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儿?
刘据。
汉武帝刘彻和卫子夫的长子,七岁就被立为太子。
但在巫蛊之祸中,刘据遭人构陷。而刘彻在甘泉宫养病,不回复皇后和太子的请安。
刘据不知道汉武帝的死活,怕重演扶苏被胡亥矫诏赐死之事,就决定起兵最终兵败逃亡。
后来卫子夫自杀,刘据也在遭到围捕时上吊自尽。
秦念打字准备回复,很快又全部删除。
她现在无法确定“刘彻”在问什么。
现在的刘彻是处于立太子前、立太子后、还是巫蛊之祸期间?
时间点不同,刘彻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不同。
无法确定,只能静观其变。
【刘弗陵:……阿父?】
刘弗陵大惊失色。
他只是下意识出声,怎么天幕上就出现了他的答复?!
【刘彻:你是何人?】
刘弗陵毕竟才十五岁,突然被阿父反问“你是何人”,当时心态就有点稳不住。
事实上,武帝这四字问句一出,刘弗陵的民心排名就开始止升反降。
先帝不认识天子?
天子得位不正?
【刘秀:孝武皇帝,他是孝昭皇帝,史书记载他是你立的第二个太子。】
刘秀非常谨慎地使用“史书记载”这个说辞。
史书毕竟是人所记载,那就可以被修改。
汉武帝是真不认识汉昭帝?
还是处于刘弗陵尚未出生之时?
【刘彻:朕为何要改立他为太子?】
【刘彻:朕就没有名为刘弗陵的儿子!】
刘彻现在只有两个儿子,长子刘据,次子刘闳。
刘弗陵是谁?
为什么会顶替他的据儿?
刘彻脑中闪过无数阴谋论。
【刘弗陵:阿父,你怎么能不认儿臣?是儿臣哪里做错了?】
刘弗陵一着急,甚至没有以“朕”自称。
史书能改,他的记忆不会被改变。
刘彻驾崩时,刘弗陵已经八岁!
【秦念:刘彻,你现在是什么年号?第几年?】
看完三人的对话,秦念就知道刘彻处于“废太子前”、且刘弗陵尚未出生的时间点。
刘弗陵这么着急,他的“设定”应该是以为刘彻已经死了,事实上他们处于不同的时间线。
既然刘弗陵不知道刘彻“多少岁”,那她秦念问这个问题应该不突兀,不会表现出“异常”。
直接以“刘彻”相称,是为了符合人设。
………
秦念是谁?
朱元璋脸色相当难看。
一则他试图询问朱棣他是如何登基,天幕却提示“违反规则二”。
二则他不认识秦念。
这就意味着此人必是大明之后的帝王。
大明,亦未能万世。
秦念民心榜第一,高于唐太宗李世民。
如此可怕的排名,足见其功绩。
只是不知为何,此人竟然不在声誉榜上。
【刘彻:元狩四年。】
刘彻迅速恢复冷静。
秦念之问一出,他就隐约猜到了“刘弗陵”是怎么回事。
【刘弗陵:阿父,儿臣是你还未出世的第六子!】
这话特别奇怪。
但知道“元狩四年”是哪一年的人,都能理解此言。
即便是不了解年号的汉人,也懂得“还未出世”的含义。
刘弗陵的民心开始回升。
【刘彻:那朕的据儿呢?】
原来是还没有出生的第六子。
刘彻年近三十才有长子刘据,对太子的感情极为深厚。
相比于这个毫无印象的“刘弗陵”,刘彻自然更关注长子。
当然,刘彻还是对此感到喜悦。
第六子。
原来他不是子嗣艰难,而是时机未到。
………
刘弗陵没有答话。
他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毕竟子不议父,他总不能当着全天下百姓说阿父的过错。
………
刘询欲言又止。
他是过继给昭帝才继承皇位,不能直言戾太子是他的大父。
虽然对武帝有所怨恨,但武帝只是“你是何人”就引发昭帝民心受损。
刘询不敢在天意面前表现得“不孝”,就只能保持沉默。
其余皇帝也在看到民心榜的波动时变得极为谨慎,轻易不敢发言。
………
聊天群无人答话,秦念就知道她必须得发言了。
“积极参与话题讨论”,显然就是让她带节奏,别让聊天群冷场。
但她刚打出解释性的文字,又迅速全部删除。
“性格嚣张霸道”。
如果她只是对刘据被废进行解释,显然不符合“嚣张霸道”这个基础人设。
嚣张,指喧哗、放肆、跋扈。
霸道,指做事专横。
秦念又打出一行字,以嘲讽的口吻回答刘彻的问题。
然后再度删除。
“还是不对。”
这时秦念才发现2000的日薪真不是白给的。
除了基础人设,还有极为关键的“其余人设请根据聊天群内容自行调整”。
她现在说的每一句话,都关系着自己人设的塑造。
现在群里所有人都没有回话,连刘弗陵、刘询这两个汉武帝的“直系后代”都保持沉默。
他们为什么不回答?
如果这是指出汉武帝的过错,作为后代的汉朝皇帝不能答话。
其他朝代的皇帝怎么也都不作答?
秦念看向电脑屏幕上的文档,注意到甲方堪称隐晦的提示:
天幕。
只有她看不到的“天幕”。
“你的民众无法看到天幕,民心排名不会因聊天群内容发生变化”。
换句话说,其他皇帝的民众看得到天幕,民心榜会因为他们的发言实时变化。
逻辑上来说:
民众看到汉武帝质问“你是何人”时,刘弗陵的民心肯定会往下跌。
如果是这个设定,加上目前群成员里所有的皇帝都是“聪明人”,也就当然不会有人贸然回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