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邵冬生见顾睢神色诚恳,确是真心想要平息事端,便果断开口,目光清亮地看着两人,“我们出了这巷子,便会将今日之事忘得一干二净。”她特意转向那黑衣男子,补充道:“这位,聂公子,也请宽心,我们并不是多事之人。”
黑衣男嘴唇翕动,还想争辩什么,被顾睢抬手轻轻拦住。“聂兄,够了。”顾睢的声音虽轻,却自有一股让人信服的力道。
“罢了!”黑衣男像是被抽干了力气,却又强撑起一股虚张声势的硬气,“就算你们出去宣扬,大不了……大不了一死而已!”
一旁摇着扇子的玉万珰听到这番言论,眉梢微挑,露出一丝玩味的笑意:“呵,以死相挟,让对方顾忌于背负逼死人的恶名而不敢声张?你这想法,倒是透着几分无赖的狡黠。”
本以为这番调侃会激怒对方,不料黑衣男听了,非但不恼,反而像是被点破了心中潜藏的、自己都未细想过的“妙计”,下意识地抬了抬下巴,竟流露出几分你奈我何的受用神情。
“好了,既然误会已解,此地不宜久留,先出去再说。”邵冬生无心纠缠,出声打断了这诡异的氛围。
几人相继点头,默不作声地一同向巷外走去。沉默中,黑衣男子终究按捺不住好奇,开口问道:“你们,方才为何要跟着我们?”
这话也勾起了玉万珰的兴趣,他侧头看向邵冬生:“是啊,这我也好奇得紧。”
邵冬生略一沉吟,言简意赅地答道:“我对人的情绪感知比常人敏锐些。”她目光转向黑衣男,问出了心中的疑惑:“你的恶意是针对顾睢的,那几乎同等强烈的兴奋,又是为何?”
黑衣男显然没料到自己的心绪竟被如此直白地洞悉并道破,愣怔了片刻,才有些讪讪地回答:“我,我没想到与我通信两年、志趣如此相投的知音,竟是书院里人人称道的楷模顾睢。方才认出他时,确,确实有些难以自抑的兴奋。”这兴奋与杀意交织,构成了他先前那般扭曲的情绪。
顾睢在一旁点头,语气带着些微的自嘲和感慨:“实不相瞒,得知一直与我畅谈古今的笔友,竟是书院里,以人缘广博著称的聂兄时,我也同样感到十分意外和惊喜。”
“咳,”黑衣男像是才想起至今未曾通名姓,连忙拱手,语气郑重了些,“在下聂兴言,见过两位。”
“邵冬生。”
“玉万珰。”
听到后面这个名字,顾睢与聂兴言几乎是同时刹住了脚步,猛地转头看向玉万珰,眼睛瞪得溜圆,异口同声地低呼:“常州小霸王‘玉万珰’?!”
玉万珰一听这绰号,耳根瞬间烧得通红,手中扇子“啪”地一合,羞恼道:“胡说什么!哪来的混账绰号!”
邵冬生见状,努力压下嘴角的笑意,出声替他解围,岔开话题道:“你们不是花县本地人?”
顾、聂二人从震惊中回过神,齐齐摇头。顾睢答道:“我等是常州辉海书院的学子,此次是与同学游历至此,没想却在这里发现信友”
“辉海书院?这书院名字倒是特别。”邵冬生沉吟道,她此前虽到过常州,却并未久留,对当地书院知之甚少。
玉万珰这才开口:“此乃天子为庆贺太子殿下降生,亲赐之名。”
“既是如此,为何书院不在京师?”邵冬生觉得有些奇怪,按常理,这等意义的书院该在京城才对。
聂兴言一听这个,立刻来了精神,抢着说道:“这个我知道!当年天子与天后巡幸江南,途中发觉天后凤体有孕。然则京路遥远,天后贵体羸弱,不堪长途跋涉。御驾行至常州地界,天际忽现七彩长虹,经久不散。随行司天监官员推演天象,言说此地有祥瑞之气汇聚,主大吉。圣心大悦,便决定暂驻常州,直至太子平安降生。”他说得眉飞色舞,仿佛身临其境,“太子诞生之时,可是异象纷呈——长虹贯日,喜蛛垂丝,更有百鸟环绕行宫齐鸣,三日不绝。陛下龙心甚慰,当即凌空一指,定下书院基业,亲赐‘辉海’之名,寓意光辉瀚海,泽被天下。院中学子,将来皆为太子臂助,辅佐东宫。”
“这真是天大的祥瑞吉事。”邵冬生闻言笑道。却忽然察觉身旁三人情绪似乎都低沉了下去,不禁疑惑:“怎么了?”
顾睢停下脚步,声音压得极低,透着一丝沉重:“太子殿下确是仁德聪慧,勤政爱民,陛下亦钟爱有加。只可惜,如今年岁渐长,却深居宫中,少有音讯外传,听闻是,遭奸佞之辈隔绝圣听,蒙蔽左右。”他话音刚落,聂兴言便紧张地扯了扯他的袖子,面露惶惧:“顾兄!慎言!此话岂可在外随意说起!”
顾睢抿了抿唇,没有反驳。玉万珰也收起玩笑之色,难得正色道:“辉海书院身份特殊,历来是多方瞩目的焦点,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顾兄,心中虽有丘壑,但出口之言,还须再三斟酌,免惹祸端。”
“我明白。”顾睢点了点头,神色间有些复杂。
邵冬生算算时间,那时候她似乎也刚出生,就算是在醒事时怕也没空听这事,忙着抢食呢。
几人一时无话,沉默着走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便已到了巷口。顾睢与聂兴言拱手作别:“二位,今日多谢,有缘再会。”
说罢,两人的身影迅速汇入街上的人流,消失不见。
邵冬生收回目光:“我们去找单雨她们吧,怕是等了许久,要着急了。”
玉万珰点头同意。
此时天色已然向晚,白日的喧嚣渐渐沉淀下去,另一种庄重而热闹的氛围在空气中弥漫。那座精心搭建的香桥之下,各式贡品早已摆放整齐。许多百姓手持香,面容虔诚,默默祈愿,然后依次低头从桥下穿过,完成这祈求姻缘顺遂、家庭美满的仪式。玉万珰不知从何处拿来两炷香,递了一炷给邵冬生:“紧赶慢赶,总算没错过。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