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玛门:烈日

【阅读事项】

1.主角请认证阿贝尔·希尔兹,出场有点晚

2.开头几章整了花活,用非小说体裁讲述一个案件,如果真的不习惯请后跳至第三章

#2001.6.9 14:29

#洛杉矶布莱克咖啡馆

#访谈对象:娜塔莉·约翰逊(以下称NJ)

NJ:好了,让我们进入正题吧,记者先生,我不保证我还有第二个下午陪你浪费。如果你最近准时收看晨间新闻,那你已经知道洛杉矶警方还没定案,这事我们都没资格管,你得给我一个合适的理由——去调查那场晚宴的事。

JD:那在你答应赴约的时候为什么不问这个问题?

NJ:你可以当作我昨晚脑子抽风了。

JD:我只能说,有时候正视一下自己的勇气并不是什么坏事,约翰逊小姐,这句话也是说给我自己听的——我们是在为同一件事犹豫,不是吗?

(漫长的沉默)

NJ:你……赢了,记者。

NJ:我真的疯了,竟然在这里和陌生人胡扯……

JD:不,只是真相赢了,约翰逊小姐。现在能请你回忆一下那场晚宴的经过了吗?

#娜塔莉·约翰逊回忆的文字稿整理如下:

是的,晚宴是由迈尔斯·格芬先生举办的,据说他是个才华横溢的生物学家,曾被多国科学院招揽,好吧,我只是他的生活助理,不懂那些学术研究上的事,但能确定的是他常年在欧洲的研究所工作,我也是被他在欧洲雇佣的,他是个优柔寡断的人,很好说话,甚至显得软弱,你真的很难从外表上看出他站在科学发展的顶端。

略过那些与晚宴无关的事不说,总之,天才也是会衰老的,他年龄大了,子女却都留在了美国发展,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就很容易理解了。格芬先生这次来洛杉矶就是为了重新熟悉美国的学术圈,其实他跟我说过,他决定抛弃欧洲的资历积攒回到家庭中去,看得出来,他的确在愈发后悔自己这些年来对科研的狂热追求……但,愿逝者安息

宴会刚开始的时候,一切都很愉快,直到大概三十分钟后,我发现有服务生离席去了前门,这很不对劲,邀请函是我准备的,我当然知道所有宾客都在别墅里,所以我专门走到窗户边,试图眺望黑暗,发现门卫把一个人迎了进来。

是哥谭的那个布鲁斯·韦恩。

你无法想象我当时有多震惊,他没有邀请函,但靠刷脸就让门卫放他进来了,而且他走进大厅时所有人都在欢呼,好像一个移动光源走进了黑屋,紧接着格芬先生就对所有人解释了他的身份:大学同学兼朋友的孩子。

我真的不理解,韦恩的确英俊得过分,可他身上到底有什么魔力,走近他的人像是被魔法洗脑,竟然没有一个人质疑这件事,让一个脑袋空空的草包就这样混进了美国最顶尖的学术沙龙!

当时我只感觉很荒谬,在阳台上呆住了,韦恩和格芬先生交谈了几分钟,我没有听到他们在说什么,随后他们把我喊过去,一同去了楼上的休息室。这倒没错,年纪大了,热闹的宴会已经不再适合格芬先生这样的老年人,这点上他还挺贴心的。

近距离接触后我才发现,韦恩热情得有点可怕了,完全是不善言辞的反面和最害怕的那种人,他寒暄时甚至还顺带夸了我的蕾丝礼服,不过格芬先生回答得很严肃,他们大概是在聊某个新开发的生物试剂。这其实挺难得,毕竟天才总有怪癖,格芬先生不爱和别人说话,除非对面不是对他专业一无所知的白痴——我的意思是,像我的话,每天听到最多的话都是那种几个单词的指令,哈,这没什么好羞耻的,我的确不懂,反正他带的研究员也不懂,非常公平。

他们聊了,可能二十分钟?总之,韦恩后来又出去了,让格芬先生好好休息,剩下的他们可以明天再说,看样子他打算晚上留宿在这。也许他们的确曾经非常熟。

不过没几分钟,有人敲门,我以为是韦恩去而复返,结果是希尔兹,对,就是那个写《利维坦之死》的卡利亚·希尔兹,他挂着相当轻佻的笑容,自以为很帅的那种,说是为了新书的灵感来取材拜访,不知道他怎么做到的,格芬先生竟然答应谈一谈,续茶的时候刚好房间里的热水没有了,我就主动离开了休息室。

其实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我,呃,不太自在。我对取材这事持怀疑态度,之前晚宴还没开始希尔兹就看了我好几眼,开门后又一个劲地盯着我的蕾丝滚边看……听说他环游全球收集灵感也收了不少风流债,呵,一个大写的花花公子,真为他侄子感到悲哀,听说那小家伙父母都去世了,不然怎么会搭上个这么不靠谱的监护人。

然后格芬先生就出事了。

我提着开水壶回去后,发现休息室门前竟然有人在争执,是希尔兹和奎格利,当时场面挺可怕的,他们两个似乎都动了真火,我真的很担心他们动手,那看着像是年轻人在欺负老人,毕竟你也知道,奎格利先生是加州理工数学院的教授,作为格芬先生的好友,他年纪不小,禁不起折腾。

宴会就结束在这一刻。我走近他们,试图调解,然而奎格利先生刚好很激动地挥手,把休息室半掩的门给打开了,于是我一眼就看到了——呼,抱歉——格芬先生的尸体。他就,他就坐在之前的单人沙发上,额头上一个血洞,房间没开灯,我,我不知道他临死前是什么表情,你能理解吧?我根本不敢仔细看!

(崩溃的呼吸声)

别这样看我,我没事。

没错,是我报的警,当场立刻,我现在依然不理解那两个人为什么有时间吵架却不报警,这太可疑了,但可疑得像无关人士——我们都知道,凶手从来不是最有嫌疑的。而那个没被邀请的人……或许是因为一桩失败的交易,我猜,我们应该心有灵犀,否则你不会在这里。

#通话记录 2001.6.9 18:00-2001.6.9 18:13

#文字转录如下:

BWidow:那个记者走了,神盾局什么时候才能批完那堆狗屁文件?保护任务失败,九头蛇逃走,我已经在洛杉矶滞留超过二十四小时,往我身上放窃听器的人随时可能破门而入。

HEye:别急,小娜,给你一点好消息,弗瑞也加班超过二十四小时了,看,你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

HEye:所以,你真的怀疑过布鲁斯·韦恩杀了迈尔斯·格芬吗?

BWidow:我不知道。

HEye:哇哦,我很久没听过你说这句话了。

BWidow:因为我习惯装作无所不能。

HEye:这种时候把气氛搞沉重真的好吗?

BWidow:你可以负责把气氛搞轻松,比如说点花生酱笑话。

BWidow:至于布鲁斯·韦恩,就算他不是凶手,他也绝对有问题。

BWidow:当我看向他时,我有时……会仿佛看到一整个哥谭。

HEye:哥谭?那还是算了。

HEye:不过难道每个有钱的总裁都必须有一点见不得人的小秘密?

#记录销毁 成功

#2001.6.10 12:25

#洛杉矶州立绿地公园

#访谈对象:布鲁斯·韦恩(以下称BW)

BW:先生,你追着我已经五分钟了,如果再久一点我可以考虑报警说你在尾随且有犯罪倾向。

JD:然而实际上,呼,我的体能可比不上擅长极限运动的您。

JD:您在等我,不是吗?

BW:或许你更应该感谢自己的坚持不懈和独具慧眼,我一般不会拒绝一个追寻正义的人。

JD:呃,该死的胡编乱造的报纸,这和我预估的不一样——抱歉,韦恩先生,您的智慧被花边新闻全部掩盖了,而我们现在不过见面了一分钟,这些谎言就不攻自破。

JD:真相果然是最没有人在乎的东西。

BW:谢谢,但我要说的是,真相只是和我一样。

BW:它随心所欲。

JD:您了解真相。

BW:我只了解我自己。

JD:您知道是谁杀害了迈尔斯·格芬,但对谁都没说,包括警方。

BW:这就是项很严重的指控了,先生。

JD:但迈尔斯·格芬不是您的朋友吗,您不打算做任何反击?

BW:水自己流进了池子,我需要反击什么?

BW:记者先生,我知道您一直在调查这件事,您希望抓住凶手伸张正义,然而有时凶手并不存在于你我的世界里,也不需要由你我负责。

BW:这是另一个维度的事。

JD:如果我一定要知道真相呢?

BW:……把录音笔交给我。

#您有新的留言请查收

06-09 23:05

Robin:B,资料已发送。

【姓名:卡利亚·希尔兹

……

1971年,出生于纽约。

……

1989年,攻读加州理工大学数学博士学位期间,在夏威夷旅游时被绑架勒索,经神盾局特工解救生还,随后放弃学业退学。

1991年,出版《利维坦之死》,以真名为笔名成为专职畅销书作家。

……】

【姓名:阿贝尔·希尔兹

……

1989年,出生于纽约。

1993年,在公路旅行中遭遇连环杀手,父母遇害,幸存后患有创伤性失忆与心因性失声,监护人转为叔叔卡利亚·希尔兹。

……】

06-09 23:06

Robin:PS:但是你还是没有告诉我为什么调查对象里有阿贝尔·希尔兹,难道他才十二岁就成为犯罪头目了?天,他比我还小几个月呢!另外如果卡利亚·希尔兹的确是罪犯的话希望B你能直接告诉我,就算我很喜欢他的利维坦系列,我也不会手软的。

06-09 23:09

Robin:OK我希望他不是!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玛门:烈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贵妃娘娘千千岁

陨落的大师兄

春夜渡佛

春盼莺来

放纵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他说做反派死路一条[综英美]
连载中间无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