她煮的面,不是这样的做法,只一根长面放入沸水中煮熟,捞出后佐以细盐清油,尝之却令人难忘。
“夫君,快吃吧。”宋婉柔催促道。
裴秉安默然深吸一口气,提筷吃了起来。
看着一碗面快见了底,宋婉柔弯唇笑了笑,从袖间拿出一枚精致的香囊来。
香囊有着靛青色的底,绣着鸳鸯戏水的图案,针脚细腻绵密,一看便是她一针一线用心绣制的。
“夫君,送给你的生辰礼。”她温柔笑道。
裴秉安一向不喜欢佩戴这种东西,可瞧见她笑意盈盈的模样,欲言又止了片刻,任她挂在了他的腰封上。
回到静思院,他沉默端坐了许久,偶尔抬眸向房外看去,却不见有人走进这座院子。
从日头西斜,到落日熔金,都没看见苏氏的影子。
直到暮色四合时,院里突然响起轻快的脚步声。
他默然舒了口气,立刻拂袖起身,却见进来的,不是苏氏,而是妹妹裴淑娴。
“大哥,送你的生辰礼。”
裴淑娴摇着团扇走近了,将一卷画轴放在桌子上,只是视线扫过他身上佩戴着的香囊,突然冷笑了一声。
“大哥,这是宋姨娘送你的?”
她开口闭口宋姨娘的称呼,让裴秉安不悦地拧起眉头。
“莫要这样无礼,唤婉柔嫂子。”
裴淑娴噘嘴哼了一声,横插一脚破坏别人感情的女人,算她哪门子正经嫂子。
“这是大嫂送你的生辰礼。”裴淑娴拿扇柄点了点画轴,不想与他多说,便带着丫鬟走了。
妹妹贸然进来又不高兴地离开,裴秉安并不在意。
只是看到苏氏送与他的那幅画,他平直的唇角难以察觉地勾起。
展开画卷,是一幅群山秋月图。
作画之人寥寥几笔,勾勒出千里皓月之景。
画作之中,圆月悬空,月光清冽皎洁,连绵起伏的青山横亘东西,笔法干练简洁,气势恢宏洒脱,韵味悠长,意境深远。
旁边还题着几行字。
秉烛望月夜难眠,孤影对窗泪未干。
安弦只忆情深时,唯盼与君共白首。-注1
裴秉安拧眉思索片刻。
题诗可见哀怨之愁绪,与画作似乎并不相衬。
只是这种思绪很快在脑中闪过,那诗中的白首二字,令他微微动容。
苏氏是他的贤妻,他们自该生同衾,死同穴,携手共伴一生,直至白首之时。
他建功立业,光耀裴家,孝顺长辈,忠君爱国的同时,也会封妻荫子,庇护好他的妻儿。
苏氏既已送来了生辰礼,足见贤妻深藏心底的爱意,虽还未到该去她院里的时辰,但今日是个例外,不必如此恪守规矩。
裴秉安拂袖起身,阔步向紫薇院走去。
到了紫薇院,院中却不见她的影子,她的丫鬟青杏道:“将军,大奶奶出府去了,还没回来。”
裴秉安略一颔首。
无妨,他等她便是。
他信步去了她的卧房。
她的卧房与正房次间以珠帘相隔,掀帘而入,翠珠叮咚悦耳。
屋内,一尊四足青铜香炉立在妆奁台旁,炉中细香袅袅,香气清幽弥漫,闻之令人神清气爽。
妆奁台上,立着雕花菱形铜镜,是她常对镜梳妆之用。
只是铜镜之旁,放着本蓝色封皮的小册子,上写札记二字,十分陌生,未曾见过。
裴秉安视线微微凝住,大步走了过去。
~~~
下一章打算入V啦,清心寡欲古板严肃狗男人破防,开启漫漫追妻路~~~
注1-化用古诗词
~~~
下一本,《高嫁公府》打滚求收藏,文案如下~~~
国公府嫡长孙贺晋远未及弱冠高中状元,天之骄子前途无量,可一朝意外双目失明,还顶了个“克妻”的名头。
婚事无法再拖时,定下了七品小官姜家的女儿。
姜家嫡女姜忆安自小在乡下老家杀猪卖肉,大字不识几个,十八岁还没定亲。
国公府的“馅饼”落到了她头上。
将要高嫁,她拎着杀猪刀翘着二郎腿坐在堂内,“笑吟吟”与亲爹继母敲定了嫁妆。
成亲当晚,男人黑色缎带覆着双眸,神色沉郁没打算圆房。
“贺某命格强硬不宜娶妻,连累姑娘实在抱歉。若姑娘同意,三年为期,届时和离,我会给你补偿。”
姜忆安看着他灿然一笑。
什么不宜娶妻?成婚了就是她的夫君,她命硬,克不死!
洞房花烛夜,她现学现用春宫册,上榻压着他圆了房。
~~~
国公府人丁兴旺关系复杂,虽为长房儿媳,江夫人却受了不少婆母、妯娌与世子丈夫的气。
儿子意外失明,她拖着病体吃斋念佛求神保佑,背地里不知哭了多少回。
好不容易熬到儿子顺利娶了妻,可儿媳竟然提着一把寒光闪闪的杀猪刀嫁进了门!
有这样凶悍的儿媳,以后儿子还能有什么好日子过?
江夫人躲在房里偷偷掉泪,泪水往肚里咽。
~~~
人人都以为那国公府嫡长孙瞎了双眼,仕途断绝、袭爵无望,又娶了个乡野长大的小官之女,这辈子只能这样了。
可成婚三年,贺晋远朝堂辅政、战场驱敌,升官进爵,功绩斐然,至于坏了的双眼,早就恢复正常。
而那一向谨小慎微性子软弱的江夫人,腰杆挺直,容光焕发,病弱的身体彻底好转,妯娌们对她毕恭毕敬,还深受国公爷器重!
儿子声名赫赫,公府井井有条,人人都夸她命好会管家。
但只有江夫人心里清楚,没有她拎着杀猪刀嫁进门的儿媳,就没有这一天!
~~~
小剧场:
三年后的某天,书房中,贺晋远负手在一旁指点,姜忆安第三次提笔写下的名字依然歪歪扭扭。
她耐心耗尽一拍桌子起身,提起杀猪刀打算回老家去。
“我习惯了提刀杀猪,不爱写字,辜负贺大人的期望了,你以前不说三年后和离还给我补偿吗?现在给我吧。”
在外人面前喜怒不形于色的端方男人气红了脸,俯身将她拥入怀中,手把手教她握紧了笔,用最温和的声音说:“是我教的不对,我们再练一次。”
顿了顿,看着怀里人气鼓鼓的脸颊,他又道:“是我的错,今晚罚我用心习春宫册,榻上三次。”
有勇有谋.直球小太阳*君子端方.沉郁大冰山
备注:
1.架空
2.先婚后爱,家长里短,甜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第 21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