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从西大街转弯往南,很快抵达通济坊。
檀昭扶着安澜下车,碰见留守三名禁卫围着一辆青蓬马车,拔刀守候。
张首领疾步靠近:"檀大人,适才一陌生男子驾车到檀府,里面有个五花大绑的汉子,说这人是您要找的。车夫还留下一份信,说要您亲启。" 张勤递上信件,以及一双布帛手套,细心嘱咐道,"大人小心,只怕万一信纸沾有毒液。那位车夫来路不明,头戴斗笠,故意遮掩面容,给了信后,他便弃车离去。"
檀昭谢过,接了信,转身看向安澜:"夫人可先进去歇息。"
安澜摇头:"我陪着官人,就一会儿不打紧。你且看信,还有车里那人?"
檀昭颌首,走远几步,戴上手套慢慢启信。
里面仅四字: 刺客吴发。
吴发?那个七夕刺杀不成,落水逃跑的刺客?!
檀昭蓦然一惊,忙不迭地打开那辆马车。
车上那位被捆绑的汉子刚苏醒,口中塞着布条,只能干瞪眼地呜呜叫唤。檀昭不认得他,他却认得檀昭,又急又怕,蠕虫似的扭动身子往边上挪。
究竟谁做的这些,出于何等目的?!
檀昭暗惊。
安澜靠近:"车上谁人?"
檀昭向张首领交代几句,继而牵起安澜的手,走往府内。这个举动他做得自然而然,却在其他人眼里不可思议。
安澜也觉得不习惯,轻轻挣脱手,思量如何询问,便在僻静处停住脚步,扯了扯他的衣袖,娇声道:"檀郎,一定是什么大事情?你别瞒着我,你若不说,我害怕,又会寝食难安。"
檀昭不想她介入危险,再三思量,问道:"七夕那夜,有一刺客落水逃跑,娘子可有看清他的面容?"
安澜忙点头:"看清了! 那时明月高照,河畔飘着许多水上浮,亮堂堂的,所以我看得挺清楚。" 她有意解释一番,继续道,"那人眉毛粗短,三角眼,总之贼眉鼠眼的,鼻头宽大,还有,他左眼角有一道疤。"
给的信息足够详细。
"难道,车里是他?!" 安澜佯装惊惧。
檀昭沉思她的描述,与车内那人外貌像似,"你先回屋。有件要事,我需立刻办了。" 檀昭又牵住她的手。
彼时樱桃等人赶来,释然呼道。
"夫人回来了!"
"郎君找回夫人了!"
闻见动静,婆婆与母亲彼此搀扶走来,抱紧安澜。
回家。家的感觉。
身体的温暖,心潮的澎湃,安澜蓦地眼眶酸楚:"阿娘,阿婆,让你们着急了。"
阿娘:"宝儿平安回来就好!"
阿婆:"累了吧,快些歇息用膳!"
檀昭看在眼里,微微一笑,向她们辞别。
安澜回眸,晓得檀昭要做甚么,嘱咐道:"官人小心。"
「我能力有限,只能帮到这步。」
「接下来靠你了!」
.
檀昭雷厉风行,即刻押着吴氏,去到御史台狱。为了谨慎起见,他吩咐张勤快马加鞭,赶去开封府打听有何消息,很快得知,开封府在傍晚收留了六位失踪少女,她们皆困于欲城西都极乐,被人救出。
好巧。这两件事有否关联?
吴发之事暂不可透露,他要占据先机,亲自,即刻开审。
侍御史任真被连夜招来,作为佐证,还有一位书吏记录供词。
吴发被关在一间密不透风的屋里,双手被铁链悬起,臂膀露出黥刺。
桌上各类骇人的刀锯、钳子、铁锤等刑具,墙面挂着倒钩的鞭子,还有两张不知人皮还是其他什么皮。墙角铜炉燃烧,**辣地吐出猩红的地狱业火。
檀昭换了一件白袍,打量各类刑具,似在郑重挑选。
像是索命的白无常。
吴发吓得毛骨悚然,双手用力扯着铁链,高声叫唤:"你,你要干什么! 为何抓我?!" 他本以为躲在欲城,官府不会这么快找来,等雇主付完酬金,远走他乡之前,今日最后一次去酒楼玩个痛快,哪知,一转眼,人被绑在牢狱里!
少顷,檀昭取下鞭子,不紧不慢地走来,唇角牵出一缕阴森笑意。
"吴发,别再装了,七夕刺杀我的,一个是前殿前司侍卫张山,还有一人就是你!"
吴发慌忙狡辩:"我不认得你! 你你是谁,竟敢动用私刑,还有没有王法?!"
檀昭挑起凤目,唇边那抹笑意越发阴狠几近邪魅:"御史台就是王法! 我早就查清一切,今日派人将你捉拿归案! 说,你们背后谁人指使!"
檀昭故意激将,将猜测当作事实。
话罢,他落下一鞭。
吴发猝不及防,大声哀嚎,完全没料到这人下手如此狠毒。
"你说不说,那夜行刺我,究竟受了谁人指使?!" 檀昭抬手又是一鞭。
皮开肉绽,鲜血飞溅。
吴发痛苦不堪,脑子里乱糟糟的。
檀昭容不得他思量,步步紧逼道:"我好心提个醒,你老实交代还来得及,我能保你性命,否则,等着你的,唯有,凌——迟——!" 他丢下倒勾鞭,从桌上取了一把锈迹斑斑的尖刀,比划几下,往吴氏的手臂猛地扎入尖刀,挑下一片血肉。
随着吴发的嚎叫,檀昭扯唇一笑,威慑道:"疼?凌迟可是这个的万万倍,千刀万剐,连续三天三夜,定让你生不如死! 你平生罪恶多端,死后,亦是永世不得超脱!" 檀昭双眸猩红,思及妻子受伤疼痛,险些丧命,心里的恨更是熊熊燃烧,话罢又用刀割了吴氏一片,两片血肉,"还不快说!"
吴发痛得意识不清,努动嘴唇:"大人饶命,我说…… 有人买通我,还有张山,刺杀,未遂,那人还想杀我灭口,被我抓住把柄…… 应是,户部侍郎……"
"户部侍郎崔思贤?" 檀昭抬声问道,似乎并不震惊。
吴发虚乏点头,身子疼得一抽一抽的。
做官的都是狗咬狗,他只想保住小命。
檀昭快步行到任真他们面前:"你们都记下了?"
"记下了。" 书吏记录吴氏的供词,手都在发抖,写完后,立马拿去让犯人画押,作为"招状"。
任御史亦是紧张,记录审讯大致过程,简化血腥场面。
"檀大人,请您过目。" 任真将审录书递给檀昭,顺道打量他。
这人白衣染血,润玉似的脸庞也有几缕鲜血,眼尾猩红,唇边噙着一缕几近邪魅的笑意,与往常温文儒雅,清冷镇定的神态大不一样,甚为极端的两面性。
任真的脑海里闪过那个称号,玉面阎罗。
审讯从头到尾,任真看得胆颤心惊。他并非第一次目睹檀昭亲自审讯,然而,总会被震惊到,檀大人铁腕狠辣,步步紧逼,有种强大的慑服力,并且确实有效。最厉害的是,檀大人心思慎密,十拿九稳,每番必有佐证与书吏在场,规避别人举报他单独私刑。
"深夜劳烦任御史,抱歉,多谢。" 檀昭读完那份简报,颇为满意,察觉任真惊悚的目光,檀昭抬眸看去,"这事先莫传出去,早朝之际,还要劳烦任御史吩咐下去,请太医过来看看犯人,千万别让他死了。"
任真从檀昭的眸光里捕捉到一丝深意,只是,暂且猜不透他所思所想。
呼,任真暗自吁了一口气,檀大人城府极深,好在他清明廉洁,心系社稷民生,否则争权夺势谁能斗得过他。
.
卯时五更。
垂拱殿内沸反盈天,开封府寻回失踪少女一事成为重点。
今上对此不太知情,先前御史台好像进谏过,问道:"听说这事与欲城相关,是大理寺破的案?"
负责此事的大理寺少卿陈问走出一步,碍于面子,稍加掩饰道:"回陛下,我们快要查到西城区域,不知被何人抢先一步。我们会配合开封府继续调查,捋清事情来龙去脉。"
部分朝臣也都听闻风声。
"听说有个姑娘叫魏婵娟,说是一位年轻公子救了她们。"
"也有人说,那位公子过去玩耍,许是善心突发。"
"会不会有何圈套?"
"未尝不可能,欲城那儿什么鸟都有。"
众说纷纭,皆对那位神秘少侠十分好奇。
檀昭抓住机会,手执朝笏,上前进谏:"陛下,二三十年来,欲城一直作为法外之地,隐藏诸多胡作非为、穷凶极恶之徒,譬如西都极乐,说是酒楼,还开赌场,角斗场,贩卖人口,逼良为娼,残害未及笄的少女,罪大恶极,不可饶恕! 如今正是时机,请陛下即刻派兵,先对西都极乐进行清剿,擒拿主犯,惩一警百,以示王威,随后清理整个欲城。"
此言一出,众臣皆惊。
"陛下不可! 欲城离京城太近,多是亡命之徒,万一激怒他们,怕是会对京城不利。" 枢密使张乾坚决反对。
十五年前,张乾曾是枢密院都承旨,掌管承接、传宣机要密命,深受前枢密使王蒙看重,后来晋升为枢密副使。前年,王蒙卸任枢密使一职,张乾成为枢密院的新长官,常与檀昭政见不合。
檀昭早已深思熟虑,驳道:"京城百姓的安危固然重要,欲城也有两三万百姓,难道他们的命不是命?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也请陛下维护欲城百姓性命。此外,若让欲城继续恶化,朝廷对此置之不理,迟早有一天引火烧身,危机京城安危。"
有些官员便从经济上劝道:"欲城每年上缴大量税资,倘若清剿,财政上亦是一大损失。"
"沈尚书,崔侍郎,你们说是不是?"
沈博文本想传递烫手山芋,转头一看,户部侍郎崔思贤怎么不在?沈博文抹了抹汗,战战兢兢地回道:"欲城每年上缴,大约白银三万两,绢万匹,还有其他物资,臣回户部后,与崔侍郎好好查一查。"
檀昭舌战群臣:"不义之财不可贪,况且,待清理后,朝廷驻兵,驻官,可将欲城正式设县,归开封府管辖,也未曾不可。如此一来,财政、民生、军事皆可发展,当地百姓亦能安居乐业。"
今上早想清理欲城,一直等待时机,眼见朝堂政见不合,迟疑不决。
檀昭抛出杀手锏,向今上禀告抓获吴发之事:"逃犯就藏在西都酒楼,赌博闹架,昨日被人擒获。臣连夜审问,犯人已经招状,背后指使者乃朝廷重臣! 若要深究真相,还请陛下立刻出兵,清剿西都酒楼。"
此言一出,无疑是惊天消息,掀起朝堂巨浪。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0章 用刑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