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嗒——”
角落一声轻响,小心行走在廊道上的老管家浑身皮肉一紧,身后十几名作小厮打扮的府兵都悄然摸上了腰间的藏刀。
三月末的夜晚,云层浑浊,弯月模糊,照物不清,冷风中只有万物的黑影在癫狂扭曲。其余的一切都那么安静。
老管家毕竟跟随国公爷上过战场,年轻时便练就了不凡的胆量和定力,更有舍得随时为主子献命的忠心。他先冷静地按下他们的动作,才回头看向声音的来处,提灯慢慢地走过去。
是一只被风吹落的灯笼。
老管家拾起灯笼,仔细地检查。
这条回廊很重要,是通往后院的必经之路。早在天黑之前,廊瓦就被撒下了大把大把无色无味的千里追踪粉。一旦沾上这粉末,即使是能一夜飞度关山的苍鹰,其踪迹也会在锦衣卫的眼中变得无所遁形。
除了顶部被砸凹一个洞,洞里飘进去一片新鲜的香樟叶子,灯笼并无任何异样。老管家表情沉重,扔了叶子整理好,指了个人重新挂上。重新挂上的灯笼继续在风里飘摇,静谧中满地乱影。
藏在四面阴影里的百来双锐利眼睛终于舍得移开视线。
小小插曲,老管家的心却发了毛。由于不安,他的脚步越来越快。
“去后院看看大公子。”
大公子万万不能出事。
今夜三百禁卫军在国公府内外戒严,数十名锦衣卫精锐藏身埋伏,设下明岗暗哨、连环陷阱,为的都是从“玄猫”手下保住他的命。
不过,这个的想法只是老管家的一厢情愿。就连他身后的府兵们都心知肚明,如果新帝真的那么在乎大公子的性命,怎么会下诏命他尚公主呢?
在他之前,已经有三位准驸马死于“玄猫”之手了。
大公子所居的修竹堂外,禁卫军正秩序井然地把守巡逻。为首抱刀站在堂前的,却是锦衣卫的左都督任平。
左都督目光一扫,老管家就禁不住佝偻了腰,流露出连在主子们面前都难有的畏怯。
“都收拾好了?”
“是,老太太和国公爷、国公夫人都……”
对方无情地打断:“回去。”
老管家一愣,却不敢抬头。
作为两代帝王最器重的侍卫亲军,左都督令满朝文武大臣闻风丧胆。本人就与他从不离身的宝刀一样,是被一股股腥热的人血灌溉滋养出来的,杀气浓重到让人无法直视他的眼睛。
更不要提违抗他的命令。新帝不久前曾亲口谕旨,“众卿在外,见左都督如见朕”。
可见其受隆恩圣宠的程度之深。
老管家艰难地拖着朽躯冒险跑到这里,就是为了探听大公子的情况。大公子已经整整五天没出来见过日光了,左都督还不许人进去送食送水,他早等得心都焦透了。
但面对这严酷的回绝,他只能服从地离开。左都督不会允许任何人扰乱他的计划。
目视老人离开的同时,任平不动声色地与黑暗中的数双眼睛短暂对视了下,示意全员警戒,即将行动。
他转身进入修竹堂。
经过上次交手,他已经能确定,这只将整个皇城扰得腥风血雨、人人自危的“玄猫”,身上许多功夫与暗门手段是自己当年亲手所教。
短短三年不见,那个屠灭暗阁从血泊里抵剑爬起的孩子,已经成为了他此生最危险的对手。
那次交手,任平败得很彻底。
马上会有第二次。
走进修竹堂,转过屏风,案上菜肴如新,只是已经凉透。“大公子”背门而坐,肩膀在发抖。
国公夫妇当然不可能让亲生子待在修竹堂里当活靶子,眼前这位只是老管家那个身形样貌与大公子有几分相似的小孙儿。真正的大公子,藏身在距他们脚底三丈之厚的地下暗室之中。
地面骤然映出一道凌厉黑影,青年犹如惊弓之鸟,回头要跑,却撞倒了案台,一地狼藉。尽管看清了来人是左都督,他亦不能平复心跳,瘫坐在地起不来身,白着嘴道:“我不是故意的……”
任平拉过椅子坐下,视线扫过每一处角落,两耳警听八方,但完全无视了他。他需要审视的东西太多了,这些东西里不包括他。
青年太崩溃了,涕泗横流地爬到他脚边,惊恐地瞪视着被他扫视过的每一个方向,嗓子破了音:“他是不是要来了,他在哪?!求您救我!”
任平偏一偏颈,冷冷一笑。他摸摸他的头:“我在这里,谁杀你会那么容易?”
头皮被粗粝厚茧磨得发疼,青年颤栗着,不敢吭声,但也控制不住进一步加深的恐惧。
那三位意外暴毙的准驸马,每一个都死得令人意想不到。
一个在熙攘人群中突然被扭断了脖子,一个在夜半熟睡后被自己的断舌噎停了呼吸。还有一个躲在上百位顶级护卫的保护圈内多日足不出户,却依然被从房顶射来的一根银针贯穿了身体。过后三法司再去寻那银针,掘地三尺也捻不到一点粉屑。
他是大公子的替死鬼,谁能猜得到等着他的会是什么样的死法?
飞蚊嗡嗡,安静地落在屏风上。任平盯着它被灯烛放大数倍的影子,突然把手里的头甩到了一边。青年“噗通”侧翻在地,突见屏风乍破一洞,眼前烛火跟着熄灭。
几乎是下意识的反应,他惊惧地叫出来:“他来了!”
青年湿着裤子朝桌底爬,爬到一半室内陷入了一片黑暗。十多盏灯烛都被射灭了,一切都是在瞬息间发生的。
左都督早已开始握刀砍杀,劈裂了屏风和同样破洞的木窗。锦衣卫、禁卫军如簌簌离弦之箭般迅猛地跃入这里,这里的烛光在极度的混乱中被重新点亮。
紧张的勇士们站在光亮中面面相觑,却找不到动手的人。
直到靴底胶黏,有人低下头,看见了在桌底抽搐的替身。血液从青年的喉管往外冒,很快漫过了四面桌脚。
任平穿过众人,在尸体前蹲下。
青年喉口的刀伤直而薄,像被一片叶子所划。但究竟是什么凶器所为,他还无法辨认出来。
他事先已经吃下了可以嗅到千里追踪粉特殊味道的显踪丸,但从动荡开始直到现在,这味道的来源方向始终单一,只有那条长廊。对方很有可能一粒粉末也未染上。
玄猫杀错了人,死的是替身。但他也没捉住玄猫,连零碎的线索都没有把握住。这一次交手,他与他之间,没有赢家。
春夜里,脚程快的时候,风很锋利,刮得耳廓微微地疼。脚程慢下来,轻轻走在湿厚的落叶上,风是真正的风,笼在身上,和月光一样柔淡。清溪雀跃,从林间潺潺地奔去,耳边水声渐渐变大。拨开绿叶,前方一条瀑布打在潭间大石上,飞溅的水丝冰凉。
观玄蹲在谭边,把袖刀洗涮干净,又掬水扑洗面罩。面罩上的水有些顺下巴流进了脖子,脖子也湿乎乎的,风一吹凉凉的。观玄握刀捧脸,安静地等自己被晾干。
波动的月影移到潭中央了,有条巴掌大的小鱼被水流冲出来,搁浅在他的脚边。观玄摸摸它小小的、翕动的鱼鳃,垂眼和它的鱼眼对视。
观玄把它握回潭里,看它一扭尾巴,消失在潭底。他也收起干透的刀,跃上轻晃的树枝,很快从这里消失。
公主府内,女官明洛取下灯罩,剪断了快要烧黑的多余灯芯。灯芯断下的那一刻,烛光在榻上少女的脸上不安地晃动。少女的五官被照得明明暗暗,一双睫羽严肃地垂着,遮去了她眉宇间的几分病气和未褪的青涩。
赵容璋翻了页手上的书,正读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莫名笑了一下。她搁下书,拢一拢身上的缎毯,接了明洛递来的冷茶。
明洛看向被她随手放下的《论语》。《论语》下叠着几卷工笔细腻,绘尽男女春情的秘戏图和欢喜图。
去年制的雪粹丸其实还剩几颗,但自从上个月新帝裁撤了采药司,公主便自己阖了药盖,决定不再食用。不久后,她要来了这些宫中禁图。
可想而知她是做了怎样的决断。
采药司是十六年前先帝在公主出生后专为她而设下的。公主身带胎毒,御医断言此毒会随其年岁增长而愈发难压,唯有雪粹丸能保她不受其摧折。雪粹丸的原料珍贵难寻,制作工序繁复至极,即使是“所行之处,皆君意所授”的采药司,一年也只做得十数颗。
公主不愿自己的性命再为此毒所役、被他人所掌,所以宁肯直接断药,冒险走另一条粗暴的解毒之路。但这条路,真的能走吗?
明洛给不出她任何建议。公主是位不凡的公主,凡俗想法只会拘束她。要走与常人不一样的路,必然要承担异于常人的艰辛和孤独。她能做的,只有守在公主身边,不犹豫、不质疑地陪她走下去。
某一时刻,赵容璋感觉到身后暗处的某个角落,已经发生了某种熟悉而微妙的变化。她放下茶盏,对明洛道:“铃响之后你再来吧。”
突然令退,明洛知道,公主等的那只“猫”回来了。
明洛再看一眼那几幅本不该出现在未婚公主榻上的画卷,敛目低头,后退着离开了。
满室幽静,两个月前为先帝布下的素帷孝幛都还没有撤去,风吹过去,白惨惨一片。少女的声音轻快而自然:“小猫,过来。”
音未落地,一身乌黑的少年无声地出现在她面前。
好久不见朋友们!回看了下时间记录,这是22年刚来晋江不久写的预收,想不到22年已经是三年前了。这本书的人设和故事从三年前就在我脑海里徘徊了,却迟迟没有落笔,专栏里不少预收都是这样,我总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以现在的水平写只会浪费梗”……今年四月正式决定开始写,结果六月过半了才存了不到两万,哎呀哈基影你真的……[菜狗]不存了,直接开吧,不然得拖到什么时候,哈哈哈
三年前写《春风入罗帷》的时候,高强度的连载让我每天都很焦虑,头发都打结,但不得不说那是我心气最足的一年,凡事总想争个人先。我本来痛恨那样寝食难安的焦虑,回想的时候却怀念起那时的心气。但现在未必就不好,从容松弛开始让我期待更多新鲜的人和未来了。我好像今年才长大,不再为那些打破计划的事提前焦虑、烦躁不安。也的确长大了,已经在提起高中往事时习惯性地称高中为“小时候”了[捂脸笑哭]
三年了,我写文还是没有大纲[菜狗]每天都在开盲盒。曾经未知让我焦虑,现在未知让我期待,我喜欢这种期待笔下故事的感觉。
存稿很少,变卦了没有存全文,哈哈哈[好的]大家补药揍我,我会争取日更的,要是争取失败了大家别急,我先急,哈哈哈哈哈哈
开文日期随便选的,本文佛系走榜,成绩数据随便,没有展望和规划,我的目标是今年按期完成。本来也是冷门题材,我们边走边相遇吧
还有如果对本文还算喜欢,烦请多多评论吧,开了段评[狗头叼玫瑰]我补药单机码字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 1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