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海面,薄雾如纱,将天地万物都笼在一片朦胧之中。
黎玦立在“镇海号”的船头,望着远方若隐若现的海平面,神色沉静。他收起手中的折扇,低声吩咐:“传令各船,收帆落桅,以桨行之。”
“得令!”周临抱拳应下,转身而去。
很快,船队像一条无声的长龙,悄无声息地向青屿方向驶去。
与此同时,青屿海域。
三艘“广货”商船正缓缓航行,桅杆上的旗子随风招展。甲板上,年轻的水手故作慌张,四处张望。
老舵手稳如泰山,低声叮嘱:“记住,先逃,后战。”
话音未落,雾中传来几声低沉的号角。十余艘倭寇快船如箭离弦,从雾中窜出,直扑而来。
“来了!”水手压低声音。
“稳住!”老舵手沉声应道。
三艘“商船”立刻转舵,朝青屿与白礁之间的狭水道逃去。倭寇船紧追不舍,杀气腾腾。
“他们上钩了。”
在镇海号上,黎玦放下手中的单筒千里镜,语气平静。
“传令各队,按既定方位收拢。”周临下令。
鼓声沉稳,旗语如潮。埋伏在白礁两侧的战船悄悄升起风帆,如两翼合围,向狭水道口收拢。
“火罐准备!”
“弩手就位!”
“钩拒齐备!”
甲板上,将士们动作整齐,眼神坚定。
狭水道内,诱饵船与倭寇船的距离越来越近。
突然,水道两侧的礁石后同时亮起火光。火罐如雨,呼啸着落入敌阵。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几艘倭寇船瞬间被火海吞没。
“转舵!转舵!”倭寇头目惊慌大喊。
然而,水道入口处,水师战船如铁闸般落下,彻底封死退路。
“杀!”周临一声令下,镇海号率先冲入敌阵。
黎玦立于船头,长枪如银蛇出洞,一枪挑落一名跃来的倭寇。他身法干净利落,每一次出手都恰到好处。
甲板上,刀光剑影,喊杀震天。火罐、弩箭交替使用,倭寇阵形被切割得七零八落。
混战中,黎玦注意到敌阵后方有一艘较大的战船,桅杆上悬着一面黑色的“鹫”旗。
“周将军!”黎玦高声道,“跟我去取指挥船!”
“好!”周临应声,长刀开路,紧随其后。
两人如两把利刃,在敌阵中硬生生撕开一条口子。很快,他们逼近了那艘挂着“鹫”旗的指挥船。
“就是它!”黎玦眼中寒光一闪,纵身一跃,踏上敌船的甲板。
甲板上,一名身材高大的倭寇头目正挥舞倭刀顽抗。他咧嘴一笑,露出一口黑黄的牙齿:“杀了你,船就是我的了!”
话音未落,他挥刀扑来。
黎玦侧身避开,长枪顺势一挑,将对方的刀挑偏。紧接着,枪尾猛然一甩,重重砸在倭寇头目的胸口。
“噗通”一声,倭寇头目跪倒在地。周临上前,刀背一击,将其敲晕。
“拿下!”周临大喝。
失去指挥的倭寇船队顿时乱作一团。水师趁势发动总攻,一艘接一艘的倭寇船被焚毁或俘获。
“留三艘。”黎玦下令,“带回示众。”
“遵命!”
战斗持续近一个时辰,直到太阳完全跳出海平面,海面上的火光才渐渐熄灭。
“清点伤亡!”黎玦吩咐。
“报告大人,我军轻伤二十七人,重伤五人,无阵亡。焚毁敌船十三艘,俘获五艘,毙敌约两百,俘敌四十七。”
“很好。”黎玦点头,神色依旧凝重,“把俘虏分开关押,重伤者先行医治。”
就在海上激战之时,岸上的虎跳门据点。
倭寇与靖安侯府的余孽正慌乱集结,准备从陆路逃窜。
“走这边!”一名叛军头目低声道。
话音未落,四周号角齐鸣,伏兵四起。
“奉摄政王令,缉拿靖安侯余孽!”
官兵们如潮水般涌出,堵住了所有去路。
“杀!”叛军头目拔刀顽抗。
然而,他们哪里是训练有素的边军对手。片刻功夫,叛军便被尽数擒获。
午后,海风渐起。
黎玦站在镇海号的船舷,望着海面上漂浮的灰烬,沉默不语。
“大人,”周临走来,“要不要乘胜追击,扩大战果?”
黎玦摇头:“穷寇莫追。今日之战,目的已达到。”
他顿了顿,语气坚定:“传令,休整一日,明日按计划封锁布袋澳,清剿残敌。”
“得令!”
夜深,船舱内灯火摇曳。
黎玦铺开信纸,给顾长渊写信。
“今日于青屿、白礁之间设伏,斩获颇丰……靖安侯府余孽与倭寇勾连,已获实证。海疆既定,开海可期。”
写到此处,他停了停,笔尖在纸上轻轻一顿,又添了一句:“海上风大,我自当心。你在京师,亦当珍重。”
京城,摄政王府。
顾长渊看完信,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提笔回信:“大捷可喜。海疆之事,你可相机行事。京师这边,我自会将靖安侯余孽的案子审清,绝不使其再有喘息之机。”
写到最后,他犹豫了一下,低声道:“我在京师,等你凯旋。”
次日清晨,水师按计划封锁布袋澳,清剿残敌。
出乎意料的是,布袋澳内几乎空无一人,只留下几艘破旧的小船。
“看来,他们已闻风而逃。”周临皱眉道。
黎玦沉吟片刻,嘴角勾起一丝冷笑:“逃得了一时,逃不了一世。传令,沿‘黑沙礁—赤坎湾—虎头门’一线巡查,切断他们的补给线。”
“遵命!”
三日后,捷报频传。
水师在赤坎湾截获三艘倭寇补给船,在虎头门击溃一股试图上岸的残敌。
海面上,再无大股倭寇出没。
泉州城内,百姓奔走相告,欢欣鼓舞。市舶司的筹备工作也随之加速。
“大人,”周临兴奋道,“海疆已定,开海可期!”
黎玦微笑点头:“开海可期,但海防不可一日松懈。”
他转身望向大海,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周将军,”黎玦郑重道,“整备水师,加强巡防。我们要让海道,成为最安全的商道。”
“得令!”周临抱拳应下。
夜色降临,海面恢复了平静。
黎玦独坐船舱,拿出那只刻着“渊”字的暖炉,轻轻摩挲。炉身温热,驱散了海上的寒意。
他抬头望向窗外,星光点点,洒在海面上,静谧而深远。
“总有一天,”黎玦在心中默念,“我们会在这片海上,迎来真正的太平。”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