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月那时暗想,幸好他没有抬头,不然一定会发觉出她的小心思。
梁冬月小跑着过去接过号码布。
她到了他面前,闻见的都是早晨太阳暖洋洋的味道。正要跑开,听到周栎低声道:“加油。”
梁冬月愣了下,“谢谢。”
她被吓到了,也被惊喜到,挪着笨拙的步子到一旁,手中紧紧拽着号码布。
“19号。”周栎继续发着号码布。
19号也是个女生,梁冬月恨自己没走快点,不然她就不会听到周栎对19号说同样的话。
“加油。”
她看了许多有关暗恋的小说,里面的女主勇敢又天真,她永远学不来。
暗恋故事总是以“男女主互相喜欢”为结局,可她的暗恋故事不是。
周栎现在可能连她叫什么都不知道。
他也早已经忘了那个早晨的18号是谁。
北京很大,北京的大学也很大。
大到梁冬月没有一次在他的学校偶遇过他。
.
周六下午,梁冬月和同事们吃完饭再去电影院。
她们坐在等候区聊天。
聊老板八卦,聊行业里的规矩,聊将要看的男女主演员。
梁冬月在现实里见过两位男女主,身在影视公司,见到明星演员是常有的事。
她记得两人曾经合作过一次,是一部电视剧,她大四那年追过。
人老了果然是念旧的,梁冬月又想起了大学去周栎学校图书馆那次。
她跟他不是一所大学,相隔却不是很远。
周栎报的软件工程专业,梁冬月报的历史学专业。
从高中群里听说,周栎经常参加软件设计大赛,得过或学校或全国比赛的奖牌。
听说,他依然光彩熠熠,是导师们口中的佼佼者。
也听说,他有了女朋友。
梁冬月的暗搓搓窥屏,从他有女朋友后正式结束。
她赞许自己没有写日记什么的习惯,不然还得销毁秘密。
现在更方便,秘密就在她内心深处,想沉就沉。
那天她去他的学校图书馆,再一次确定了他有女朋友的消息。
也是巧合。
那天梁冬月高中同学给她借了张学生证,俩人一起去的图书馆。
同学选的座位上贴了张没来得及收走的便利贴。
“梁桐月和周栎永远在一起”。
同学读了两遍,之后开她玩笑:“这个女生名字读起来跟你的名字差不多啊。”
然后才注意到周栎的名字。
梁冬月那一刻宛如被定住。
她开始自恋地怀疑,周栎当初是不是也偷偷暗恋她,所以找了个跟她名字相仿的女友。
可是这个念头被后来的一次高中聚会打破。
那个聚会她没有去,也是靠听说。
听说,周栎没有跟那个叫梁桐月的女生在一起,他甚至都不认识对方。
有同学问:“以前我们隔壁班有个叫梁冬月的,周栎你认识吗?”
周栎回:“谁?我为什么会认识?”
那位同学悻悻而笑:“之前高三元旦节,她上去表演节目时,你们不都跟着起哄了吗?我记得还有谁拍照来着。”
周栎道:“有这回事?”
所有的所有,梁冬月都靠听说。
她从听说里,得知周栎不记得她,或者根本不认识她。
.
电影检票。
排队人众多,梁冬月站在同事们身后。
在她们前面不远,梁冬月突然瞥到一个熟悉的背影。
熟悉到她立马就能想起那个白雾茫茫的清晨,想起静静跟在他身后的无数次夜晚。
哪怕过去多年,那个身影在她记忆里好像永不褪色。
对方穿着黑色呢大衣,抱着一桶爆米花,另一手拿着饮料。
他高高瘦瘦杵在队伍里,拥有着天然的与众不同一般的气场。
在他身旁,站着一位穿着蓝色卫衣的女生,马尾辫,圆圆脸。
女孩从他怀里捏起爆米花,先扔一颗自己口中,又递给他,却被他嫌弃地躲开。
女孩笑得更开,将爆米花吃了。
梁冬月收回视线前,倏地发现女孩朝后看。
她心虚心理作祟,觉得女孩应该是察觉她在看他们。
接着女孩对身边的男人说了句什么,在男人转头前,梁冬月迅速低下头躲回了队伍中。
躲完她又笑了。
周栎都不认识她,有什么好躲的。
这世间的巧合总是来得突兀和莫名其妙。
以前梁冬月想着能偶遇他,一次都没成功;而今天,不仅偶遇了,还近距离接触了。
梁冬月在周栎身旁空着的座位坐下。
她同事偷偷拉她,小声讲:“你旁边坐的帅哥哦,不过有女朋友了。”
梁冬月笑笑,“是啊,可惜了。”
可惜?
对于周栎女朋友来说,这事不可惜。
对于她来说,她也没资格说可惜。
所以在可惜什么,梁冬月自己都不清楚。也许还有不甘,还有幻想。
可现实永远不是小说,她也不是别人故事里的主角,跟周栎偶遇了,连一句“你好”都无法开口。
在周栎的世界里,她梁冬月是个陌生人,是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大众脸,是别的某个人的家人或朋友。
永远不会冠上“他的”前缀。
电影开始了很久,梁冬月迟迟入不了戏。
她又想起了高中时代。
她想起曾经某次语文考试写记叙文,主人公用了周这个姓。怕被人看出猫腻,暗自紧张忐忑良久。
想起为了在周栎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报名参加运动会,参加作文大赛,参加各种活动的演出。
那些比赛、演出的名次她记不清楚,却记得每次领奖都会朝有他的方向望一眼。
好像望一眼他,哪怕他没回应,也会觉得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
梁冬月后来很清楚,她喜欢周栎,同时也喜欢自己构建出来的美好幻境。
电影中放起了《大约在冬季》这首歌。
梁冬月听到旁座的男人动了动,往另一边倾身。
她不受控制地,目光往旁边瞥。
周栎侧着身,在听身旁女孩讲话。他也不回答,笑了下又坐直。
女孩紧着倾身过来,低声道:“也不知道你为什么这么喜欢这首歌。”
她的声音恰好能令梁冬月听到。
梁冬月疑惑,据她所知,周栎好像并不喜欢这首歌。
这件事是她偶然听周栎亲口讲的。
也是发生在高中时候,她忘了是高二还是高三的秋季运动会上。
那天下午,梁冬月坐在班级后勤部听音乐。他们班的棚子与隔壁班共用。
刚跑完200米,梁冬月趴在桌上休息,趴着趴着渐渐昏昏欲睡。
没多久,一声嘹亮的“周栎”将她惊醒。
几乎是瞬间,梁冬月被冻僵一样完全不敢动。手慢慢伸到桌洞里调低音乐声量。
周栎在来人之中。
有个男同学笑着说:“听什么呢,叫你半天都不应。”
周栎没说话。
周栎可能戴着耳机,同学也许是看了他的音乐库里的歌名,也许是扯了耳机自己听,然后又说:“《大约在冬季》啊,原来你喜欢这么老的歌。”
周栎说:“我不喜欢,随机播放的。”
他的声音在梁冬月听来很有特点,一听就能听出是他。
低低的嗓音,稍微带一些属于少年的稚音,不那么尖,又不那么沉。
他不喜欢那首歌,可是梁冬月喜欢。
今晚听到的话令梁冬月陷入迷惑。
究竟是她刚才听错,还是她记错了。
她对周栎的记忆太混乱了,混乱到她怀疑在其中暗自加以修改。或删除,或增添美化。
如果是十七八岁的梁冬月,她一定会在此刻偷偷观察周栎,而不是回忆起过去那些杂乱的,又像糖纸上闪着五颜六色光彩的梦。
电影结束,她和他又该汇入万千人群,互当陌生人。
一场电影,梁冬月就看了后半场。
现实该如此,觉得遗憾可又情有可原。
结束时,她侧着身子面向同事,等大部分人走了才起身。
从始至终,梁冬月没有往隔壁座位看,也不知他走没走。
走不走也与她无关。
那个属于十七八岁的梁冬月的秘密,沉在二十五岁的梁冬月心底。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一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