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少男的脸红,胜过…

方才趁人都在崇化堂,门禁虚空之时,几名八斋生员溜出太学,去开封府报了官。

闻竹等人将一应证据呈与推官,而后便被武人们半请半赶着出了崇化堂。依旧不放心,便在堂外候着。不知过了多久,吕祭酒和推官相互揖让从堂内走出,脸上各自挂了逢迎的笑。

贾学录终究是被带走了。

杨世英平复情绪后,便回八斋斋舍去看小武,董生、嘉惟放心不下,陪他同去。没能见小武最后一面,自此成了杨世英今生心结。

事关人命,现在又是极热的暑月,仵作即刻便要来验尸。

送客自伤身易老。

闻竹在心中反复咂摸这半句诗,却始终不得其要义。

……

“哈哈哈哈哈,‘送客自伤身易老’,闻修之,别忘记你说过什么,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方才在堂中,闻竹等人正要出门,贾学录用尽全身力气挣扎起来,扯着嗓子,冷不丁向闻竹丢出这样一句话,前言不搭后语。

贾学录力气拗不过武人捕快,挣扎徒劳,牢牢地定在原地,嘴里依旧吐着含混不清的语句。

吕祭酒和开封府推官了解过情况,都道贾学录多日情绪不稳,以致神志不清,只让武人牢牢按住他,未将疯话放在心上。

闻竹心中疑惑,抬眼却见纪宣先一步挡在她身前,似乎这样便能隔绝贾学录的诅咒。

闻竹浅笑,对贾询的疯语,她更多的是疑惑。贾学录要想骂人,昨夜在斋厨中便可说尽。如今大势已定,何至于多此胡乱之语?

目光越过纪宣,对上那双浑浊且疲惫的眼睛,闻竹越发疑惑。

此语之意,绝非只在表面。

“你看,”纪宣看着从门中出来的吕登敏和推官,开口打断她的沉思。同窗身故,他声音沉重,“他们笑得多开心啊,人命、血泪,对他们来说,似乎无足轻重。”

“伤不在自己身上,谁知道疼?世上尽多此辈。”闻竹此时也打不起精神,带了些自嘲,缓缓道,“若不是小武……只怕吕登敏他们真要搪塞过去了。触犯律法者受惩罚本是天经地义,什么时候竟反需我们费尽心力才能实现?这是真正的怪事儿啊。”

她叹道:“造化弄人,一夜之间,竟生了如此多变故......不出意外,贾学录也活不成了。”

她们当初想的,不过是找出伤人者,让太学诸生不必终日惶惶。

可事态如林中之火,她自以为抓住了发端,便能掌握火势。以为自己是风,能够恣意导引林火,殊不知自己只是众多林木中不起眼的一株,直到火蔓延到身旁,才发觉自己毫无控制之力。

如果在上一世,小武本不必死的......

“你是天地间的变数。”

道人的话又一次如惊雷般在闻竹脑中炸开。当日在保康门,闻竹甚为不解,现今方咂摸出些许意味。

上一世未发生的,如今一桩桩接踵而来。她并非毫无察觉,只是事情大多琐碎复杂,她并未放在心上,只是在心中埋下了种子。小武的事发生之后,这粒种子急速生长,超出她的意料,再也无法忽视。

难道她的到来,也成了小武横生变故的一环.......

结论太过沉重,足以使她的精神世界坍塌崩坏。

纪宣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她切断自己的思考,不让自己继续想下去。

“依斗讼律保辜法,‘以他物殴伤人者辜限二十日,以刃及汤火伤人者辜限三十日。限内死者,则依杀人论。’小武从受伤到过身不过半月,贾学录死罪难免。”

想缓和沉重的气氛,也想止住自己漫无边际的思绪,她一时不知如何做,也只能将注意转向身边的纪宣,无力地打趣:“之前不知道,殊成对律法倒颇有研究。”

他们站在树荫下,纪宣抚上粗糙的树干,一时怅惘:“当年叔父听讼断狱,我便在后面偷听。入迷时,腿蹲得麻了也不知道......一来二去,才能略懂些。”

“其实你今日令我刮目相看......不止在这一处。”

闻竹存心勾起他好奇,故作玄虚地抱起手臂,转过身去,频频摇头。

被这么一钩,他起了探究之意,同她纠缠起来。脸上愁云渐渐散去,露出久违的笑意。

闻竹纠缠不过,转过身来,正对上纪宣那双充满热切的眼睛,毫不躲闪。

“原来,你也有冷脸生气的时候。”

纪宣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

“又不是神仙,谁一辈子都不生气的呢?”

“那倒不是,”闻竹绕到他前面,勾起一抹坏笑,“你生气的时候,倒更像神仙呢。”

不知为何,他忽有些脸热,微微垂下头,树荫投下的影子在他俊逸的面容上移动,勾起一抹温润的笑,不觉间柔下声音:“刚才那个情形,神仙来了都要挨上两拳——权宜之计,没吓到你吧。”

她噗嗤笑出声,摇摇头。

“不过,我的确不常发脾气,方才还觉生疏......那你觉得,”纪宣抬起头,笑着把问题抛给她,“我演得如何,可入得了眼?”

纪宣自己也觉得奇怪,他自小修身养性,发怒放狠全然不是他所惯常。今日不知为何,看到闻修之还有其他几位同窗被人推倒在地,竟真有些薄怒。借着这股劲,三分怒演作七分,又借着假刀,勉强镇住了场面。

“白虹贯日,彗星袭月啊!看自诩剽悍的柴生他们,一个个的,活像群木鸡。不过——”闻竹若有所思,扶着下颌,似是要发表什么高论:

“兄还是过于俊秀了些!要是再丑点儿,这里......多几道疤,保准他们抱头鼠窜。”

纪宣知道闻竹存心要逗他开心。虽因同窗之事感伤,可见她一本正经,他忍俊不禁,眼中笑意更浓:“好你个闻修之,我一会是神仙,一会是江洋大盗,平常不知怎么腹诽我呢?”

纪宣笑着捶上闻竹的肩膀,闻竹有些吃痛,面上强撑笑意。纪宣把她当成男的,纵是温润公子,锤起人来也没个轻重。

闻竹制住他的手,连忙转移话题:“对了,你们那刀从哪儿来的?”

纪宣突然想起了什么,神秘道:“也是,你来太学晚些,有些事没赶上。”

也就在闻竹入太学前两年,那时先帝在位,西项频频犯边,战事吃紧,大邺军战况并不乐观。为呼应边境战事,先帝特下旨意:汴京国子监太学诸生,均加一门武学课。为此,太学也进了些未开刃的短刀短剑供生员使用。自两国和谈,又加先帝殡天,新皇登基,习武之事也松懈下来。那些器具被随意堆在崇化堂边角的废屋中。纪宣进太学早些,知道这些旧事,情急之下,便和嘉惟取了那些东西来充场面。

“不过是些假把式。”纪宣摆摆手,他和嘉惟正是知道,这东西伤不了人,才敢往人群里扔。

风波自上午起,如今正是下午最热的时候。两名少年心照不宣地打打闹闹,都尽力抑着思绪,不让自己去想别的事情。

二人顶着烈日,心思各异,不约而同踏上往八斋去的路。

开封府多日审理,太学学官贾询伤人案也有了眉目。

贾询嘴巴不硬,刚被羁押时神志不清,吐了不少胡话,后几日审理才渐渐好些,陆续详细交代一应作案情况,口述笔录,签字画押,还算得上顺利。

仵作验尸后得证:太学生员武固除手部、腕部外,别无多余创口,死于破伤风。武固家人已领了尸身,回祖籍安葬。

到此为止,案件清晰明了。祭酒吕登敏自打昨日见了开封府主理此案的判官,始终头痛不已。

经此一案,折了下属,还闹出了人命。他即将任满,一篓子的破事,全在这时赶了上来。

吕登敏闭目斜靠在圈椅上,旁边两名侍女轻柔打扇,房中无一丝声响,吕登敏心中却始终静不下来,挥手让门口备作支应的两名小厮退去。

判官还算懂事,知道什么事能拿主意,什么事不能。

贾学录嘴不硬是好,可什么都往外漏就是不好。竟在询问中吐露出许多与本案无关的事来。判官听得惊出一身冷汗,忙叫四下人等退去,结果越审越惊......判官在官场多年,怎不知晓其中要害,也不敢将笔录原封不动地呈上结案,遂连忙来和吕登敏商议。

“吕公,贾询供述虽不能全信,可若为真......着实难办——贾询曾为太学属官,吕公秩满升迁在即......下官不敢妄作决断,今儿个斗胆来请吕公指点。”

判官为此事愁苦不已,贾询在讯问中,声称本案事关什么淫祀邪道?

要知私传邪|教乃十恶之一,重案中的重案。

判官的话言犹在耳,吕登敏当时没拿定主意,只先让他延缓结案。

门外忽传来响动,小厮打量着主人的神色,放轻脚步,不敢高声:“官人,姚十三郎来了。”

吕登敏双眼猛睁,直起身子。

姚十三?他来做什么?

这位十三郎是姚相的小儿子,不到三十就坐了高位。饶是吕登敏自恃势大,也不敢怠慢。

“快请!”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三号风球

在星际开密逃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天变不足畏
连载中俞乘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