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你答应李知言那家伙由你写《修仙基础》了?”
林烛为自己倒了一杯云渺茶,仰头一饮而尽。
姿态随意得像是在喝白水。
凌寒压下心头翻涌的无数疑问,只是微微颔首,声音保持着一贯的清冷:
“闲来无事,做些实事,也是好的。”
林烛放下茶杯,目光平静地落在凌寒脸上。
那双总是带着笑意的眼睛此刻显得格外深邃:
“我也觉得由你来写这本书,是极好的选择。”
“只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或许需要你注意到。”
“是何问题?”凌寒微微蹙眉。
林烛直视着她,话语清晰而直接:
“姐姐,你是天之骄子。”
“很多在你看来如同呼吸般自然,不值一提的修行关隘。”
“对绝大多数人,尤其是刚刚触摸到仙途边缘的凡人来说,可能就是难以逾越的天堑。”
“你的‘常识’,或许正是他们苦苦追寻而不得的‘真解’。”
凌寒微微一怔,这个角度,她从未真正思考过。
她习惯了高处的风景,却忽略了山脚下攀登者的视角。
林烛身体微微前倾,眼神专注:
“所以。”
“你真要写这样一本普适的‘基础’。”
“就不能只凭自己的经验和理解闭门造车。”
“你需要去看,去看那些初学者的困惑与笨拙。”
“需要去听,去听他们提出的,在你看来或许幼稚的问题。”
“需要去问,问清楚他们卡在哪里,为何卡住。”
“然后。”
“思考出解决之道,告知他们,并验证这方法是否真的有效。”
“最后,才能记录在书上。”
凌寒第一次看到林烛身上散发出的这种近乎导师般的严谨气质。
与平日的俏皮判若两人。
“做这种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事。”
“最忌讳的,就是脱离实际的闭门造车。”
林烛最后总结道,语气郑重。
凌寒沉默了。
她不得不承认,林烛的话一针见血,切中了要害。
她说的,是真正的“传道授业解惑”之道。
紧接着。
林烛又说了一句让凌寒完全摸不着头脑的话:
“做事情嘛,要理论联系实践。”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古怪的词汇组合和道理,凌寒闻所未闻,眼中满是疑惑。
但林烛似乎并不打算解释。
她只是重新靠回沙发背,又给自己倒了杯茶。
“姐姐写书过程中,要是遇到什么困难。”
林烛捧着茶杯,语气恢复了平日的轻松:
“尽管和我说。”
“嗯。”
凌寒点了点头。
林烛啜了口茶,继续说道:
“我可以带你去找素材。”
“去外门弟子中间,听听他们的烦恼。”
“去凡人的城镇集市,看看他们求仙无门的迷茫。”
“甚至。
“可以带你去莽荒丛林深处问问妖兽的生存之道。”
“潜入深海探访海族的修炼法门……”
“只要你需要,哪里都可以去。”
她的语气带着一种奇特的包容和自信。
凌寒心中确实被说动了。
这无疑是最扎实的途径。
只是……
“你下周一要上课。若有需要,我会告知你。”
凌寒说道。
林烛歪了歪头,唇角勾起一抹了然的笑意。
林烛不再多言,转而从储物空间中取出一本厚重的古籍。
封面上是几个古老的龙纹篆字——
《太古龙渊秘闻录》。
很快。
林烛便沉浸其中,侧脸在柔和的光线下显得沉静而专注。
凌寒想起外门弟子们闲聊时提过:
林烛师姐最爱看书。
常常一杯茶、一本书。
就能在演武场角落、讲经堂台阶,甚至古树虬枝上消磨一整天。
此刻亲眼所见,方知不虚。
阅读时的林烛,敛去了所有外放的灵动狡黠。
散发出一种沉静内敛,近乎知性的迷人气质,与平时判若两人。
凌寒将案几上那厚如城砖的《修仙基础》资料收入储物戒,起身准备离开。
“姐姐,这是要去哪里?”
林烛的目光并未离开书页,声音却清晰地传来。
“去找大师兄。”
凌寒顿了顿,补充道:
“请他协助,调查宗门弟子在修炼中遇到的普遍疑难。”
她想到了林烛关于收集问题的话。
“喔,是要做调查问卷呀?”
林烛点了点头。
“那你……回家吃晚饭么?”
林烛终于抬起头,目光带着询问。
“回。”
凌寒应道。
“那好,”林烛脸上绽开温暖的笑意,“我等你回家吃饭。”
回家吃饭……
这四个字像带着温度,轻轻撞在凌寒心尖上,让她指尖微颤。
无论眼前少女身上笼罩着多少层看不透的迷雾。
有一点是无比清晰的——
她所做的一切。
无论是药膳、灵果、建议,还是此刻这句“等你回家”,核心都指向自己。
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关切。
这份真切,让凌寒心头那巨大的疑团都暂时被压了下去。
凌寒定了定神:
“那我出门了。”
“嗯,路上小心,早点回家。”
凌寒转身,正要迈步。
“等一下!”
林烛忽然喊住她。
迅速放下手中的《太古龙渊秘闻录》,小跑着进了厨房。
很快。
她拿着一个温润的白玉盒出来。
不由分说塞到凌寒手里,语气有些小责怪:
“拿着!去拜访人家怎么可以空着手呢?岳峙那家伙也是人呀。”
凌寒低头看去。
玉盒里并非之前的霜纹朱玉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