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的卑微,如此的令人心疼,犹如一把锋利的匕首,直直地刺入他的灵魂深处。他微微别过头,避开她的视线,声音带着浓烈得快要溢出来的疲倦:“那么……贝拉维尔小姐,请把耶路撒冷当作你的一场梦吧。”
他们又回到了最开始认识的时候,对彼此的尊称。阿伊莎内心的悲痛又加重了,因为梦总有尽头,而此刻,鲍德温四世便是那个无情的宣判者,要将她从这场梦境中驱赶出去。
她感到一阵惆怅,慢慢低下头去,眼泪在烛光的映衬下,晶莹剔透,无比脆弱。
他迟钝地垂眸,看到她的泪坠落在自己手背上,迅速洇湿了麻布外层。他尝试抬起手,却发现自己没有多余的力气再做出进一步举动。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他心里像是被点燃了一团无名之火。这股愤怒的气息在他脆弱的身体里剧烈涌动,它横冲直撞,撞击着他的胸腔,啃噬着他的心肺。可他却找不到发泄的出口,只能任由这股怒火在体内肆意肆虐,搅得他五脏六腑好似被人为的狠狠揉搓,痛意一波强过一波,几乎要将他整个人撕裂。
他绝望地闭上眼睛,隐藏在面具下的嘴角微微牵动,艰难地扯出一抹饱含苦涩与无奈的笑。可就在这时,他忽然听到她的声音。
“我不会忘记在耶路撒冷的日子,我会永远记住,无论过去多久,几年、几十年甚至更久……哪怕再也没办法相聚……”
他惊讶地睁开眼睛看向她,她也恰巧在这时抬起头看着他。四目相对,所有的情感都在这一瞬间,通过目光的交汇,在两人之间无声地流淌、蔓延。
正如她曾经说过的那样。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
她会永远记住这个国家曾有过一位伟大的仁慈的君王。如果没有遇见他,她或许会继续过着那种受人威胁,逼迫做事的生活,然而上帝却安排了他的出现。他所给予的温暖与真诚让她体会到了被关怀与尊重,她再也找不到像他这样真心对待她的人了。
她还没来得及对他说更多的话,没来得及为他和他的国家做更多的事,她就要失去他了。圣城也即将痛失一颗璀璨耀眼的星辰,再也找不回来了。从此只剩她独自面对接下来的人生。她无法阻止他的离去,只能默默承受内心的痛楚和不舍,留下的只有他在她心中永远熠熠生辉的光芒,让她铭记于心,永不磨灭。
她想起自己去教堂,为他祷告,祈求上帝怜悯他,不要让他坠入地狱,不要再受神罚。她曾经因为发生在亲人和自己身上的种种不幸,抛弃了对上帝的信仰。她愿意重拾这种信仰,日夜不停地为他祷告。她还记得自己当时哭着质问上帝,他除了履行一个国王应尽的职责之外,他根本没有任何过错,为何却要遭遇如此的境遇?
泪水在她眼眶中汹涌地打转,继而失控地滑落。鲍德温四世并不知道她在想什么,想得那么远,那么深。他感觉高烧的余热仍在肆虐,大脑在混沌与清晰间痛苦地挣扎,他的思绪开始飘回到童年,玩耍的短暂时光在被确诊患病后便戛然而止。自那以后,他的世界便只剩病痛、沉重的王冠以及众人各异的目光。
二十几年的记忆稀稀落落地散在他脑海深处,从小被作为王储培养,拼尽全力去塑造一个王者应有的威严与担当,将自己的灵魂献祭,直至榨干最后一丝精力。他曾以为当死亡逼近,他能坦然地接受,不留遗憾,不存眷恋,安心地离去。也许过个几年,甚至更短的时间,他的名字和事迹会被渐渐掩埋,就像风沙淹没古老的遗迹。可是在听到她的话时,他才发现内心的平静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谎言。
他并不开心,也没有因此感到任何慰藉,更无法心安理得地沉醉身份与地位带来的殊荣。
铭记与遗忘,究竟哪个更痛苦?如果是前者,这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她伤怀的表情也令他感到无措,随后,这种无措渐渐演变成了他对她的安慰:“不要哭,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让你开心的事。”
听到这句话,她的泪水却流得更凶了。她抬起泪眼朦胧的双眸,这句话已经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没有了你,这世间所谓的开心之事于我又有何意义?
风停了,树叶静止了摇曳,房间出奇的安静,安静得甚至能够听到彼此的呼吸声。离别的阴影如同一层厚重的阴霾,无声无息地笼罩在他们之间,让整个房间变得压抑沉闷。阿伊莎很清楚,这是他们不得不去面对的事实,尽管她心中有万千的不舍与痛苦,但又无可奈何。
她偏过头去,用手背擦去不断从眼眶中滚落的晶莹泪珠。不经意间,她想起了他曾经在那本圣经里标记过那些箴言,就像是一把钥匙,瞬间开启了她心中被深藏的情感之门。
圣经中说“神岂能偏离公平?全能者岂能偏离公义?”可现实为何与这箴言背道而驰?也许这是神对世人的考验。可这样的考验为何要如此沉重地加在他的身上?她也曾从书中寻找答案,却愈发感到迷茫。
她又想起那句“惟愿我的言语现在写上,都记录在书上;用铁笔镌刻,用铅灌在磐石上,直存到永远”,或许这是他对生命的追求,对永恒的渴望,如今这一切都即将随着他生命的消逝而变得遥不可及。
想到他即将离开人世,她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她多么希望时间能够停止,多么希望能有奇迹发生,哪怕只是片刻也好,好让她能再多看他一眼,多陪伴他一会儿。她看着他的面具,目光一刻也不敢移开,就像曾经祈求他不要带病出征,仿佛只要这样,就能把他的生命留住。一个大胆的念头在心底萌芽,她轻声说道:“陛下,请您允许我对您做一件事。”
王没有出声制止,只是微微闭了闭眼睛。阿伊莎倾身向前,慢慢靠近,在银面具的额间落下一吻。她无比清楚自己正在做什么,也深切地明白这个举动对于他来说意味着什么。
这一刻对他们来说即是永恒,一个渺小却转瞬即逝的永恒。
他可以看清她眼中闪烁的泪光,也能看到她的目光亦是那样的专注深情,不加掩饰地流露出内心的情感。他忽然感觉到一阵剧痛蔓延开来,像有无数细密的针,一下一下地扎在他的心上。他以为自己被麻风侵害的身体再无痛觉,可这钻心之痛如此真切。
“你不必如此的……”他的声音沙哑干涩。他甚至不确定这几个单词是否真的从自己喉咙里发出过声音。他只知道在她亲吻完自己的面具后,没有立刻走开,而是把视线停留在他的眼睛里。
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就在那张干净整洁的书桌上,在那个小小的花瓶里,银莲花悄然落下了一片洁白如雪的花瓣。
时光悄然流转,总有一天,它会失去水分,如同岁月带走了它的生机,最终不可逆转地走向枯萎,可它依旧会散发出一种淡淡的凄美。她选择摘下花朵,赠给他的那一刻开始,微妙又无法说出的情感,或许脆弱,却又充满着坚韧的力量。
她缓缓念出一个句子,Per aspera ad astra。
这是她送给他的话。循此苦旅,以达天际。
他没意料到她会突然念出这么一句话,也没有想到她学习他的语言进步如此之快。他听完心里不禁一震,勾起了心底深处的某种情感,当即便想起了自己当年标记圣经里那些箴言的机缘巧合。
四下无人的时候,他曾将心里的秘密倾诉在厚重的圣经书页里,寄托着自己的情感,祈求伟大的上帝能给予他指引和答案。可现在回想起来,他觉得这种行为有些幼稚可笑,就算是上帝也无法完全了解他内心的纷乱和纠结,又怎么可能给予他确切的指引呢?那似乎只是他曾经在彷徨无助时的一种自我慰藉罢了。
他无法预料耶路撒冷的未来如何,也不知道和平会持续多久,更不知抛弃他的神明是否会继续眷顾他的子民。在这片广袤而又冰冷的土地上,只有他自己,孤零零地站着,看似渺小却坚定地凝望着这处圣地。
他感到很累,已经穷尽一生,耗费所有的精力与心血去实现自己当初加冕为王的承诺,但事实却并没有按他期待发展。他那些不安分的大臣永远都在背着他算计着什么,他们为了权力,为了地位,为了金钱,不择手段地争斗,甚至以上帝的名义来掩饰他们不可告人的私欲。他感到愤怒和无奈,在这里,和平似乎只是他一种虚幻的梦想,永远都无法真正得以实现了。
但当他注视着她的眼睛,当这双眼睛的主人说出那句“Per aspera ad astra”的时候,他感觉自己被浸泡在一片温暖和安宁之中。她的话很轻,却像是重锤敲打在他的心上。即使真的应验了撒拉逊人的话,他死后会投入地狱的深渊,让烈焰在他身上肆虐,他也不会感到畏惧,更不会让一丝恐惧侵袭他的内心。现在,他是真的再也无法支撑,真想好好睡一觉了,如果上帝眷顾,他明天还能醒来的话。
“晚安,阿伊莎。”他再次闭上眼睛,如同一个疲倦的战士,安详地躺在那里。
她站起来,像往常一样,声音温柔却带着难以掩饰的难过与悲伤,对他说:“晚安,陛下。”
她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大门口,还差一步就要迈出去时,又忍不住停下。她回头望去,只想将他的样子深深刻在心底,如同镌刻在不朽的石碑上,永远铭记。
当房门无情地合上,将所有光线隔绝,她木然地转过身,双腿如同失去了灵魂,没有思想地带着她往前走。她不知道自己要去往何处,只觉得眼前是一片黑暗的迷雾,未来是无尽的深渊。
房门打开了,有人神色匆匆地进去,很快又面色凝重地出来。下一秒,她听到了公主悲恸欲绝的哭泣声。守候在外的侍从们得到了某种指令全部涌进国王的房间。
她在原地停留了一瞬。她不敢回头看,一次也不敢。
她扶着墙壁艰难地向前走着,冰冷透过指尖传遍全身。当回到自己的房间,门在身后关上的刹那,也抽走了她身体里仅存的一丝力气。她双腿一软,瘫倒在地,右手紧紧捂着胸口,无法抑制地哭了出来,心底的痛楚也在这一刻达到了顶点。
捉虫~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9章 chapter29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