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越来越严峻的形势

联邦历126年1月3日半夜,牧大夫家的门被狠命捶响,有村民抱着高热的孩子求医。

当夜停电,李兰找来一根蜡烛,木大夫开了药,说要打吊针。孩子血管细,光线又不好,牧大夫的医术嘛,难评。折腾半天也扎不进去。孩子哇哇哭,大人也嗷嗷叫,牧大夫满头大汗,良心建议,“要不送镇上医院吧?”

娃家长抹眼泪:“牧大夫,你这不是叫我们去死吗?没钱,医院也不收啊!”

沈青被吵醒,揉着眼睛下来。到了近前,见牧大夫满头大汗,眼珠子都快怼成斗鸡眼了,说:“我来试试。”

牧大夫大概是有些头昏脑胀了,不自觉松了针头,也就眨眼的功夫,回过神,“哎,不行,你……”

沈青已经拉开皮条,开始贴胶布了。

回血正常,点滴通畅。

家长和孩子都没反应过来。

沈青又打着哈欠上楼了。

1月5日,牧大夫和妻子商议后,决定收沈青为徒,传授家学。

沈青掀了掀眼皮子,看向牧大夫身后的锦旗——牧氏家传,包治百病。

“你家不是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吗?”

李兰神秘一笑道:“嘿!这样说不显得家学渊源深不可测嘛!老牧不是正经医学院毕业,又没资格考取行医资格证。在外混口饭吃,身份都是自己给的。”

老牧爹是兽医。

**

日子就这样不好也不坏,沈青和李兰一家子的关系不远也不近的过着。

穷乡僻壤的地方,网络不畅,消息闭塞。

沈青从初时的惴惴不安,迫切的想赚钱,到后来也能自得其乐的过日子。

牧大夫是慢性子,心宽似海,什么都不慌不忙。李兰性子急,但她脚踏实地,急也只急自己。

李兰是在半年后突然意识到沈青并不是她认为的“袖珍人”。那天大胆妈站在她家门口唠嗑,说她家大胆最近大半年都没怎么长个子,倒是她家俩孩子长了不少,说兴许小野长大了些,骨肉均匀,也许就不会像现在这么胖了。又说女孩儿发育快,窜个子快。

李兰这才恍然发觉沈青确实长大了不少。

这半年,沈青跟着牧大夫学医,又跟李兰后面干杂活,学了很多东西。李兰寻思着闹了这么大个乌龙,要不要让沈青复学,后者先表态了——不干!

村里没正儿八经念过书的孩子很多,最多识得几个字,会点算数,够用就行。村里人嘴李兰不给沈青念书,也不过是因为太无聊碎嘴子,恶意不大,调侃居多。

沈青经常有种游离感,觉得自己并不属于这里。可当她脚踩在地上,真真实实的感受这片土地,又觉得自己应该属于这里。

她去镇上,镇上最大的商场有一块室外大屏幕,有时播放广告,光鲜靓丽的俊男美女仿佛和他们不是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倒也不必和明星比,光肯多城的上城区和下城区,下城区和底下的乡镇村落就有明显的等级划分。八区等级森严,严格限制人员流动,任何人都不可能想在哪生活就在哪生活。沈青在下城区待过,依她看,居住在下城区还不如在村子里生活。她也好奇的问过。牧大夫说:“我们太靠近***,下城区的贫民虽然过的苦,但至少比我们更安全。上城区都是贵人,贵人生活的地方有军队,有**,那些***可以保护他们。”

就是这种割裂感,沈青经常会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应该是某些特定的词被消音模糊了吧。她也追问过,得到的答案仍旧是**。

次数多了,也就习惯了。总比自己彻底耳聋好。

大屏幕也经常播报新闻,笔挺端肃的军装,目空一切的倨傲军官。

在这个世界,从军是一项高贵的职业,贫苦人家的终极梦想就是自家的孩子能被选拔上,从军入伍,或者考入军校,有一番大前程。

李兰的口头禅就是,“要是将来小野能考上军校,我死也瞑目了。”

沈青嫌她这话不吉利。

大胆妈就喜欢说:“我家大胆要是被部队选拔上,我们一家子就能脱了贱籍,跟着大胆去城里享福了。”

此后又过了三年,这个世界似乎一直不太平,乡下因为消息闭塞倒还好,城里总能感觉到笼罩着一层阴影。沈青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反正打听也听不懂。

牧大夫一家子仍旧安稳度日。

李兰经常挂在嘴边,“不能因为明天要死就不好好过日子了吧?早几年就说咱这村子保不住,咱们都活不成,不也过到了现在。反而是那些自己吓自己的,吃喝嫖赌,抢劫杀人,活的人不人鬼不鬼的,先把命给折腾没了。”

“我不管别人怎么过,我就踏踏实实的过,等我攒够了钱,将青姐和小野的户口都买到城里去,不比在这胡思乱想啥也不干好!”

据说越靠近中心区,户口越贵,作为帝都的埃普里斯,落户就要好几百万。因为那里一套普普通通的一居室就要几百万联邦币。没有房子就落不了户。而且也不是谁人想在那买房都能买,必须是对国家有贡献的,或者十军区的权贵才有资格。

沈青有想过,自己当初从医院逃跑是不是错了?至少愿意接收她的福利院很靠近中心区。但转念一想,又否决了。

下口村,挺好的。

牧大夫李兰夫妇也挺好的。

**

村里来了一行五六个军人,迷彩军装,臂章银色,熠熠发光。这些人的气息同肯多城那些巡逻的军人很不一样。他们无一例外都长的很高大,训练有素,隐有威压。进了村子后,也不同任何人说话,连眼神接触都没,径自往村后几十里外的灰雾而去。

厚重的迷雾,存在很多年了,沈青问过,照样是***。

听不懂,就懒得问了。不过村里大人小孩都知道,那地方不能去,会死人。

有时候灰雾往村子这边移过来一点,村里人就会出现大小病症,浑浑噩噩,呼吸不畅。沈青却没什么感觉。每到这时候牧大夫的医馆就会很忙。沈青跟着牧大夫学了几年,已能独当一面了,装模作样的切脉,熬一碗苦草汁兑水。这些人喝完后,苦得眼泪都出来了,却都说整个人都脑清目明了。也有人自己挖了苦草回家熬水喝,没什么效果,后来还要跑一趟医馆。

沈青没什么良心,看一次病要收一百块。牧大夫急打岔,说:“苦草满村子都是,咱们虽误打误撞发现了这苦草有妙用,但也不能这么坑人。”最终将价格定在了五块。为了值这个钱,每个人都要切一次脉,装模作样的加量减量,显得很像那么回事。

对此,牧大夫也很莫名,但能帮到人,又得大家尊重,他也就懒得深究了,只说承了天运,祖宗显灵,整日乐颠颠的。

**

进入浓雾的军人,是八区哨兵编队,第九纵队第三小队队员。

自从四年前,六区昌西突降超S污染物,原本相对安稳的污染区忽然活跃了起来。虽然再没出现过人类生活中心区突降污染物的恶**件。但外围污染区的推进速度明显加快了不少。人类生活区不断失守。土地的丧失,人类不得不往城区迁徙,生产生活资料的短缺,犯罪恶**件增加,人类活得越来越艰难。贫民怨声载道破罐子破摔,权贵嫌恶愤怒难以忍受,原本信奉人性化管理的其他军区,也不得不采用八区的管理政策,严格户籍管理,禁止人员随意流动,三六九等,等级分明。

在所有军区都面临四周向中心浓缩的局面,八区肯多城再往下的丹通镇却是个例外。四年来,外围的污染区一直很稳定,没有丝毫进犯的迹象。

八区总长都没注意到这点,反而是各军区总长大会的时候江总长在会上提出了,他想派人去丹通镇调查原因。

殷世轩一听这话顿时炸了,声色俱厉,“好你个江敬仪,你不在你六区好好待着管好你的一亩三分地,手那么长,还管到老子头上来了。我抗议!我要求江敬仪立刻停止对我方的窥探,并发表全联邦电视讲话,向我方诚恳道歉,并作出赔偿!”

江敬仪严肃开口:“129年前联邦成立,本就是为了联合全人类的力量共同对抗污染物。所有大军区都联合签署过,污染物信息共享,不存在窥探一说。每年各军区的污染物调查报告都会上传到联邦军管委污染物资料库。你是连自家的调查报告都从来不看吗?”

这话可把殷士轩问住了。

他最近几年的重点都是在选拔培养异能者,对污染物的调查确实欠缺关注。

他是主战派,认为污染物的清理必须依靠哨兵和向导,通过战争对抗抢回土地。至于形成原因,怎么防范,他并不关心。因为过去的一百多年联邦花了大量的时间也损失了很多战力也没调查出个所以然。所以他早就转变思路认为在这方面投入再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浪费!

丹通镇的特殊也引起了别的军区总长的关注。但也有人说了,可能是时候未到,因为污染物的形成扩张也需要积攒力量。某军区某地就有过这样的案例。

殷士轩表示自己会派人调查原因,严词拒绝六军多管闲事。

最后,白塔的代言人夏秋敲响法捶,为近三年向导的觉醒数量大幅减少表示担忧。

殷士轩热切表态,说一定会加大全民搜寻力度,若是发现高等向导,一定会亲自送往白塔,为阁下分忧。

他嘴里的阁下永远只会指向一人。

视讯投影会议,露面的只有夏秋,但大家都知道宋钰君一直都在,全程旁听会议内容。

其他军区也纷纷表了态。

夏秋矜持而礼貌的点了下头,“那就有劳各位了!”

看来换地图只能下章了。女主下章恢复上一世记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越来越严峻的形势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我寄长风

狩心游戏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她在向哨世界修魔
连载中猗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