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从未听过‘鬼谷子’之名,便问道:“这位鬼谷子是何人?”丁有义道:“这可说来话长了,这位鬼谷子据说是位奇人,传说此人姓王,年轻时随父亲隐居于鬼谷潜心研学。突有一天,睡梦中,上天赐予他一本天书,此书白日无字。可是每到夜晚,放书的房屋灯火自亮,鬼谷子初不知是何故,便去放书的桌子上查看,当他看到出现在书上的字后,大惊不已,便坐下研读。可当他第二天再想去研读时,却发现书中的字又不翼而飞了。到第二天夜晚,那放书的房屋灯火又再亮起,鬼谷子再到房间中查看时,书中又有字了,只是这次书中内容却与昨夜不同。”书生像听故事般,被丁有义勾起了兴趣,忙问道:“后来呢?”
丁有义接着道:“此书之奇在于,每夜都会呈现不同的内容,在半月内,鬼谷子便夜夜观书研读,最终记录成鬼谷子书籍留于后世,共十四章。世人对于鬼谷子知之甚少,其徒弟却是出名至极,孙膑、庞涓、苏秦、张仪都是他的徒弟。”书生道:“这四人我听过,小时听义父讲过。”
丁有义笑道:”世人都说,这鬼谷子人不出谷,便可操纵天下大势,当真是天下奇人。”书生恍然大悟道:“原来还有如此传说,这鬼谷子,当真乃天下奇人啊。不过,丁二哥,你们兄弟三人当真是博学多才啊,还会布下这八门金锁阵。”丁有仁笑着道:“我们兄弟三人,哪有这才能,这座林子啊,其实是此间一位高人所布,这八门金锁阵有里外两层,我们刚刚进入的乃是外层的生门,由内层的生门而出。”书生好奇地问道:“不知这位高人是何人啊?”丁有义向林子中央一个小屋道:“喏,就在那间屋里,你进去便能见到了。”
书生顺着丁有义所指方向望去,只见一座颇有气派的农家小木屋,牌匾上书“竹韵小筑”,看得出这小屋的主人,也有些文人气息,好奇道:“你们带我来,就是要我去见里面的人?”丁有仁道:“正是,随我来吧。”
丁有仁带着书生到门口,叩门叫道:“主公,您要见的人,我带来了。”只听得屋内一个老者的声音道:“进来吧。”话音刚落门便随即打开。
书生稍一迟疑迈步走进屋内,见这屋内陈设极其简单,四把椅子,一张小桌,一张书桌,一个书架,屋内再无其它物什,中间那椅子前坐着一名老者,一身道人打扮,青粗布长袍,发须均是花白,正在看书,两眼炯炯有神,气度不凡。此人正是十年前在竹林中,谢如风三人见过的,赠送他们八字真言的老者。
丁有仁送书生进屋后,便关上门退出了木屋。
那老者见书生走进屋来,放下手中书,抬头笑道:“小兄弟,你好啊。”书生见此老者仙风道骨,神气傲然,想到丁有仁此前说,屋中人便是那布置林中八门金锁阵的人,心里尊敬之心油生,恭恭敬敬地作了一辑,道:“晚辈林书生,拜见前辈,不知前辈要晚辈前来有何指教?”
那老者道:“呵呵,小兄弟不必客气,来来来,坐坐坐。”书生道了声谢在末首的一个椅子上坐了下来,道:“前辈,不知为何召我前来?”那老者仔细看了看书生,道:“你与你义父的性格不太像啊。”书生闻言大惊:“前辈识得我义父?”那老者微微一笑:“呵呵,当然识得十年前,在西边的竹林中有过一面之缘。”
书生不解为何会在西边的竹林中相遇,便问道:“西边的竹林?前辈为何在那里与我义父见过呢?”那老者便将十年前,如何与谢如风等人相遇之事,告之书生。书生方才知道自己义父十年前竟有如此境遇。
那老者道:“不知谢大侠师兄弟现今如何了?”书生道:“多谢前辈关心,十年前,扬州之乱以后,二位师叔伯生死不明,义父躲避石宝追杀,带着我在大铜山里生活,直至两个月前我才与他分开。义父因心中一直挂念赵师伯与孙师叔,去往山西附近寻找他二人。”
那老者微微点头:“原来如此,不过以老夫所见,你赵师伯与孙师叔尚在人间,你也不必担心。”书生听了大喜:“多谢前辈指点,那晚辈便放心了,相信不日义父便能寻到赵师伯与孙师叔,再来临安与我汇合。”
老者捋了捋胡须,在上首的椅子坐了下来,“小兄弟,实不相瞒,老夫今日唤你前来,还另有一事。”书生也觉得眼前这老者差丁家三兄弟唤自己前来,应当也不是闲聊,便即道:“前辈,不知有何事?”
那老者道:“小兄弟,不知方才穿过的那片树林之事,你应当还记得吧。”书生想起丁有仁的话,便道:“是的,丁大哥说那林中布置了八门金锁之阵,而且说是这屋中主人所设,想必就是前辈了吧。”那老者点头:“正是老夫所布。”
书生忽地想起还未曾请教眼前这位老前辈的名讳,便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作了一个揖道:“还请前辈恕晚辈冒昧,敢问前辈尊姓,如何称呼。”那老者又捋了捋胡子,笑道:“老夫姓庞,名讳谦孺,之前任大理寺丞,后来因为一些变故,便一直隐居于此。”
书生听闻后,肃然起敬道:“前辈原是朝庭命官,晚辈有礼了。”庞谦孺微笑地向书生做了个手势,示意书生坐下便可,道:“小兄弟,坐坐坐,在朝中任职也已是几十年之前的事了,现在老夫也只是一介草民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