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妨,请你吃馄饨。”
“多谢仙子。”
老板将新出锅的馄饨端来,吕仲赶紧接过,“谢谢仙子,谢谢郎君。”用勺舀起全放入口中,被烫的龇牙咧嘴,嘶嘶哈气。
谢戡想他的五脏庙定是许久未开张,吩咐老板,“再来两碗馄饨。”
吕仲多年走街窜巷,看二人早放下碗筷,知道这是为自己点的,“郎君客气,吕某惭愧。”
李逍看他吃的狼吞虎咽,并没有多少惭愧之感。
吕仲吃下一碗,这才抬头,却盯着谢戡看了许久,“郎君,我们可是见过。”用手指敲着脑袋,“……郎君可是青城派弟子,外号……外号青锋槊谢戡,可对?”
谢戡扬起嘴角,“吕兄好记性。”
“吕某有个武林百晓生的名号,不是我吹,只要见过一面便能记住,不然吕某如何能写出武林简史这类纪传体的书来。”
谢戡脸显微讶,“吕兄竟编纂了一本武林简史,好文采,不知可否借来一阅。”
吕仲正在对付第二碗馄饨,“书,吕某从不借阅,郎君想看……罢了,看在这碗馄饨份上,借你便是。”
谢戡掏出一锭银子,足有十两之巨,“生意归生意,谢某孟浪了。如果故事真实,足够好看,谢某订购五十本给师兄弟们传阅也无不可。这是定金。”
吕仲不由瞪大了眼睛,天上竟真的掉下馅饼!大生意啊!当即从怀里掏出一本,恭敬奉上,“吕某最新编纂,绝对真实好看。”
伸手去拿银子,却被谢戡将银子收回掌中。不由讪讪笑道:“您先看您先看。”
谢戡接过简史随手翻阅,他看得极快,一目十行。
稍顷他将书合起放在桌上,“里面内容错漏颇多,许多地方驴唇不对马嘴。”
吕仲吃了两碗馄饨,不似初始饿得慌,闻听自己写的不对,放下碗拾起书问:“这里面内容是吕某费了极大心力收集得来,互相佐证,哪里错漏?”
“吕兄自称武林百晓生,所出的简史前后矛盾、牵强附会。可惜啊,我这银子花不出去。”
看不见也就罢了,白花花的银子就在眼前,偏偏拿不到。
吕仲变身好好学生,“武林简史上下绵延数百年,浩大工程,难免有错,只是不知哪里错了,还望谢郎君指正。”
谢戡啧声,“指正不敢,但错处颇多,修改起来颇费工夫,算了吧。”
吕仲忙道:“别呀,既有错就要改,谢郎君别算了呀,要不然,定金我少收……一两。”
“书是好书,我与吕兄又是旧识,左右闲着亦是闲着,便帮你改改。”谢戡提起一件武林中事却说了两个年份,吕仲急忙打开武林简史翻找,“……好像……确实不能连贯……”
谢戡博闻强识,引经据典,对武林各大门派渊源、来历如数家珍。初时吕仲将信将疑,很快便心悦诚服起来,“如此看来,确实较多错漏。”
“我说你改。”
吕仲从怀里取出毛笔,刚要写,被李逍拦住,“你吃馄饨,我来记,我吃饱了。”
仙子一般的人物,还如此善解人意,吕仲对李逍夸了又夸。眼见二人一个说一个记,他转首对着第三碗馄饨开战。
待吕仲打着饱嗝拿起武林简史,惊讶抬头,“昆仑派掌门不是死在大棘城了么?她怎么还嫁给了陈郡谢二郎?陈郡谢二郎是谁?”
谢戡食指抵唇,“嘘,轻声些,这是第一手的消息,旁人尚不知。”
原来是秘密,吕仲点头。接过二十两银子,谢郎君出手实在阔绰,他将疑惑压在喉咙里,信誓旦旦道:“郎君打了全款,对吕某如此放心,我这就回去誊写五十本交您手上。”
“不急不急,日后我派人来取。”
二十两巨款在手,吕仲心里从未如此美过,对谢戡是谢了又谢。
李逍未想能从源头解决昆仑派被人诬蔑造谣的传闻,心下很是满意。
看她心情舒畅,他自亦欣然。
三人各有各的满意,各有各的欢喜。
李逍从怀中掏出瓷瓶倒了颗药,“该吃药了。”递过去,看着他将药服下。
谢戡已好了七七八八,知道她不放心,乖乖将药咽下并无二话。
吕仲刚接了笔大单,当然不希望主顾有事情,关心道:“谢郎君身体抱恙?吕某在铃州尚认识些医馆……”
“不用,夫君身子弱,不能劳心与剧烈运动。”
说话间,走来一群声势浩大的地痞流氓,领头的胖子架着鬼头刀,一脚将小食肆的锅灶踹翻,呵斥问:“适才谁绊倒我阿弟,自己站出来,让老子揪出来的话,一定打折他一条腿不可。”
“出来快出来!”附和者众。
这帮人好勇斗狠,周围人趋利避害能躲的都躲了,老板瑟瑟发抖不敢上前。
吕仲也想溜,只是这样不合名士风度,太不讲义气,自己才拿了人家二十两巨款。一时走亦不是留亦不是,正纠结间,旁边谢郎君缓缓起身。
他根本没看见谢郎君如何出手,只见那领头的胖子倒摔出五六丈远,被左右扶起时鼻歪脸肿。那群流氓虚张声势一拥而上,转瞬又一一被摞翻。流氓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转瞬跑得不见影踪。
吕仲想,这样的身手叫身子弱不能运动。那谢郎君身子不弱能运动时该如何?!
既然事了,二人与他告辞。
繁华街市处处摩肩接锤、人头撰动,渐行渐远的二人背影卓然、身姿出众,仿佛误入尘世的仙人,一眼便能与旁人分出。
谢二郎?青峰槊谢戡!吕仲后知后觉意识到仙子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昆仑派掌门!
他大张着嘴,简直不敢相信,如此独家消息怎能几笔寥寥带过,瞬间脑补千余字旖旎篇章,如此说来新的武林简史绝对会大卖!
潜江由西北而来,在城北赤石矶处入城,一支往东,一支往南,浩浩荡荡纵贯铃州。
傍晚江畔,游人渐少,舟楫回港,一叶扁舟却从江岸摇入江心。
远处船娘的歌声婉转动听、悠远绵长。
舟上李逍依偎着谢戡坐在船尾,看他用绑上丝线的竹竿钓鱼。
李逍啧声,“直钩无饵,阿戡你是姜太公吗,指望鱼愿者上钩!”
谢戡用空闲的手搂住她的纤腰,“休要揶揄,一会钓上鱼,你可别吃。”
“不吃怎么可能。”她搂着他一侧胳膊靠紧。
他的侧颜骨相极佳。她的目光贪婪地从他疏阔的额头移至眼睑半垂的星目,顺着挺直的鼻梁流连到菡萏色的嘴唇,实是秀色可餐,“阿戡你真好看,看你我就能看饱。”
他握住她摸脸的手,话虽孩子气,但显然取悦了他。
扭头在她额角印上一吻,星眸熠熠,眸色深深,“别闹,鱼要上钩了。”
她不信,“真能钓上鱼?”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侧肩凑近,在她耳畔轻声,“你不就是我钓上来的一尾美人鱼。”
他的身上混合着皂角和松木香,清新好闻。她伸出手,与他十指相扣。初见她对他便一见倾心,细究起来,谁钓上谁还不一定!
远山近水,泛舟江上,山水自入画,春水船如天上坐。
她一手支颐,一双妙目看一会春水荡漾,看一会他,终是他更好看些。
日暮江畔,明月初升,垂钓潜江。
银光粼粼,水中相偕的倒影翩跹。
驰聘沙场,挑灯看槊,气吞万里,死生契阔。
时间流逝,时间又仿佛静止。
虚名如水流花谢,惟一生一世,真心不变。
品茗舞剑,三五知交,平生所愿。
时光短暂,时光又隽永流长。
此生何幸,与子携手,看千山万水,历沧海桑田,驰骋天地,遨游人间。
(完)
终于写完了,没想到写了这么长,写了这么久。感谢我的44个收藏者,特别感谢“咸鱼”的鼓励,你们是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不然这个故事可能会拖宕更久。好了,挑灯看槊已落幕,添酒回灯重开宴,咱们江湖再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9章 终章.139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