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一晃已过七载。
一辆马车驰于道中,执缰少年金冠玉面,神采风扬,笑着回身道:“你醒了?”
李遇手挑车帘,但见两侧绿荫飞退,十分茫然。
……
话说当日何家被判谋逆,镇疆王与世子皆被派往北境巡营未归。
待老王爷察觉不对连日赶回,一切已成定局。
回京第二日,先皇亲封的镇疆王、大秦唯一异姓王、护国柱石、忠勤军威勇大将军、食邑三千石的黎瀚重连上八道折子,力陈何府逆案不实之处。并率四部尚书、三大将军于明德大殿外跪立一天一夜,求见圣上,均不得见。
第四日,求情文官全遭贬斥,武将降级以处,或从要塞调往执行闲差的军中。
朝廷火速换血,似乎从这场逆案中全身而退的,只有镇疆王府。
一个月后镇疆王上折乞老戍边,圣上不允。
此后几番拉扯,一个去意已决,一个假意挽留。直至第五道折子递上,龙案后的那位才勉为其难,准其所请。赏黄金万两、绫罗百匹,更遣宫中贴身内官一路随行相送。
此一出,自是君臣间心照不宣的戏码。
那皇帝一还忌惮王府威势;二要弥补丢失的军心;三不想落人口实,再损名望。镇疆王能离开这皇权中心,他巴不乐得。
求得恩准,镇疆王府举府南下,于边陲明离立府。
短短三年,明离城从一无人问津的荒僻小城,迅速壮大为秦国西南第一繁盛之地。
往日只靠微薄农产维系的小小边塞,如今商贾云集,车马不绝,成了炙手可热的外贸通衢。
所有人都以为何云历已死,黎崇也不例外。
自京城至明离,一路之上,他心如死灰,颓唐消沉。
然而时间终会让一切成为过往,活着的人无论如何都要继续向前。
此时若按那寻常话本套路,这般遭帝王忌惮的王府世孙,就应该上演那套纨绔子弟的戏码了。
黎崇没有。
他呢,搞起了算命。
非常痴迷。
这得从风雨茶楼的大侠闯江湖说起。
一个故事里,最风光的大侠通常只有一个,说书老头说那人是前朝剑圣,落天河。但这剑圣身边还有个顶重要的伙伴,就是神绝奇诡——天机子。
这天机子据传已参悟天道,是机关阵法、算命布局,样样了得。与那剑圣二人在江湖上锄强扶弱、名震四方,成为一段百年佳话。
当年黎崇与何云历畅想未来、顶峰相见,就约定一个做那剑圣,一个做他最好的朋友天机子。
剑圣没了,天机子还要坚持做天机子。
他每日捧着本《易经》,不时鼓捣鼓捣她看不懂的小玩意。出门不是找摊儿算命,就是去寺里看人解签。
如此做派,哪个皇帝能不放心?
谁知最后,竟真让他玩出了名堂。
黎崇悟透之后自成一脉,才率众人挡住了黑化的何云历。
当然这都是后话。
谁也想不到算命能让他玩成这样啊,所以夫人很忧心。
世子自然也忧心,但他在府里,尤其是黎崇跟前一向说不上话。
王爷呢,就算他这孙子说要骑到自己头上,都只会鼓掌说好。
夫人无法,只能为黎崇延请名师,以图教正。大多是些武艺高手,尽是些江湖上响当当的人物。
这些人无一例外,全都不到俩月,是说什么也要走,怎么留都不好使。
黎崇因何府之事,对习武极为抵触,一心只想做他的天机子。或许,也存了几分避嫌的心思。于是乎,请来的师父统统气走——
他给人算命,来一个算一个。
还专算凶,不算吉。那模样不像卜算,像在下咒。
试想,天天有这么一位得罪不起的主儿,一见面就说:“阁下印堂发黑,不出数月必有血光之灾。哎,左手、右腿搁下预备任保一个吧。”、“您老下月必破大财,此后免不了潦倒漂泊,可怜、可怜。”、“倒霉……”、“晦气……”
任凭谁,不出一个月,都觉得自己衰神附体,霉气缭绕。
能坚持俩月再走的,那都是志比金坚。
这可让李遇逮着喽,满地捡便宜——
他不学,我学啊!
有了这尊大佛的衬托,那显得李遇是格外懂事可爱。老师们无不倾囊相授,恨不得把毕生所学灌进她脑子里。
李遇的宗旨是: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技多不压身,啥都往外掏。
虽说每位老师留府时日都短,刚学点皮毛就被黎崇气走。但妙就妙在,李遇的资质实在……普通。
这普通天赋,自有其妙处:即便她跟着一位师父学到七老八十,恐怕也难成宗师,故而学个皮毛反倒正合适,没啥可惜。
而且这普通啊,比上不足,比下却有余。不算顶尖,哎,但也绝不差!
她这是东家学一招,西家学一式,虽不成体系,但架不住量大管饱啊!
送走几个老师之后,李遇便自觉能比划两下子了。
夫人乐见其成,想着李遇若能学成,也可保护黎崇一二。
只是那些老师,就算留他们单教李遇一人,都死活不肯,好像这府里有恶鬼一样。
李遇抓紧机会顺杆往上爬,又十分狗腿地拜了夫人为师。
夫人给她的拜师礼,是她的身契。
李遇当即指天画地,赌咒发誓:生是王府人,死是王府鬼!绝不离开少爷半步!
夫人十分受用。
所谓真人不露相。夫人居所名“明离轩”,而王府又迁来“明离城”,实是来了夫人本家。
夫人之父乃蛊冢冢主、当代蛊王汤临渊,夫人尽得真传,放眼江湖也算得上一等一的高手。于是李遇便跟着学些蛊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