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初次“网聊”

书房自成一个小天地。

高耸的穹顶之上,无数细碎的灵光如星子般缓缓流转。

书架上悬浮着一卷卷流光溢彩的玉简。

陈列着承载着远古信息的龟甲兽骨。

甚至还有几枚缓缓自转的奇异晶石。

空气中弥漫着墨香,和灵木的清香。

“啧啧,小师妹,你这书房,每次进来都让人感觉像是闯进了上古道藏宝库。”

“还是这么气派得不像话!”

苏云岫忍不住再次感叹,眼中满是艳羡。

但是让她建一座这样的书房,静心读书,那可是难如登天。

两人来到中央那张由整块温玉雕琢而成的宽大书案旁。

苏云岫毫不客气地紧挨着凌寒坐下,笑嘻嘻地说:

“这样方便随时请教凌大才女!”

“开工开工!今日必破三千字!”

苏云岫给自己鼓劲般拍了拍脸颊。

凌寒收敛心神,从储物镯中郑重取出大师兄岳峙带来的那几枚玉牒。

她拿起第一枚,属于云霄仙宗弟子的那份,凝神将神识缓缓探入。

刹那间。

无数或清晰或模糊的意念、疑问,如同潮水般涌入她的识海:

“引气入体时,灵气在经脉中运行总感觉滞涩不畅,是何缘故?是否功法选择不当?”

“凝神静坐时,杂念丛生,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心若冰清,天塌不惊’?”

“炼气三层后,感觉进境缓慢,是资质所限,还是需辅以丹药外力?”

“宗门典籍言‘道法自然’,然弟子观日月轮转、草木枯荣,却难悟其中真意,该从何入手?”

“与人斗法时,常因灵力调度不及而落败,如何提升灵力运转的圆融与速度?”

凌寒深吸一口气,压下识海中翻涌的思绪,拿起下一枚——

属于魔教弟子的玉牒:

“我教功法讲究‘以杀证道’,初期进境虽快,然杀伐之气侵染心神,可有化解或疏导之法,不致堕入疯魔?”

“汲取怨煞之气修炼,如何避免被其反噬,保持灵台清明?”

“魔气淬体,痛楚难当,可有效减轻之法?”

“‘弱肉强食’乃我教信条,然一味掠夺,根基不稳,如何平衡掠夺与自身根基的夯实?”

“正道视我等如仇寇,我等欲求长生大道,可有共存之途?抑或唯有死战?”

紧接着是司天门弟子的问题:

“窥探天机,常遭反噬,可有规避或减轻反噬的秘术或法门?”

“卜算结果模糊不清,如雾里看花,如何提升卜算的精确与清晰?”

“命运之线纠缠难解,如何分辨‘定数’与‘变数’,从而趋吉避凶?”

“频繁使用卜算之术,感觉自身气运也在流逝,此为真否?如何弥补?”

“我派功法重‘知天命’,然知得越多,越觉束手束脚,失了勇猛精进之心,如何调和?”

百花谷弟子的疑问:

“以灵力疗伤,如何精准控制灵力输出,避免过犹不及,反伤病体?”

“辨识灵药药性,除典籍记载,可有更直观之法感知其本源生机与相生相克?”

“疑难杂症,病因复杂如乱麻,如何抽丝剥茧,找出真正的‘病根’?”

“灵气与药理结合,炼制丹药时,如何使药效与灵力完美融合,发挥最大效力?”

“行医济世,见惯生死,易生心障,如何保持仁心不灭,道心不损?”

最后,是那枚承载着最多、也最贴近“基础”二字的玉牒——

来自尚食坊收集的凡人与散修之问。

凌寒知道,这才是她这本书最需要照亮的人群。

她定了定神,神识沉入其中:

无数张平凡而充满渴望的面孔在她意念中浮现。

声音或苍老、或稚嫩、或粗犷、或文弱,带着最朴实的困惑与希冀:

“俺就想知道,俺这岁数了,还能不能修仙?是不是早就没指望了?”

“仙人老爷,俺们村里孩子,咋样才知道有没有那啥‘灵根’?有没有不用花钱的法子测测?”

“听说修仙要好多好多钱买丹药法宝,俺家穷得叮当响,是不是就没法修仙了?”

“俺在山上挖药,捡到本破书,上面画着小人儿摆姿势,照着练了几天浑身疼,是不是练错了?会不会死啊?”

“俺就想学点小法术,能让田里庄稼长得好点,或者跑得快些好躲山贼,这难不难?”

“散修没人教,全靠自己摸索,感觉处处是坑,怎么才能少走点弯路,别把命搭进去?”

……

凌寒猛地收回神识,睁开双眼。

只觉得一阵强烈的眩晕袭来。

仿佛刚从一场席卷亿万生灵思绪的风暴中心挣脱。

她扶住温润的玉案边缘,指尖冰凉。

第一次,她如此真切地“聆听”了如此多来自不同阶层、不同背景、不同诉求的心声。

那海量的、鲜活的、带着泥土气息和血汗味道的疑问、迷茫、痛苦与渴望。

如同汹涌的潮水,瞬间淹没了她。

原来。

在这浩渺的修仙界之下。

竟有如此多的人在黑暗中摸索、挣扎、渴求着哪怕一丝微弱的光。

去解答他们最基础、最迫切的困惑。

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

以及那源自众生最本真求索的磅礴力量。

让她心神俱震,久久不能平息。

「你需要去看,去看那些初学者的困惑与笨拙。」

「需要去听,去听他们提出的,在你看来或许幼稚的问题。」

「需要去问,问清楚他们卡在哪里,为何卡住。」

「然后,思考出解决之道,告知他们,并验证这方法是否真的有效。」

「最后,才能记录在书上。」

林烛的话语,清晰而有力地回响在凌寒耳边。

凌寒的目光落在那本《修仙基础初稿》上,指尖抚过封面,一股深切的惭愧涌上心头。

书稿中的内容,于她而言是梳理清晰的道理。

但对那些刚刚触摸仙途、甚至尚未入门的凡俗大众而言,何异于晦涩难懂的天书?

她自以为的“基础”,离真正的“基础”相去甚远。

究竟该如何,才能写出真正为他们解惑的书?

凌寒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与自我怀疑之中。

「姐姐写书过程中,要是遇到什么困难,尽管和我说。」

林烛温暖而笃定的声音,如同拨开迷雾的微光,再次在记忆中响起。

凌寒闭上眼。

方才玉牒中那无数张平凡面孔、那些饱含渴望与迷茫的声音再次汹涌而至——

年逾不惑的农夫、家徒四壁的稚童、捡到残卷惶惶不安的采药人……

他们的困惑如此具体,如此迫切。

她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众生希冀全部扛起。

睁开眼时,眸中的迷茫已被一丝决然取代。

她转头看向身旁的苏云岫。

师姐正伏案疾书,眉头紧锁,显然也沉浸在自己的阵道推演中。

凌寒没有打扰,悄然起身,退出了书房。

客厅里一片寂静。

她取出通讯玉牒,指尖悬停在林烛的名字上方,微微停顿。

最终,她凝神输入了两个字:

「在否?」

几乎在她点击发送的瞬间,玉牒便亮起微光:

「姐姐!我在!有什么我能帮你的吗?」

那活泼的回应仿佛带着少女独有的温度,穿透空间而来。

凌寒看着那行字,林烛笑靥如花的模样瞬间浮现在眼前

她心底某个角落悄然柔软,清冷的唇角也不自觉地牵起一丝微不可查的弧度。

她定了定神,指尖凝聚灵力,在玉牒上清晰地刻下疑问:

「初稿已成。」

「然细聆众生之惑,方觉书中所述,于凡俗黎庶,犹若天书,艰深难解。」

「当如何?」

文字简洁,是她一贯的风格。

依旧是秒回:

「姐姐,或许可以尝试将全书内容分级拆解?」

「譬如,最基础的修仙名词、概念,独立成册,作为启蒙读物,面向稚龄童子。」

「其后,将导引灵气、淬炼体魄之法,编撰成册,供年岁稍长的少年研习……」

「如此层层递进,形成一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科书’体系。」

「此体系既可交付世俗学堂开蒙,亦可作为宗门授业长老之教案根基。」

凌寒的目光扫过林烛的回复,瞳孔骤然放大,心中如同被一道惊雷劈开迷雾!

分级!

教科书体系!

这思路清晰而宏大,瞬间为她指明了方向。

将那些散乱的、无从下手的困惑串联成了一条可循的路径!

「此法甚善。多谢。」

她迅速回复,言简意赅,却饱含了豁然开朗的领悟与真诚的谢意。

「姐姐客气啦!加油哦,有任何需要,随时找我!」

「嗯。」

「那我先去忙啦~回聊!」

玉牒的光芒暗了下去。

凌寒指尖停留在玉牒上,那句“何时归来”在唇齿间盘旋,终究还是被咽了回去。

她只是再次输入了一个字:

「好。」

将玉牒收起。

凌寒深深吸了一口气,将心湖中因那少女而泛起的涟漪与未能出口的询问,尽数压下。

眸光重新变得清亮而坚定。

她转身,步履沉稳地走回了那蕴藏着无数智慧与未来希望的书房。

[求你了]给个收藏吧,都看到这里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众生之音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你的大师兄

太过分了二师兄

过天门

掌御星辰

傻了吧,爷会开花!【废土】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她执烛照归墟
连载中姬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