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桑榆知道孟源是出去办事了,但不知道他办了这么大个事儿呀。
店子湾空地上。
几个竹竿搭起来的凉棚下,秀阿婆正抹着眼泪,满眼心疼地抚摸着孙见秋的脑袋。
早上在孙家寨发生的事情,孙见春本来是想瞒着秀阿婆的。
毕竟老人家眼睛不行,只要他们不说,就不会暴露身上有伤的事实。
可孙见春忘了,老人家在唠着家常时,最喜欢做的动作便是拉着晚辈的手。
也正是因为这个习以为常的动作,让秀阿婆摸到了外孙女比她个快死了的老婆子都瘦的手腕。
“我的秋丫头,命咋就这么苦呢!”
最终孙家两兄妹都跟孙大望断了亲的事还是让秀阿婆知道了。
不过知道了也好,毕竟谁也不能保证孙大望夫妻俩要是哪天不高兴了,会不会来村里闹。
与其让断亲一事从那对儿无良夫妻俩口中捅出来,深思熟虑后,孙见春还是决定由他亲自将真相说出。
不过对于有些经过,孙见春还是挑了些能说的说。
可就是这么简单带过的几句话,惹得秀阿婆眼眶又是红了一圈。
她个老婆子只是老了,又不是傻,自是明白有了后娘,亲爹也会变成后爹的道理。
清楚秋丫头受的苦绝对比她今儿个听到的多,也能理解孙儿们报喜不报忧的良苦用心。
手掌微微用力握着秋丫头瘦到皮包骨的腕骨,又抹了把眼泪后,秀阿婆起身,便要往外面走。
“外婆!”
手腕处一空,孙见秋连忙叫着。
“没事儿,我还能动弹呢。”
秀阿婆笑着安抚,“外婆就是太久没看见秋丫头了,想给丫头做一碗面吃。”
话落,老人家佝偻着背,慢慢离开。
一直在旁边安安静静听着的黑小孩周继勤快,不用吩咐,就跑着去扶人了。
身后,孙家兄妹不争气地同时湿了眼眶。
没来由的,凉棚下的气氛都变得压抑了许多。
然而,再令人窒息的环境里,都有那么一两个破坏气氛的。
“秀阿婆,我们几个都没吃饭,还有源哥带回来的四个,要不您老人家行行好,让厨房里的人给您打打下手,多做几碗呗!”
一听有饭吃,刚才看人哭看得都有些饿了的孟桑榆立马当起了要饭的。
闻言,黑小孩也嚷嚷着“阿婆,小继也要吃!”。
“行行行,阿婆给做,都给做!”
平白无故多了好些饭债的秀阿婆只得答应着。
很快,搭建没两天的小厨房里就传来了添柴火的动静。
抬头看了眼烟囱里冒出来的缕缕炊烟,孟桑榆满意点头,谁知一转身竟是被孙见春哀怨的眼神吓了一大跳。
“你盯着我干嘛?”
被人莫名其妙盯上,孟桑榆有饭吃的好心情都坏了大半。
“哥,不要这么盯着人!”
孙见秋迅速去拉她哥的袖子,小声提醒。
她知道眼前的姑娘虽小,却是店子湾的村长,她们现在有求于人,可不能把人得罪了。
只是孙见秋没想过的是,向来不争不抢,个性温吞的哥哥今个儿竟跟变了个人似的。
没去理会妹妹的制止,孙见春很是强硬道:“我要把户籍迁到店子湾!”
“行呀。”
孟桑榆答应地爽快。
孙见春继续道:“我妹妹也要迁过来!”
“可以。”
孟桑榆点头。
这事儿孟源刚都跟她通过气了。
“那我妹妹还要在学堂上学!”
孙见春还在提着要求。
然而这回没等孟桑榆回答,孙见秋居然先拒绝道:“我不上学!”
“村长,我不用上学的!”
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孙见秋又连着对孟桑榆说了三遍。
这一下,被妹妹拒绝的孙见春急了。
不过孟桑榆直接上手捂住了人的嘴,让他先别急。
“你为啥不上学呀?”
孟桑榆好奇,“村里上学不要钱的。”
小姑娘明天将户籍迁过来,也就是村里的人了。
“我……”
孙见秋的手揪着衣角,眼里似是出现了动摇,可沉默过后,给出的答复仍是重复着,“我不上学!”
“那好吧。”
孟桑榆像是坦然接受了。
她不做强人所难之事,也没再去深究为啥孙见秋有学不上,而是转头对着孙见春下达最后通牒道:“孙秀才,我这店子湾学堂的庙小。你呢,是尊贵且有气度的秀才。”
“所以,你等会儿收拾收拾,明个就不用来学堂了。”
孙见春:???
“明个乞巧节,本来就不用上学。”
傻秀才提醒。
孟桑榆点了点头,纠正道:“我的意思是你以后都不用来学堂了。”
孙见春:……
这是把他骗到手就不稀罕了?
不对呀,骗到手不是更应该压榨他吗?
所以这哑巴女又要搞什么幺蛾子?
对于弄不清之事,孙见春决定静观其变。
孟桑榆瞥了眼还不算傻的秀才后,再次面对着有些被吓傻的孙见秋时则是不紧不慢解释着。
“村里所有能上学的孩子必须上学这事是我定的。”
“也是我当上店子湾村长后做的第一件大事。”
“你哥孙见春每月领着我给的银子,你作为他的妹妹却不上学,你知道你这叫什么吗?”
“这叫漏网之鱼。”
“而这漏网之鱼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哥对我这个村长不忠心!”
“不忠心”三字被钉在一个人身上,就跟拉着那人游街一样丢人。
听见自己不上学竟会牵连到哥哥,孙见秋顿时哽咽,澄清着,“我哥不是那样的人!”
“他就是!”
孟桑榆的态度是说不出的强硬,“如果不是,你为啥不想上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