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骤然发声,自是察觉刘病已之事对汉室传承不利。
刘盈刘恒已至,十五岁的刘盈明白自己在天幕上的排名远低于七岁的弟弟意味着什么。
不久前阿父欲要更易太子,群臣反对。
其中御史中丞周昌反对最为激烈,阿母因此跪谢周昌。
吕雉望着天幕,神情冷漠。
为了刘盈的太子之位,她甚至让兄长吕释之去挟持张良问计。
如今看来,她确实保住了刘盈的太子之位。
但刘盈无能!
刘恒的生母是薄姬,并不受宠,性格谦懦,吕雉对她不像对戚氏那般恨之入骨。
最终却是薄姬生了个好儿子。
刘恒,七岁。
此时侍女来报,称薄姬求见。
………
刘彻看着再度止跌反升的民心榜,很清楚高祖骤然发声是在帮他。
“警示他不要再犯”,这句话比阿父的“提前警之”更进一步,黔首就不会为秦念披露的“昏庸之事”而惶恐。
除此之外,秦皇此称……
………
看到“秦皇”这个奇怪的称呼,秦念陷入沉思。
乍一看,她还以为刘邦是在找秦始皇。
但很显然,刘邦喊的是她。
毕竟秦始皇怎么也不可能知道汉武帝做了什么。
秦皇……是因为她姓秦?
但这也太奇怪了。
没人会对着汉朝的皇帝喊刘皇吧?
难道她看不到的榜单上,标注了她的朝代、且朝代设定恰好也是秦?
秦念等了好一会,群里都没人发言。
其他群成员不认为“秦皇”这个称呼有问题?
【李世民:卫皇后的嫁妆,是指卫青、霍去病、霍光?】
秦念犹豫之时,群里终于有了动静。
很好,刚才那个诡异的话题跳过去了。
二凤的人设居然是会好奇“卫子夫的嫁妆”吗?
而且卫子夫不是被废了吗?
从古人的角度来说,不应该称她为卫皇后吧?
不过都是打工人,“李世民”似乎还是为她解围才有此问,秦念当然不会帮甲方找同事的茬。
【秦念:还得加上刘病已。帝国双璧、托孤重臣、明君后代——说是自古以来最丰厚的嫁妆不为过吧?】
【李世民:诚然如此。】
“有天幕规则为禁,汉高祖竟能以一言试出始皇后人。”
李世民感慨。
房玄龄道:“陛下亦是谋略无双。”
自天幕现世,就以秦念发言最为踊跃,言辞间对汉武帝看似论过,却更像是在警示。
但其言总在为戾太子刘据不平,又乐于挑拨帝后关系、甚至是不加掩饰地挑动刘据刘询对汉武帝的不满。
秦念稳居民心榜首位,显然极为爱民,警示之举或是顾及百姓。
这挑拨……就大概率是私仇。
与汉有私仇者,自然是秦。
秦念恰好姓秦。
汉高祖以“秦皇”试之——秦皇之称,天意以“秦皇汉武”指向声誉榜榜首的始皇帝。
秦念却未曾回话。
若是不想回答此事,天幕当以“……”示之。
未以此示,那么极有可能秦念回应了,但违反规则二“不得提及与话题无关的历史事件”。
此时还无法确定秦念是认可还是否认。
故陛下以“卫皇后嫁妆”一事试之。
秦念只需否定“卫皇后”这个算不上谎言的描述,就能像汉高祖和陛下这样避开规则限制,以否定秦皇后人这一猜测。
言卫皇后被废自尽一事亦可继续挑拨帝后。
但秦念的回应却是“嫁妆”,还刻意加上卫子夫的后人刘病已,并强调“明君后代”,就显然是在承认秦皇后人的身份。
后代,怎能算是女子的嫁妆?
明君后代,比起理解为卫子夫的后代刘询是明君,更像是秦念在为始皇帝“暴君”之称不平,刻意称颂声誉榜榜首的始皇帝为明君。
二世而亡的秦朝,竟在后世复国了。
房玄龄不由得暗自感慨:
秦亡于民心尽失,又复于民心所向?
………
嬴政对后世之事一无所知。
但不妨碍他看出“秦皇”背后的试探。
合格的帝王都能看出这一点。
——就连年仅十五的刘弗陵,也能从秦念突然的沉默发觉其中蹊跷。
声誉榜无秦念之名,最合理的解释是天幕为历代皇帝排榜时截至此人。
历经数百任皇帝,秦念竟然还能复国,更是在民心榜居于首位。
嬴政怒意略减,但神情依旧冷然。
【刘启:卫子夫出身何处?】
为方便计算,本文古人的年龄计算统一为【当年年份-出生年份 1】。
霍光为了让外孙女上官皇后独得专宠,不仅阻止刘弗陵临幸后宫,还让宫女穿不好解开的“穷绔”。加上上官皇后比刘弗陵小六岁,年纪太小难以受孕,最终刘弗陵死后无子。出自《汉书》。
上官桀想让上官氏当刘弗陵的皇后时,霍光持反对意见。汉昭帝驾崩后,霍光能选十九岁的刘贺当皇帝。出自《汉书》。
因望气者言长安狱中有天子气,刘彻派人要把狱中犯人全部杀掉。如果不是廷尉右监丙吉阻止使者入内,在监狱长大的刘病已会死在刘彻手中。刘彻临终前下诏将刘病已收养于掖庭并属籍宗正。出自《汉书》。
刘彻清算帮刘据造反的人、同情刘据帮他说话的臣子、镇压刘据造反的人、既不帮刘据也没参与镇压的臣子。出自《汉书》。
刘邦想更易太子,御史中丞周昌反对最为激烈,吕雉因此跪谢周昌。为了刘盈的太子之位,吕雉让兄长吕释之去挟持张良问计。出自《史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 4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