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长生面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窗外那方狭小的天空上,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齐珩他……不要我,是他没眼光,没福气,从今往后,我只为你们,为我自己活着。”

金母看着女儿仿佛一夜间成熟起来的侧脸,心中百感交集,既心疼又欣慰。

过了一会儿,金满仓回来了,他手里拎着一小袋米,几个干巴巴的馒头,还有一小包粗盐,他将当簪子换来的寥寥几枚铜钱小心地放在桌上,脸上带着几分窘迫和愧疚。

“只……只当了这些。”他讷讷道。

金珠珠却拿起一个馒头,掰成三份,将最大的一份递给父亲,一份给母亲,自己拿起最小的一块,用力咬了一口。

馒头又干又硬,喇得嗓子疼,她却努力吞咽下去,然后扬起一个笑容:“爹,娘,快吃,吃饱了才有力气想办法。”

看着女儿强装笑意的样子,金满仓和金母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相同的心疼与决心。

他们接过馒头,默默地吃了起来。

简单的食物下肚,身体总算恢复了些许暖意和气力。

金珠珠站起身,走到那扇破旧的木门前,透过门缝看着外面熙熙攘攘的街巷。

各种摊贩的吆喝声、酒楼伙计招揽客人的声音、食客的谈笑声……清晰地传了进来。

她的目光,最终落在了巷子口一家看起来生意颇为兴隆的酒楼上——醉仙楼。

那是京城有名的老字号,宾客盈门,觥筹交错。

一个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骤然照亮了她的脑海。

她猛地转过身,眼中闪烁着一种金满仓和金母许久未见的光彩,那是在她决定非齐珩不嫁时,曾出现过的、混合着倔强与势在必得的光芒。

“爹,娘,”她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却异常清晰,“我们也开一间酒楼吧!”

金满仓和金母都被女儿这突如其来的提议惊呆了。

“开……开酒楼?”金满仓结结巴巴地重复,“珠珠,你可知道开一间酒楼要多少本钱?要打理多少关系?我们如今……”他看了看家徒四壁的仓房,后面的话没说出口,意思却再明显不过。

“我知道,爹。”金珠珠走到父亲面前,眼神灼灼,“我们没钱,没势,甚至连个像样的铺面都没有,但是,我们有手艺啊!”

她指向窗外那家醉仙楼:“娘做的江南点心,曾是连御厨都夸赞过的!爹您走南闯北,尝过的各地特色菜肴数不胜数,那些方子,不都记在您脑子里吗?”

金母愣了一下。

她出身江南织造世家,于烹饪一道上确有独到天赋,尤其擅长制作各式精巧细致的点心,以往在家宴客,她的点心总是最受追捧。

可那毕竟是闲暇时的消遣,如何能当成营生?

“可是珠珠,开酒楼不是光有点心就够的……”金母犹豫道。

“当然不够!”金珠珠思路越来越清晰,语速也快了起来,“我们可以从小做起!不租铺面,就在咱们这仓房门口支个摊子!卖些娘亲拿手的点心,再配上爹记得的、几样简单易做又味道独特的汤羹小食!”

她越说越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热气腾腾的小摊:“本钱不需要太多,就用当簪子剩下的这些铜钱,去买最基础的面粉、油糖和食材,我来帮忙打下手,招呼客人!”

金满仓看着女儿熠熠生辉的脸庞,那颗在商海沉浮多年的心,竟也被这大胆的计划说得活络起来。

是啊,他金满仓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难道还能被眼前的困境逼死不成?

女儿都有这般勇气,他这个做爹的,怎能退缩?

“好!”金满仓一拍大腿,胖胖的脸上重新焕发出属于“笑面财神”的几分光彩,“就听珠珠的!咱们就从小摊子做起!你娘的手艺,加上爹这张尝遍天下美味的嘴,还怕弄不出好东西来?”

金母见丈夫和女儿都如此有信心,也渐渐放下了心中的疑虑,点了点头:“那我……我就试试。”

说干就干。

一家人立刻开始筹划。

金母凭着记忆,列出了几样所需材料。

金满仓则根据所剩无几的铜钱,精打细算地规划着每一样材料的用量。

金珠珠则找来一块破旧的木板和半截烧火剩下的木炭,趴在桌子上,歪歪扭扭地开始写画。

“珠珠,你在写什么?”金母好奇地问。

金珠珠抬起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在想,咱们的摊子,总得有个名字。”

她将木板转过来,只见上面用炭笔画了一个歪歪扭扭、却圆润可爱的圆圈,圆圈里面点了几个点,旁边写着两个同样稚嫩却努力工整的大字——珠玉。

“珠玉?”金满仓念道。

“嗯。”金珠珠点头,目光坚定,“金家的珠珠,和爹娘视若珍宝的玉。就算我们现在跌落尘埃,在我们自己心里,我们依旧是珠,是玉。而且……”

她顿了顿,声音轻了下来,却带着一种别样的力量:“我相信,我们做出来的食物,也配得上‘珠玉’二字。”

金满仓和金母看着那块简陋的招牌,再看看女儿认真的神情,心中都涌起一股暖流。

这个名字,朴素,却承载着一家人不灭的尊严与希望。

第二天天不亮,一家人就忙碌起来。

金母凭借着记忆和有限的材料,精心制作了几样小巧的点心:

玲珑剔透的梅花糕,酥香可口的杏仁酥,还有软糯清甜的豆沙卷,金满仓则熬了一锅香气浓郁的山菌汤,又拌了一碟爽口的凉菜。

金珠珠负责将那块写着“珠玉”的木板挂在仓房门口显眼的位置,又将家里那张破旧的桌子搬出来,铺上一块洗得发白的干净布,将点心和小食一一摆好。

此时,天色微明,街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

第一次站在摊子后面,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金珠珠的心跳得飞快。

她深吸一口气,学着记忆中那些小贩的样子,努力想开口吆喝,可声音到了嘴边,却细若蚊蝇,瞬间淹没在街市的嘈杂中。

有路人瞥了一眼他们简陋的摊子和那些看起来还算精致的点心,脚步却未停留。

时间一点点过去,太阳越升越高,他们摊子前却始终无人问津。

精心准备的食物,在清晨的寒风中渐渐失去了温度。

金母的脸上露出了焦急的神色,金满仓的笑容也有些维持不住。

金珠珠看着父母眼中渐渐黯淡下去的光,看着那些无人问津的点心,一股强烈的挫败感涌上心头。

难道……她的想法,真的错了吗?

他们真的……无法靠自己活下去吗?

就在希望如同风中残烛般摇曳欲灭时,一个穿着体面、像是某大户人家管事模样的中年男子,在几个随从的簇拥下,路过巷口。

他的目光,无意中扫过了金家简陋的小摊,落在了那块写着“珠玉”的招牌上,又仔细看了看桌上那些造型别致、即便冷了也看得出做工精细的点心上。

他停下了脚步,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他走上前,拿起一块梅花糕仔细端详,又凑近闻了闻那锅山菌汤的香气。

“这点心……是你们做的?”他抬起头,目光落在虽然衣着朴素,却难掩容色的金珠珠脸上,带着几分审视。

金珠珠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强迫自己镇定下来,点了点头,声音依旧有些发紧,却比刚才清晰了许多:“是,是我娘亲手做的,汤羹是我爹熬的,都很干净,味道……应该也不差。”

那管事模样的男子沉吟片刻,指了指桌上的几样点心和那锅汤:“这些,我都要了,给我包起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天幕:皇帝聊天群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狩心游戏

折竹碎玉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太子他非要入赘
连载中鸡腿还是苕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