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虚观主玄玹真人,是一位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的老者,平日深居简出,多在主峰静修,寻常弟子难得一见。这日,他心血来潮,未带随从,独自一人在观内缓步巡查,看似随意,实则灵识如春风化雨,悄然拂过观中各处,感知着弟子们的修行状态与宗门气象。
行至靠近后山的杂役院与厨房区域时,一阵奇异的灵力波动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波动极其微弱,若非他修为高深,灵识敏锐,几乎难以察觉。这波动并非寻常修炼或施展法术所产生,倒更像是一种极其精妙的、对自身灵力近乎本能的操控与运用,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感。
玄玹真人目光微动,脚步未停,看似随意地转向了灵力波动传来的方向——厨房后院。
此刻,小七正全神贯注地进行着他的“厨房修行”。灶台上,他那口黑黝黝的平底锅里,正翻炒着一些普通的灵谷和野菜。他没有使用猛火,而是控制着灶膛里温和跳跃的火苗,同时,他的右手掌心若有若无地贴着锅柄,一丝微弱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火属性灵力,正以一种极其稳定而精妙的频率,持续注入锅体。
在他的操控下,锅体受热均匀得不可思议,锅内的灵谷和野菜在恰到好处的温度下翻滚,每一粒谷子都受热均匀,逐渐变得金黄饱满,散发出纯粹的谷物香气,却没有丝毫焦糊。野菜也在精准的火候下保持了翠绿的色泽和爽脆的口感,灵力流失被降到了最低。
这种对火候的掌控,已经超越了普通厨艺的范畴,更像是一种融入本能的天赋,一种对“器”(平底锅)与“火”(灵力)之间微妙联系的深刻理解与驾驭。
玄玹真人静静立于院门阴影处,未发一言,目光落在小七那专注的侧脸和稳定操控着锅柄的手上,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
他认得这个孩子。戒律长老玄嶙新收的记名弟子,名叫汤小七,据说是身世可怜的孤儿,灵根资质更是杂驳不堪,乃是下下之选。观中关于他“锅盾侠”的笑谈,玄玹真人也偶有耳闻,只当是弟子间的趣闻,并未在意。
然而此刻,亲眼所见,却让他对这个资质平庸的孩子有了新的看法。
如此微弱的灵力,却能展现出这般精妙入微的操控力,尤其体现在对“器”与“火”的驾驭上,这绝非寻常。这需要何等惊人的专注力、感知力以及对自身力量细致入微的掌控?这已不是简单的熟能生巧,更像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流淌在血脉中的天赋,只是恰好通过这口不起眼的锅和烹饪之事展现了出来。
“器道”……亦或是更偏门的“御物之道”?
玄玹真人心中思忖。清虚观以剑法、道术立宗,对器道、御物之道虽不排斥,却也并非主流。门中精于此道的长老和弟子并不多。若此子真在此道上有非凡天赋,倒是一条或许能弥补其资质不足的蹊径。
只是,看他所用之“器”,竟是一口凡俗常见的平底锅,倒是有些……奇特。是巧合,还是另有缘由?
玄玹真人并未现身打扰,只是默默观察了片刻。他看到小七将炒好的灵谷野菜盛出,那食物色泽诱人,香气纯粹,显然火候掌控已臻化境。随后,那孩子又拿起锅,就着灶膛余烬,开始练习那种古怪的、被其他弟子戏称为“颠勺”的动作,手腕翻转间,对力量的运用也带着一种异乎寻常的精准与协调。
“心性沉静,于微末处见真章……玄嶙师弟,倒是收了个有趣的弟子。”玄玹真人微微颔首,心中已有计较。他并未急于下定论,也未打算插手玄嶙的教学。天才的幼苗,需要合适的土壤和时机,过早干预反而不美。他只是将这个名叫汤小七的弟子记在了心里,准备日后多加留意其成长。
一阵清风拂过,院门阴影处已空无一人,仿佛从未有人来过。
小七对此一无所知,他刚刚完成了一次完美的控火练习,正满意地看着锅中粒粒分明的金黄灵谷。他擦了擦额角的细汗,只觉得心神舒畅,对自身灵力的掌控似乎又精进了一丝。他并不知道,自己这日常的“修行”,已然落入了观主眼中,并留下了一个颇为特别的印象。
他将这份带着纯粹谷物香气的食物仔细包好,准备带回与兔子精分享——如今他偶尔也会带些自己精心烹制的、不含灵气的食物去秘密基地,那只馋嘴的兔子精对此很是喜欢。
夜幕悄然降临,清虚观依旧如往日般宁静。但一颗关于“器”与“御”之道天赋的种子,已悄然在观主玄玹真人的心中埋下,只待合适的时机,或许便会破土而出,为小七本就充满变数的修行之路,带来新的可能与转折。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