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周末,对于A大化学系乃至整个学术圈来说,注定是不平静的。
周六一早,一篇匿名帖子出现在国内某知名学术论坛的爆料版块,标题耸人听闻——
《扒一扒A大最年轻化学教授宫某的N宗罪:学术不端、挪用公款、婚内出轨PUA男学生!》。
帖子以第一人称受害者的口吻,详细叙述了宫教授如何利用职权,在考研时泄露题目给关系密切的学生;如何长期挪用科研经费,满足个人私欲,为情人租房买单;如何婚内出轨,与自己指导的男研究生保持不正当关系长达数年;甚至还暗示其早期的几篇高影响力论文存在数据造假嫌疑。
为了证明所言非虚,发帖人附上了大量证据。其中包括:
-高度模糊处理、但仍能辨认出是宫理和常昭二人头像的微信聊天记录截图。内容极其暧昧露骨,涉及两人私密关系、宫理承诺给予常昭各种好处(包括透题、推荐出国等),以及宫理抱怨妻子、表达对常昭深情的言语。
-几段经过剪辑的录音。一段是考研前宫理在办公室指导常昭,梳理重点时的对话,虽然关键的透题字眼被模糊处理,但暗示意味明显。另一段则是两人在公寓内争吵的片段,常昭质问宫理何时离婚,宫理推诿搪塞,言语间承认了两人长期的情人关系。
-一些指向性明显的财务记录截图。比如宫理个人账户与某高档公寓租金支付记录的关联,以及一些课题组经费报销中出现的可疑条目(如大额购买与实验无关的奢侈品,高档餐厅消费等),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是宫理中饱私囊,但足以引人遐想。
-几张宫理早期论文中的关键图表,与发帖人声称的原始数据进行对比,指出其中可能存在的修改、美化甚至伪造痕迹。虽然原始数据的来源存疑,但提出的质疑点却相当专业和尖锐。
帖子一经发出,立刻在论坛里引起轩然大波。
A大、化学系、宫理的名字虽然被部分字母或符号替代,但指向性极其明显,稍微了解情况的人都能猜到是谁。
宫理这个名字,在学术圈本就自带流量。
年轻有为、英俊儒雅、家庭美满——
完美的人设一旦崩塌,带来的冲击力是巨大的。
帖子被迅速转发到微博、微信群等各种社交平台,#A大教授人设崩塌#、#学术圈惊天大瓜# 等话题迅速发酵,阅读量和讨论度呈指数级增长。
舆论彻底引爆了。
网友们震惊、愤怒、鄙夷。
有人痛斥宫理道德败坏、学术**,玷污了神圣的象牙塔;
有人同情那个被PUA的男学生,认为他是被权力裹挟的受害者;
也有人质疑爆料者动机不纯,认为其将私人恩怨公之于众的行为同样不可取;
还有人开始深扒宫理的过往,试图找到更多他学术不端的证据。
A大校方很快注意到了汹涌的舆论。学校纪委和学术委员会紧急介入调查。
宫理的生活彻底陷入了混乱。
他的手机被打爆了,来自同事、领导、朋友、甚至陌生人的电话和信息铺天盖地。有质疑的,有关心的,有幸灾乐祸的,有划清界限的。
他不敢接,也不敢看。
系里的领导找他谈话,要求他暂停所有教学和科研工作,配合学校调查。实验室被暂时封锁,他被禁止进入。
他曾经引以为傲的学术声誉,一夜之间荡然无存。他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更让他绝望的是家庭的崩溃。
他的妻子林老师,在看到那些不堪入目的聊天记录和录音后,彻底崩溃了。
她无法相信那个平日里温文尔雅、对自己和女儿关怀备至的丈夫,私下里竟然是如此肮脏龌龊的人。
尤其是当她回想起那个叫常昭的学生几次出现在自己面前,那副谦逊有礼、人畜无害的模样,更是感到一阵阵反胃和后怕。
没有争吵,没有歇斯底里。林老师只是平静地将一份签好字的离婚协议书放在了宫理面前,眼神里是彻底的失望和死寂。
宫理看着协议书上净身出户的条款,嘴唇蠕动了几下,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任何资格挽回了。
女儿似乎也察觉到了家里的变故,变得沉默寡言,看他的眼神充满了陌生和恐惧。
短短几天时间,宫理仿佛老了十岁。他头发花白,眼神空洞,整日将自己关在书房里,不吃不喝,如同行尸走肉。
他曾经拥有的一切,事业、名誉、家庭、甚至是他自以为的爱情,都在这场风暴中被摧毁得一干二净。
他不是没有恨过常昭。
恨他的心机深沉,恨他的冷酷无情,恨他毁了自己的人生。但夜深人静时,更多的却是悔恨和绝望。
他知道,是自己的贪婪和放纵,亲手点燃了这场毁灭的大火。
常昭只是那个执行者,而真正的罪魁祸首,是他自己。他那薄弱的道德感,那隐藏在斯文假面下的肮脏**,最终将他自己拖入了深渊。
学校的调查结果很快出来了。
根据常昭匿名提供的更多、更详实的证据——
包括那张关键的考研重点纸条的复印件;
更清晰的经费挪用记录;
以及部分早期实验数据的原始记录等。
结合学校的深入调查,宫理存在学术不端,严重违反师德师风,以及挪用公款等问题基本被坐实。
学校的处理决定迅速而严厉:开除公职,撤销其教授资格和所有荣誉称号,追回违规使用的科研经费,并将其涉嫌经济犯罪的部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曾经的学术新星,彻底陨落。身败名裂,前途尽毁。
甚至可能,还要面临牢狱之灾。
消息传出,一片哗然。
有人拍手称快,认为这是学术圈清理门户、整肃风气的必要之举;
也有人扼腕叹息,为一个天才的堕落而感到惋惜。
而作为这场风暴的引发者,常昭却仿佛从人间蒸发了一样。
在帖子发出后不久,他就办理了退学手续,离开了A大,也离开了这座城市。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他没有去看宫理最后的下场,也没有去关心舆论的走向。
他只是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找了一份普通的工作,开始了新的生活。
有时,他会站在窗前,看着远方的天空,眼神空茫。
他成功了。他亲手将那个高高在上的男人拉下了神坛,让他尝到了比自己当年更甚的痛苦和绝望。
但他并没有感受到复仇的快感,心中反而是一片难以言喻的空虚和疲惫。
毁掉宫理,并没有让他自己得到救赎。那些童年的阴影,那些被抛弃的伤痛,依然像鬼魅一样缠绕着他。
他的人生,似乎并没有因为宫理的毁灭而变得更好。只是从一个深渊,跳进了另一个深渊。
或许,真正的解脱,从来都不是向外的报复,而是向内的和解。
但这道理,他明白得太晚了。
他与宫理的故事,像一场激烈燃烧后留下的灰烬,最终都归于沉寂。
深渊的回响,在他们各自的人生里,久久不散。
一个在身败名裂的绝望中挣扎,一个在自认为的扭曲复仇成功的空虚中迷茫。
他们都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到此为止,常昭就是个很扭曲的人,他越爱身居高位的宫教授,就越想把他狠狠地拉下来,越恨他凭什么站的那么高。
宫理绝对不无辜,他利用职务给常昭好处,放任自己的心,甚至让自己的妻子这么多年都困于一场没有意义的婚姻。
两个恶人的纠缠,甚至可以说是常昭这个更恶的人来惩治一直看似道貌岸然的宫理。
一个乱七八糟的小故事,有感而发,希望大家会喜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果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