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以清不假思索:“辩论赛你发言的那一刻。你站在台上,声音发抖但眼神坚定,我突然明白——就是这个人了,我要和他共度余生。”
沈黎的眼眶微微发热。
他低头洗牌,掩饰自己的情绪波动。
第三局他认真起来,赢了程以清。
“到我了。”沈黎深吸一口气,“为什么...选择今天回来?”
程以清望向亭外的阳光:“因为十年前的今天,是我们第一次说话的日子。”
他掏出手机,翻出一张照片。
——教室座位表,上面有班主任林老师的批注:9月1日,程以清申请与沈黎同桌。
沈黎震惊地看着照片:“你...连这个都留着?”
“当然。”程以清轻声说,“关于你的一切,我都珍藏着。”
---
夕阳西下,他们漫步在空荡荡的校园里。
程以清突然跑向操场,回头冲沈黎招手:“来啊,比一场!”
沈黎站在原地没动:“你知道我跑不快的...”
“不是跑步。”程以清从器材室拿出一个篮球,“投篮比赛,看谁准。”
沈黎这才慢慢走过去。程以清已经脱了T恤,汗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沈黎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
——即使在一起这么多年,程以清依然能让他心跳加速。
“你先。”程以清把球传给他。
沈黎笨拙地拍了两下,投出一个三不沾。
程以清大笑,捡回球示范了一个标准投篮,球稳稳入网。
“不公平...”沈黎嘟囔着,“你初中是校队的。”
程以清突然从背后环住他,双手覆在他的手上:“这样投。”
他带着沈黎的手臂完成了一个完美的抛物线,球擦着篮网落下。
“进了!”沈黎惊喜地转身,正好撞进程以清的怀里。
蝉鸣突然变得震耳欲聋,或者是他的心跳声。
程以清低头看着他,眼神温柔得像十年前那个少年:“沈黎,你知道吗?每次你露出这种表情,我都想吻你。”
“那为什么...不行动?”沈黎小声挑衅。
程以清的回答是一个炽热的吻,带着夏天的温度和青春的悸动。
沈黎闭上眼睛,仿佛回到了高一那年的教室,阳光透过窗帘缝隙,程以清在笔记本上写给他的第一句话:
「你好,我是程以清。我们以后是同桌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但有些感情,就像江城的夏天一样,永远热烈,永远鲜活。
---
离开学校时,天已经黑了。
校门口的奶茶店还开着,程以清买了两杯冰镇柠檬水,递给沈黎一杯:“敬我们的第一个十年。”
沈黎碰了碰他的杯子:“和以后的...很多个十年。”
路灯下,两个身影渐行渐远,却始终并肩。
他们的影子在地上拉得很长,像两条缠绕的藤蔓,在夏夜的微风中轻轻摇曳。
..............
那个炎热痛苦的夏天已经过去十年。
但每当他们相视一笑时。
十六岁的少年就从未离开。
—全文完—
..................
《听得见你声音》后记:
当我在键盘上敲下《听得见你声音》的最后一个句点时,窗外的雨声正轻轻敲打着玻璃。
这一刻,我突然理解了程以清和沈黎为何如此珍视雨声。
——因为最平凡的声音,对某些人而言却是最奢侈的礼物。
这个故事始于一个简单的念头:如果爱能穿越声音的屏障,它会以怎样的形态存在?在创作过程中,我惊讶地发现程以清和沈黎逐渐有了自己的生命。
他们不再是我笔下的角色,而是成为活生生的人,带着各自的伤痕与光芒,跌跌撞撞地走向彼此。
程以清则凝聚了我对“爱”的理解
——不仅是甜蜜的依恋,更是坚定的成长伙伴。
他教会沈黎听见世界,沈黎则教会他倾听内心。
这种双向救赎,或许就是爱情最美好的模样。
写作过程中,我查阅了大量听障人士的访谈和学术资料,但最深刻的领悟却来自一个意外发现:听觉皮层在失去输入后会“转行”处理其他感官信息。
这多么像爱情——
当某个通道关闭时,心灵会开辟新的路径来连接彼此。
程以清和沈黎正是这样,在声音的废墟上,建起了更丰富的沟通桥梁。
或许每个读者都能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程以清那种“解决问题”的冲动,沈黎害怕成为负担的焦虑,或是两人在面对未来时的甜蜜与忐忑。
我们都在学习如何爱人与被爱,如何在保持自我的同时为彼此成长。
关于程以清与沈黎的名字由来
在创作《听得见你声音》这个故事时,两位主角的名字并非随意取之,而是承载了我对他们性格、命运以及彼此关系的隐喻。
1.程以清——“澄以清”的纯净与坚定
程以清的名字取自“澄以清”,寓意澄澈明净,矢志不渝“。
-“程”,既是姓氏,也暗含“旅程”之意,象征他的人生轨迹——从高中时的天之骄子,到为爱放弃物理梦想,再到最终找到真正的人生方向。
-“以清”,既有“清澈”之意,也谐音“以情”,暗示他性格里纯粹、执着的一面。他爱上沈黎,便愿意为他改变人生轨迹,哪怕前路艰难,也从未动摇。
他像一泓清水,看似温和,却有着穿透顽石的坚韧。无论是高中时坚持陪伴沈黎,还是大学后为他研究人工耳蜗技术,程以清的“清”,既是性格的纯粹,也是感情的坚定。
2.沈黎——“沉黎”的黑暗与破晓
沈黎的名字则更具矛盾感,既代表黑暗,也象征黎明。
-“沈”,谐音“沉”,暗喻他因听力障碍而深陷自卑、封闭的黑暗时期。
-“黎”,意为“黎明”,象征他在程以清的影响下逐渐走出阴影,迎接新生。
沈黎的成长,就像黑夜过渡到黎明——从最初的自我否定,到最终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甚至用自身经历去帮助他人。
他的名字,是他命运的缩影:“沉入黑暗,终见黎明。”
3.两人的名字组合——“清黎“科技”
在故事后期,他们共同创立的公司名为“清黎科技”,不仅取自两人的名字,更象征他们的结合——“清澈的坚持,照亮黑暗的黎明。”
程以清的“清”给了沈黎走出阴影的勇气,而沈黎的“黎”也让程以清明白了爱的意义:
——不是牺牲对方,而是成就彼此。
《听得见你声音》不仅是一个关于青春、成长与救赎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如何爱与被爱”的命题。
程以清和沈黎的名字,就像他们的感情一样,从一开始就注定要交织在一起。
——一个清澈坚定,一个从黑暗中破茧重生。
希望你们喜欢这个故事,也愿每个人都能在生命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程以清”或“沈黎”。
最后,希望这个故事能让你听见一些曾被忽略的声音:清晨的鸟鸣,爱人的心跳,还有内心深处那个勇敢的自己。
正如沈黎发现的,有些声音不需要耳朵,只需要一颗愿意倾听的心。
愿我们都能勇敢直面生命中的沉默时刻,并在爱的频率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
感谢你陪伴程以清和沈黎走过这段旅程。
他们的故事暂告段落,但爱的回响,将永远在某个角落继续荡漾。
杳数谨致
2025年深春于雨声淅沥的窗前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炽夏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