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01他们(01)

虽然小徐和隔壁工位的同事并不是很熟,日常对他也不算特别关心,但依据小徐并不算特别好的记忆力来说,他从不记得张同事的手机有在上班时振动过。

当然,这或许是他这位同事习惯将手机调成静音的缘故。

可细想之下,这其实也有些说不通。

在公司里,小徐就没看过他这位同事将自己的手机页面停留在私人聊天软件过;也从没见张同事在听见公司突然安排的加班工作后,主动给谁打电话报备自己目前的状况。

——不过,以上种种,说不定都是小徐为了给自己的同事塑造一个孤独、悲惨的人设而过分臆想出来的惨状,说不定人张同事私底下过得很幸福。

只是,刚刚抬眸看见张同事的那个刹那,小徐是真的有一秒钟在真心实意地觉得:他这位同事的背影,看上去是真的很孤单。

--

他们公司在九楼,无论是小徐,还是张同事,谁都不想走楼梯下去,所以都在等电梯到达他们所在楼层。

但他们来得不是很巧,电梯指示灯显示,电梯目前越过九层,正在往楼顶攀升,要等电梯回到他们所在楼层,可能还有蛮长的一段时间。

等待的这个时间段内,小徐继续跟家里人聊天。

家里人发了一条消息过来。

——你等会儿想不想吃面?如果想吃的话,我给你弄。

一个“想”字,很快就被小徐敲出来。

但鬼使神差地,小徐突然瞥向了站在他旁边的同事。

傍晚的时候,他旁边的这位同事只吃了两个面包。

他这个吃了一大碗白米饭,并且点了许多猪排的人在经历持续这么久的脑力工作后,现在都有些饿。

他旁边的这位同事,现在的胃部又是什么情况呢?

不过说起来,张同事最近食欲似乎并不是很好,好几次看他去食堂打饭的时候都特意叮嘱阿姨饭少盛点——逼得一个向来沉默寡言的人特意开口说这话,他究竟是多没食欲?

小徐琢磨了一下,试探性询问张同事,等会儿他们两个要不要随便找个馆子吃点什么。

这是小徐第一次给对方发出邀请,但他并不抱着对方会答应的心情。

而事实证明,小徐不预设期待的做法是正确是的,因为张同事听见这话,仅侧眸瞥了他一眼,“不饿,谢谢。”

小徐沉默地点头,接着便继续垂眼跟家里人发消息。

--

电梯刚刚从高层开始降落。

小徐抽空将视线从手机屏幕剥离。

他抬了一下头,看了一眼电梯指示灯,接着又往旁边稍微分过去了一点视线,然后,小徐就发现张同事也正看着手机。

昏暗环境下,手机屏荧亮的灯光打到他戴着的框架眼镜上,镜片经反射亦泛着冷光。

曾经询问过的缘故,小徐知道,张同事戴着的是近视镜,他中度近视。

好像是因为戴不惯隐形眼镜,张同事日常戴着的都是框架眼镜。

据某位资历更老、但目前已离职的前辈说,张同事的爱好特别专一,每次重新配镜,所选的眼镜框都会和他上一副相差无几:材质轻、黑框、细边。

于是,如果不特地询问,几乎都没人会发现张同事换了新眼镜——不过这种细琐的私人小事,他们公司也没人会来问他,毕竟谁都跟他不是特别熟,包括小徐。

小徐:“在看什么?”

在将这句话问出口的时候,小徐不得不承认,他今晚话有些多。

沉默。

好像是沉默了有十几秒吧,张同事才回答:“外卖。”

外卖?

小徐讶异,脱口而出:“不是说不饿?”

张同事:“不饿,但看看,说不定会饿。”

这次换小徐沉默了。

这是他第一次听见有人靠看外卖平台的照片来激发自己的饥饿感。

所以站在他旁边的这位同事,最近的食欲是真不太好。

电梯快到了。

小徐见张姓同事收起了手机。

连小徐都觉得自己都有些啰嗦了,但他按捺不住自己蠢蠢欲动的好奇心:“下单了?”

张姓同事没说话,只摇头。

--

电梯指示灯的数字在九楼停住,一阵细琐的声音过后,电梯门便缓慢打开了,白亮色的灯光自电梯向外透出。

张姓同事站得离电梯门近些,他反应有些迟钝,呆呆地站在打开的电梯门前,任凭电梯内灯光给他整个人描上一层淡淡的白色光晕。

小徐下意识往电梯内看去——

从高楼层往下而降的电梯内,此刻站有四个人,其中三个站姿特别松弛,在电梯门打开的刹那似乎还在说笑;剩余的那个,站得稍微板正些,正在垂眼刷着手机。

男生长得很高,目测比张同事还高,可能快要有一米九了。

现在正值春夏开始转换之季,夜间天气还有些凉,但男生只穿着一件黑色单衣,搭配牛仔裤,脖子上还戴着条银色项链。

他没说话,仅垂着眸,却莫名让人觉得他不好靠近。

自工作以来,小徐见过很多类型的人。

像电梯内这种“看上去就不好靠近”类型的人,小徐也曾遇到过。

只是,他曾经遇到过的那些人,都没电梯内黑色单衣男生带给人的疏离感强,当然,也没他长得帅。

而且,即便知道电梯内此刻站有四个人,但如果不是再三告诫自己,小徐潜意识里总会不自觉地忽略其余三人的存在。

这大抵是男生的个人气质实在是太过出众、太过抓人眼球的缘故。

有意控制着将自己的视线移开,小徐瞄了一眼身侧人的反应——

张同事依旧愣怔站着,而他的眸光似乎也被电梯内的什么吸引住了,定定的。

顺着张同事的视线看去,小徐发现他视线的定点,就是那个穿着黑色单衣的男生。

--

虽然电梯内此刻站了几个人,但他们几人基本只占据着电梯左侧区域,电梯的右侧区域,此刻还有极多富余空间。

两个个体之间的空间距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应他们彼此的关系。

看电梯内他们四个人的站位,即,尽管男生脸上没什么表情,但另外三个人在电梯内的站位还是稍微向他靠拢。

根据这一事实,小徐猜,他们几个人应该彼此相互认识,并且还有极大概率是同一个公司的人。除此之外,小徐还大胆猜测,黑衣男生要么是其余三个人的领导,要么是他的人格魅力或工作能力特别突出,能够令人十分信服。

而一种莫名的直觉让小徐觉得,这个人极可能是后者,当然,他也可以两者兼具。

大抵是被电梯门开的声音吸引了,又或许这就是大部分人下意识的举动,电梯内有两三个将视线移至门外。

这些人里,就包括了低眸刷手机的那个黑衣男生。他抬起头,往电梯外看过来——

男生的眼睛黢黑,眉眼看着很凶。

小徐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跟男生对上视线,应该是没有的,但就算是没跟男生视线相交,小徐还是莫名感觉到了一股压力。

可能是因为,站在这个男生前面,莫名会让小徐想起自己面对大老板的时候。

男生的气质独特得甚至有些尖锐,而他看上去冷峻、锐利的眉形和眼睛轮廓,也在无形中加重了他的冷漠和攻击性。

所以他抬眼看过来,被对视的人应该会感受到一种很强的压迫感。

站在小徐旁边愣怔了好一会儿的张同事,此刻遽然回神——当然,张同事可能也没愣怔多久,小徐刚刚没怎么注意。

反正小徐转过头的时候,他恰巧看到张同事猛地收回了停留在男生身上的视线。

事情如果发展到这一幕,小徐根本就不会感觉到什么。

可下一刻,小徐就看到他这位同事,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了的眼镜框边沿,他在整理自己有些下滑的眼镜框。

这个举动,正常来说并不会有什么问题,只是站在小徐的这个角度,他并不看出张同事的眼镜框有任何下滑的趋势,所以,张同事完全是多此一举。

不过,当“多此一举”是为了掩饰“尴尬或不好意思”而出现的,那张同事此举能解读的方向就很耐人寻味了。

可小徐此刻其实也没想得特别多,他只是默默在心里,对张同事“多余”的行为举止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整理完眼镜,紧接着,小徐的这位同事就看似有条不紊、但实际上却稍显匆乱地埋头踏进电梯。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小徐发现张同事进电梯的时候,几乎是直接朝着电梯右角落走去,他都没回头确认下自己所要到达楼层是否有被按下。

明显空旷的电梯右侧,拥有高个头的张同事今晚却硬是要站在电梯角落位置,就仿佛站在那里,他就能减缩自己的存在感似的。

小徐有些看不懂张同事此刻的操作,故而悄然无声地,小徐又在心里给张同事打上了第二个大大的问号。

小徐边在心里增加对张同事的疑问,边迈入电梯。

站定后,他按下关闭电梯门按钮。

小徐跟张同事都要到达一楼,而到达一楼电梯的按钮已经被按下了,此刻正微微亮着,除此之外,亮起的楼层按钮还有负一楼,小徐记得,那里是地下停车场。

想来应该是那四个人中,有人要到一楼,有人要到停车场。

电梯门缓慢阖上。

密闭的空间,稍许反光的电梯轿厢,电梯内萦绕着的、淡淡的、若有若无的香水味,以及隔壁三人组的谈笑声,这一切的一切,包括此刻跟他一起搭乘电梯的张姓同事——这些其实都是小徐在搭乘电梯上班时经常会遇到或感受到的。

可今晚搭乘这趟电梯,小徐还是觉得有什么东西不太一样了。

那是什么东西不太一样了呢?

小徐琢磨了一会儿,想出了一个答案。

大抵是因为,他发现张同事,也会露出情绪失控的那一面。

小徐之前偶尔也会跟张同事一起搭乘电梯上早班或下班,但那些时候,张同事都不会一踏进电梯就往电梯角落躲;

在搭乘电梯时,张同事也不会始终侧偏着头,盯着电梯右侧墙板贴着的那张“电梯内遇险时的应对措施”宣传纸一直看。

而且,透过电梯门模糊倒映出来的画面来看,张同事的视线焦点或许并不是放在那张宣传纸上,比起宣传纸,他侧眸盯着的,更像是被模糊照应到电梯轿厢反光墙壁上的那个黑衣男生。

电梯一直在往下降,在这期间,电梯内始终没有人进来。

小徐站着的位置,稍微斜对着电梯门。

于是,小徐既一直在看电梯的下降层数,又一直在注意着被模糊倒映在电梯门的张同事——此前,小徐一直以为张姓同事不会对“人”感兴趣,但今晚,他似乎倏然就撞破了什么大秘密。

可能是电梯下降到了第二层吧。

小徐发现,站在电梯右侧角落的张姓同事,似乎猛地又低下了头。

而站在电梯左侧的黑衣男生,刚刚好像是为了活动脖颈抬了下头?

说不清是小徐太过敏感还是什么,他好像又品读出了点什么。

--

小徐跟张同事是在电梯指示灯到达一层时出的电梯,同样从电梯一起出来的,还有另一个穿着外套的年轻男性。

电梯内剩余的三人,目标楼层应该是地下负一楼的停车场。

其实,小徐刚刚还以为,张姓同事会跟着那个黑衣男生一起搭乘电梯到负一层,毕竟就算张同事没有开车来,他从停车场步行出来也是可以的。

但大大出乎小徐的意料,电梯到达一楼时,张姓同事竟然没有任何犹豫,就迈了出来。

那位同样从一楼电梯出来的年轻男性很快就离开了,张同事则没急着离开写字楼的第一层大厅,他停在了电梯不远处的一张指示牌面前。

这张指示牌将写字楼内各大公司所在楼层都准确且具体地标出来了,并且还贴心地附有各个公司的上下班时间。

没看多久,张同事好像得到了自己的答案,移开了视线。

小徐从电梯出来后,本该急匆匆地去赶地铁,但这一天晚上,他对张同事的好奇心实在是变得太过浓厚了,于是他也没急着离开写字楼,而是跟在张姓同事的身后,颇有些八卦地小声问他,“刚刚那人,你认识?”

小徐没具体说是电梯内的哪个人。

但他们彼此都心知肚明,“那人”指的是谁。

小徐:“放心,我口风很紧。”

这句话是真的,小徐在他们公司,的确是属于能够沉得住气、能保守秘密的那类人。

想了想,或许是觉得这种口头保证像是什么空头支票,小徐提议,用秘密换秘密。

张姓同事往大厅门口走去的脚步一顿。

他垂眸看向小徐,眼里有疑惑,也有些许暗含在内的烦躁,“为什么?”

——为什么今天对我这么好奇?

“我觉得,我们是同类。”小徐看出了张同事眼里的烦闷,他也不再遮遮掩掩,直接就将自己的秘密小声吐露出来,“这件事我还没告诉过公司内的其他人,其实我的结婚对象,是男的,我和他是在国外领的结婚证。”

张姓同事像是被这句话惊住了,眼里的躁和烦都稍微降下去了一点。

小徐注意得到,他的这位同事先以一个特别微小的幅度,轻轻挑了一下眉;再接着,他的同事便以一种很认真、并且认真到算是有些严肃的眸光将自己从头到尾扫量了个遍。

没打量多久,张姓同事眼里的打量意味便消散了,他面色平淡地说:“恭喜。”

除了这两个字,他似乎没有更多的话要对小徐说了。

还以为会等来对方的秘密,没想到只等到这么一句祝福语,小徐哭笑不得,但他也没恼,毕竟他们的交易起初就没达成。

庆幸的是,张同事的反应比他预想的要好得多。

毕竟,张同事对他说的是“恭喜”,而不是“有病”、“变态”或是“滚”。

小徐真心实意地说:“谢谢。”

--

“你好,请问你现在还想去下馆子吗?”

听见张同事如此询问的时候,小徐稍感讶异,不住地在心里想,他这位同事该不会是想用一顿宵夜就抵消他的秘密吧。

不过“此刻”不像“当时”,他家里面可还有人下好了面条等他呢,于是小徐拒绝了。

拒绝归拒绝,原因小徐还是想问:“你为什么突然又想去了?”

张同事回答得言简意赅,“饿了。”

小徐茫然:“?”

张同事此刻倒像是有些不好意思,他没看小徐,视线飘往停车场出口——不知不觉,他们俩已经从写字楼大厅走了出来。

“刚刚我,不饿。”

“可见到他,我……”

“或许……他就是我的食欲。”

张同事此刻的说话声很低。

比起跟小徐解释,这些话他更像是在自言自语。

随着张姓同事的声音落下,停车场出口相继有车驶出。

率先驶出的是一辆底盘很高的黑色越野车,它在停车场出口的地方稍停了一下,接着利落转弯,扬长而去。

然后,道闸杆升起,一辆银灰色的两厢轿车驶出。

可张同事根本没有看第二辆车一眼。

他像是被那辆黑色越野车攫取了所有的注意力,出神望着那辆越野车离去的方向。

城市霓虹透过镜片,缩映在他的瞳孔里,始终很亮。

--

“迟向野,他的名字。”

告别前,张姓同事突然没头没尾地说了一句。

小徐起初还有些莫名。

不过他后知后觉,张同事或许是在回答他许久前提出的那个问题。

——刚刚那人,你认识?

——迟向野,他的名字。

张姓同事似乎并不需要小徐给出任何反应,他自顾自地说,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自我情绪梳理。

“我很喜欢迟向野,但他可能并不知道。”

这可能是小徐跟张姓同事共事这么久以来,他第一次张同事嘴里听见他完完整整、连名带姓地称呼一个人。

当然,这可能也是小徐第一次听见、张姓同事在聊有关他自己私事时说这么长的话。

张姓同事:“这是我的秘密,请保密。”

--

回家路上。

小徐将张姓同事的个人微信号找出来。

之前,他一直以为,他只能跟这位性格稍微有些古怪的同事处成同事关系。

但或许,他们可以往朋友关系稍微发展一下。

想了想,小徐给张姓同事的微信改了备注。

点击“隔壁工位张同事”,选择修改备注。

修改成功,目前备注名为:隔壁工位同事——张未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01他们(01)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貂珰

橘涂十一日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他们
连载中水下木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