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第 109 章

众人心照不宣,都知晓,这事只能他们知即可,万万不能再传了,不然,就是大祸延及自身了。

皇室宗亲那也不是没人反对,老王爷却是很光棍,那谁谁就是那谁谁的儿子,你们不信,我也不信,要不你们去问问皇帝,去问问太后,再不行,去问问端和,反正皇帝这样说的,太后这样认的。

假的,那是端和之子,认回亲祖母名下,给个王爵不过是抬举一手罢了,你们闹去吧,反正我觉得可以。

真的,那是皇帝之子,认回皇家嗣子,给个王爵倒到显得小气了,你们闹去吧,恼了皇帝太后,反正你们家还有爵位荣华可以抵,我们老骨头就不掺和了。

因此,丁国公的案子还在进行,可关于宋天周改姓赐爵的事情到也就是雷声大雨点小,吵吵了几日,看几位重臣和几位有分量的宗亲皇族都作壁上观,隐隐表支持的态度后,朝廷上反对之声倒是渐渐小了,再后来,西北之战传来消息,宋老侯爷夫妇双双被害,倒是不再扯着这事嚷嚷了。

丁贵妃这些日子看尽了人情冷暖,以前丁家还在时,虽她不是皇后,可也是这宫中位份最高之人,没有皇后,她就是无名之后,宫中妃嫔无不以她为首,就是贤妃那厮,明面上也是恭恭敬敬,不敢有一丝不敬。

更别提林贵嫔,就是她门下的一只哈巴狗,指那打哪,三皇子更是事事关心,再殷勤孝顺不过的一个大孝子,和丁贵妃母慈子孝。

可笑,林家口蜜腹剑,丁家不过是他们的登天梯,投名状,自己也被他们母子兄妹玩弄于鼓掌之中。可恨,自己这一腔心血付了那般冷血薄情之人,最后落了个家破人亡的结局。

丁贵妃这些日子强撑着四处打探,托人相求,想求一份丁家人的生机,可都如流水落了空,也知晓了林庆泉对丁家的所作所为。

丁家有不臣之心自是罪有应得,可丁家可没对不起他林庆泉,当初他来投的丁家,父兄对林庆泉多有扶持,不过短短数年就让他官位显赫,后宫中,她更是扶持三皇子多番表现,以图储位,林庆泉难不成就真如他所说的那般忠义无双?

丁贵妃却是明白,若不是林庆泉实在是为丁家谋了利,做了事,她父兄断断不会那般看重林家。

不过是眼看西北那出了纰漏,宋氏兄弟齐聚西北,怕是皇帝起了疑心,先下手为强,卖了丁家,换了三皇子的储君之位罢了。

想来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端和的遗诏之事,还是她抽丝剥茧探得一二。原先打算撮合大公主和宋天周,若是他们扶持三皇子,自是强大的助力,再不济,生死关头,借着遗诏清君侧,行大事,也不是不可。

没曾想端和像泥鳅一般滑手,宋天周更是避大公主如蛇蝎,让她的谋算成空。

近几年,宋天周隐隐扶持二皇子,让丁贵妃心里暗自提防,太后近几年对宋家,特别是宋景城隐隐有了厌弃,若不是暗线传出消息,有谁会信,对端和母女情深的太后暗地里会想除了宋景城。

丁贵妃是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可紧接着宋景城调任西北都抚,全家迁移西北却是实情,想来,太后是真厌弃了宋家。

于是,丁贵妃想到了遗诏的事情,把此事透露给了林庆泉,想让他在西北明察暗访,想弄明白其中窍门,说不定有大为可为之处,倒不知道养出了林清泉的胃口。

败蛮贼这不世之功自然是全落在他林庆泉身上才好,宋家既牵扯到遗诏,又厌弃于太后,自是最后的那口饵。

让宋家在西北拼命,做了马前卒,全了马革裹尸的忠义之名,要宋家人没死绝,怕是也怪不到他这个为国为民的大忠臣身上。

再卖了丁家,论功行赏,林家水涨船高,三皇子自是能更进一步。

而没了她在后宫照看,除了宋家,讨好了太后,林贵嫔在后宫中自然能混的如鱼得水,借着林家的功劳,直接对贵妃之位取而代之,甚至后位也不是没有一争之力的。

争到了中宫之位,就争到了太子之位,林家也就一飞冲天了。

朝堂,后宫,都谋划了个齐活,若不是她是局中人,也要道一句,好,好,好,好一个算无遗策的林大人,林伯爷。

丁贵妃再落魄毕竟是执掌了后宫尽十多年的后妃,再说,丁家的判决还未落下,皇帝也没囚禁丁贵妃,毕竟还有大公主在,有些消息,丁贵妃还是比一般嫔妃知晓的要早的多。

比如遗诏之事的面圣,再比如宋天周身世之谜,丁贵妃初听都感不可思议。

再也想不到会有如此之事,平日里瞧着皇帝对宋天周这个外甥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慈父之心都让人看着眼热。都道若是宋天周是皇子,怕是储君之位不做二选。

没曾想内里却是这般情景,最是无情的帝王家,丁贵妃倒是对宋天周生出同命相怜的惋惜和愤慨来。

可想来宋天周先如今还好好当着他的小侯爷,皇帝对他还是有几分父子之真心在其中的,比其林庆泉对她来,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她倒是很快就信了一二,不然,好好的女婿,太后怎么非得处置而后快,怕这缘由就落在了这皇家秘闻里。

宋家得了皇子,端和手握遗诏,宋景城有着皇帝信重,宋家老大在西北掌了兵权,太后又舍不得女儿,又怕皇帝再出手段,弄死了女婿,端和孤儿寡母,少了功勋助力,自然得了怜惜,全了姐弟之情。

这般一来,确实是折个宋景城,保全女儿和孙子自然是在合适不过。

丁贵妃还觉得有不妥之处,没等细细思量,就听到两道圣旨,这次她才是由衷感到畅快,改姓承爵,以后储位定是与他交行的皇子才行。林庆泉忙活一场,怕是都要为他人做嫁衣,她焉能不快。

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宋天周死在西北,那皇帝能恨死林庆泉,他是给了宋天周出去,可没想要宋天周的命,依着往日的宠爱,帝王之怒也不是林大人可以承担住的。

当年,若不是两位皇子命丧西北,丁家也不会失了圣心,受尽冷待。当年的丁家可是大半儿郎都死在了西北,是最为忠心的臣子,结果失了圣心,几代的荣耀爵位,不过是定国公成丁国公,贻笑大方罢了。

但凡宋天周能活着出了西北,就凭林庆泉对宋家的谋算,三皇子的储君之位就去争吧。

林庆泉这也确实是频频失策,从遗诏之事开始,顺风顺水这么多年的他第一次感到了圣心莫测,也尝到了碰壁的滋味。

当日圣上召见,林庆泉胸有成竹,面圣把与何大将军的计谋道出,心中猜测皇帝反应,无外乎是责他自作主张,又有丁国公之事在前,怕是会轻轻拿起罢了。

至于宋家,有遗诏之事在,宋家不过是秋后的蚂蚱,随手可弃,安榻之处,岂容他人酣睡。

可没曾想,皇帝当时就让他出去跪着,又派了几方人马去西北救援,更是让天使带着密令去镇国公处令其派兵增援。

其后更是数次派出护龙位急行,保宋家之心坚决,林庆泉深感不妙,低估了宋家在帝王心中的地位。

可也隐隐觉得,天赐良机,若不除去宋家,依着宋家简在帝心,早晚会成他们林家和三皇子的心腹大患。

为此,他派人暗中策划,将遗诏之事上达天听。原本以为宋家和端和会因为遗诏的事情成为帝王心中的一根刺,没曾想却牵扯出了宋天周的皇子身份之谜。

他是不信宋天周的身世存疑的,皇帝心性仁厚,太后却是个狠辣性子,当初若是皇帝真有这份狠心,怕是端和活不了这么久,也活不成这么尊贵。

皇帝那话一出,也确实解了端和之困,林庆泉却也不死心,可惜林贵嫔是个不成事的,查了半天也没查个消息。

倒是丁贵妃心思细腻,若当年真有异常,或许会知一二。

可惜,丁家现在和他结了生死大仇。

不过他有心查,自然也有其他有心人,总是能查到蛛丝马迹的,结果越查越心惊,当年总总巧合,太过凑巧,倒是大有皇子疑云。

皇上就算想要解端和之困,也没法布局十几年之久,林庆泉不得不承认,帝心莫测,他或者这次真失算了。

太后更是直接出手,赐姓改入皇室,假亦真时真亦假,真真假假,真到了如今局面,谁又能说出什么,只能认了。

现如今,林庆泉棋差一步,只能改变策略,尽全力保宋天周和宋景洲父子生路,但凡他们死一个,端和与皇帝,这对皇家姐弟,怕都是先得弄死他,若是都没了,那怕他和林家怕也不过是第二个丁家。

现如今,只盼宋家这父子能平安无事,人活着,他都有活棋,毕竟,若没有生死大仇,以他的手段都有化解的时候,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9章 第 109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人间政道

狂婿归来

风水天医

官气

一九八一年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天之骄子
连载中朗朗明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